監督動態
為切實加強財政監督管理,實現財政管理科學化、精細化,充分發揮財政職能作用,努力實現財政工作目標,江蘇省阜寧縣財政局結合財政工作實際,制定了以日常監督和重點檢查相結合的“兩手抓”財政監督模式,改變過去以事后檢查為主的財政監督檢查方式,調整為以查隱患、促整改為目標,突出日常監督全覆蓋。
日常監督主要注重相關單位當年度財政財務工作中財經紀律執行情況監督檢查,重點是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各級黨委政府關于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規范津補貼發放、國內公務接待管理規定、培訓費管理辦法、會議費管理辦法、差旅費管理辦法、政府采購制度等法規制度的執行情況,以及是否存在設置“小金庫”、是否存在在財務上違規列支禮品禮金、執法執勤用車配置管理和公務卡使用管理情況。日常監督要求各相關業務職能科室根據自身工作實際安排監督計劃,監督單位要求每個季度不低于分管單位的25%,力爭全年全覆蓋。
日常監督全覆蓋,以防護性檢查與調研性、治理性檢查有機結合,強化事中監督,進一步強化預算執行,確保了財政財務管理規范化和財政資金的安全、合理、有效,促使了財政資金發揮最大效益。
(張建聰)
為了全面摸清行政事業單位 “家底”,提升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水平,逐步建立適應現代化國家治理體系和公共財政需要的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按照財政部和省財政廳的有關要求,4月12日,浮山縣財政局舉辦了全縣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清查培訓會。此次培訓對2016年全縣資產清查工作進行了全面部署,對全縣行政事業單位資產清查報表格式、編報要求及操作系統使用方法進行了講解。
此次清查對象為全縣所有行政事業單位,清查基準日為2015年12月31日,按照“統一政策、統一方法、統一步驟、統一要求、分級實施”的原則,依托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信息系統開展,對單位基本情況、賬務和財產進行全面清理和核實,采取單位自查、主管部門復核、同級財政審批的程序進行。清查工作從2016年4月份開始到8月份結束,分準備、實施和總結三個階段,要求財政、主管單位和基層單位分別制訂實施方案、成立清查工作小組和辦公室,完成資產盤點及資產報表的錄入、審核、匯總、報送工作。
(陳 強)
近年來,山東省臨沂市財政監督積極探索新形勢下履行財政監督職能,提高監管實效的有效途徑和方式,不斷調整監督理念,完善監督體系,健全監督機制,初步形成了“依法監督、外管內控、重點突出、服務優化”的財政監督工作機制。
第一,著力調整監督理念。一是樹立依法監督的理念,堅持職責法定,樹立“依法行政、依法監督”的理念,嚴格履行監督部門的法定職責,不怠政,不懶政。二是樹立“大監督”理念,監督不再是專職機構的職能,而是專職機構和監督機構共同的職能,樹立“全員參與、全面覆蓋、全程監控”的大監督理念。三是樹立服務監督的理念。從注重行政約束向注重服務指導轉變,處理處罰不是目的,寓服務于監管中,加強溝通協調,變事后監督為事前防控。
第二,著力完善監督機制。一是由事后監督為主向財政分配全過程監督并重。實現問題由事后處理處罰變事前、事中自查自糾,消滅違規違紀問題于萌芽狀態。二是由外部監督為主向內外監督并重。實現從注重對被監督對象的外部監督向注重強化被監督對象內部控制和自律意識的轉變,讓內部控制發揮實效,快步走上“穩車道”。三是由突擊性監督向經常性監督并重。實現監督檢查新常態,時刻緊繃思想紅線,把監督檢查貫徹始終,確保中央省市有關的政策規定落實到位。
第三,著力創新監督模式。一是通過信息化提高監督效能。充分發揮預算執行監管系統作用,優化監督手段,實時實現業務信息數據的動態監測,及時發現風險隱患或可疑點,為監督檢查提供線索幫助。二是通過公開化提高監督實效。嚴格執行查前公示制度,擴大檢查的公開度,保障人民的知情權、參與權,讓監督檢查對象納入輿論監督的范圍。三是通過規范化提高監督效能。通過推行“四個規范”,即規范監管手段,規范監管程序,規范監管制度,規范監管對象,建立健全監管責任明確、監管任務明晰、監管效能提升的監管服務體系。
(王 燁)
江西省峽江縣采取三大舉措,確保財政職能最大化,取得良好成效。
一是全力以赴抓增收。科學合理確定收入目標,逐級分解落實征收任務,加強組織收入調度,形成工作合力;強化重點行業、稅收及非稅收入征管,加大綜合治稅力度,堵塞征管漏洞,挖掘增收潛力;主動加強與上級部門對接溝通,及時暢通信息,準確把握政策資金導向,爭取更多財政資金支持,增強和壯大峽江縣財政實力。
二是千方百計保支出。壓縮一般性開支,嚴控“三公經費”支出,新增財力重點向困難群眾、公共設施和社會公益事業傾斜;盤活現有存量資金,做好資金調度工作,保障各項重點支出;加快專項資金撥付進度,積極主動辦理專項資金撥付工作,對有明確意見的專項資金撥付文件要限時辦結。
第二,管道的安裝視工程規模決定責任主體。對于較大規模的工程,一般通過公開招標確定施工單位,承建單位負責包括管道安裝在內的工程施工,縣水利(水務)部門負責工程的質量監督和驗收;對于中等規模的工程,有些地方通過邀標方式擇優確定施工單位,并由其負責包括管道安裝在內的工程施工,縣水利(水務)部門負責工程的質量監督和驗收;對于小規模的供水工程,一般由受益村民自行施工,縣水利(水務)部門技術人員指導。
三是強化監督提效能。推進內控機制建設,完善預算編制、執行、監督相互制約、相互協調的財政運行機制;加大對重大專項、民生工程、“三農”、教育、衛生、社會保障等專項資金的監督檢查力度;加快建立“花錢必問效、無效必問責”的財政績效評價和跟蹤問效機制,健全績效評價結果的反饋與整改、激勵與問責制度,提升財政監督效能,確保財政資金安全規范運行。
(曾桂生)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區樂天溪鎮既是三峽壩區,又是葛洲壩庫區移民大鎮,享受大中型后期扶持項目資金的壩庫移民人數多達萬余人,分布全鎮12個村(居),移民項目管理和資金使用直接關系到壩庫移民鄉鎮經濟社會穩定大局。
近年來,該鎮健全和完善移民后扶項目資金監管機制,嚴格遵循公開透明、統籌安排、定向使用的原則,提高移民后扶項目資金使用效益,實現壩庫移民安置區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一是嚴格移民后扶項目申報程序。移民后扶項目申報要真實、與項目建設的實際情況相符,鎮財政所對全鎮的后扶項目的申報進行先確認后逐級上報,嚴禁先建后報,申報過程中充分征求移民代表意見,避免同一項目多頭申報,項目一經批準不得隨意調整。
二是嚴格移民后扶項目資金的監管主體。鎮政府是移民后扶項目建設過程監管與驗收的責任主體。鎮財政所安排專人負責全程參與移民后扶項目申報、認證、項目實施過程監督、驗收報賬及相關資料收集工作。鎮移民站負責移民后扶項目申報、督辦項目建設進展、協助項目村收集整理資料、項目驗收及相關審計工作。項目村或單位在項目實施前、建設中、驗收時,要拍攝項目建設進展照片,作為過程監管依據納入驗收資料。
三是嚴格規范驗收資料的收集整理。項目建設單位將移民后扶項目驗收資料收集整理,并報鎮移民站進行初審,初審結果報區移民局后扶辦審核,合格后整理成冊,一式四份。
四是嚴格移民后扶項目資金的撥付程序。報賬單位為實施項目的施工單位,一般項目竣工驗收合格后一次性申請撥付資金,對項目投資額度大的需經區財政、移民部門同意后撥付工程進度款。審核單位為村委會負責人,在報賬申請表上簽署意見,蓋章報區移民局簽署相關審核驗收意見后,填寫資金撥付表,由財政局每月定期對項目資金進行集中審簽,做出資金來源計劃。
五是嚴格移民后扶項目資金監管紀律。所有移民后扶項目在實施前,要以村為單位,將項目名稱、項目計劃、建設內容、財政資金補助標準等情況,在村務公開欄公示。項目竣工后,以村為單位對建設情況、投資額度、管護情況等進行公示,接受廣大群眾和社會輿論監督,區財政局、移民局每年組織一次移民后扶項目資金檢查或抽查,查看項目建設實施和監管情況。
(劉 群)
今年以來,江蘇省東臺市財政局針對以往政府采購工作中存在的超預算采購、超權限采購、超合同撥付資金等不規范現象,在預算單位申請用款計劃時,增加政府采購審核環節,努力把好政府采購資金撥付關口,規范部門和單位的政府采購行為。
一是對照部門預算,看年初是否編制政府采購預算。對年初未編制政府采購預算的,要求其追加預算,并報財政部門審核批準,從而進一步增強采購單位編制政府采購預算的主動性,提高采購預算編制的到位率。
二是對照采購計劃,看單位是否辦理政府采購手續。對未辦理政府采購手續,未按規定程序組織采購的,對預算單位申請的用款計劃不予審批,直接退回申請單位。
三是對照采購合同,看申請金額是否與合同相一致。根據供貨合同,審核采購資金的申請額是否準確、有無虛列。如一致則嚴格按合同撥付資金,如不一致則退回單位重新編制用款計劃。通過加強采購合同管理,確保專款專用,切實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
(吳安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