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立權,賈雁飛
(1.東北電力大學 信息工程學院,吉林 吉林 132012;2.北華大學 電氣信息工程學院,吉林 吉林 132012)
基于數字化教學平臺的通信工程專業課程教學模式探索
趙立權1,賈雁飛2*
(1.東北電力大學 信息工程學院,吉林吉林132012;2.北華大學 電氣信息工程學院,吉林吉林132012)
隨著多媒體和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數字化教學已成為教學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許多高校都建立了自己的數字化教學平臺,為學生提供了大量的課程網絡學習平臺,擴展了學生的學習空間和時間。為了更好地發揮數字化教學平臺的作用,促進網絡教學和課堂教學的有機結合,更好地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文章以通信原理課程為例,提出了基于網絡教學平臺的雙主體互動教學模式,并將其應用實際教學過程中。
數字化教學平臺;通信原理課程;雙主體互動教學模式;網絡教學
數字化教學平臺是基于互聯網的網絡教學軟件系統[1],該教學平臺為教師構建課程網站提供了極大便利,任課教師無需具備網站建設、制作以及維護等相關技術能力就可以輕松地制作個性化課程網站,而且維護方便,操作簡單。我校的數字化教學平臺可以為課程網站的建設提供以下內容:(1)課程基本信息。主要包括課程介紹、教學大綱、教學計劃、教師信息、課程教材以及參考教學、學習指導等信息。(2)課程教學資源。電子教案、教學視頻、試題庫、實驗及實訓指導等內容。(3)網絡教學活動。課程信息的發布與反饋、作業提交與管理、輔導、答疑、課程學習討論、學習評價等活動。雖然我校積極推進數字化教學平臺的應用,并制定和實施了“544”課程建設規劃,任課教師利用數字化教學平臺建設了一批課程教學網站,但是課程網站內容和課堂教學內容重復率較高,教學資源的建設不具有針對性,導致學生在課程網站上的學習積極性不高,而且完全是應付式學習。
針對該問題,本文以通信工程專業的專業基礎課程“通信原理”為例,對數字化教學平臺下的“學案導學”教學模式進行理論和實踐研究,將課程網站教學和課堂教學有機結合,充分發揮各自優勢,更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以及課堂授課效率。
1.1學案導學教學模式內涵
“學案”是指教師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知識的掌握情況以及學生的特點,為更好地指導學生進行學習,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而編制的指導學生學習方案[2]。學案與教案的主要區別在于,教案僅僅是為了教師課堂教學準備的,學案是為學生自學準備的。教案以教師教學為主體,學案是以學生學習為主體。“學案導學”教學模式是指以“學案”為載體,以“導學”為方法,教師的指導為主導,學生的自主學習為主體,整個教學活動由師生共同完成,主體性隨著授課過程的需要,適時進行互動,是一種集以教師為主體和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為一身的混合型教學模式。該教學模式不同于傳統教學模式僅注重學生聽課能力的培養,更多強調的是對學生學習能力、創新能力等綜合能力的培養,更適合社會對創新型人才的需求。
1.2學案導學教學模式的基本特征
(1)突出學生作為學的主體地位[3]。傳統的課堂教學偏重于“滿堂灌”,教師教什么,學生學什么。在教學活動中,教師的目的僅僅是為了讓學生掌握授課內容,學生的目的僅僅是為了學會教師所講授的內容,應付考試,不利于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學案導學”教學模式重在“導”和“學”,這里的“導”是引導學生自學,不是傳統教學模式中的“教”,“學”則是學生自學,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地位得到重視。
(2)師生平等對話,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發展和提高。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高高在上,處于主導地位,學生只能被動接受,更多地體現的是老師的“霸權”主義。在新教學模式下,教師是引導者、服務者,為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幫助者,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可以隨時與教師進行溝通,二者處于平等地位,每個學生都能得到老師的幫助,綜合能力得到提高。
由于教學網站的制作、建設和維護所需技術比較復雜,給非計算機專業的教師帶來很大的困難。因此,在傳統的學案導學教學模式中很少引入教學網站,學生的自學僅僅依照學案,自己根據教材進行自學,學習內容受限,而且課下和教師之間的溝通不暢。雖然近年來,部分高校引入數字化網絡教學平臺,給教學網站建設帶來極大的便利,大大節省了教師建設個性化網絡教學網站時間,但是教學網站利用率不高,與課堂教學銜接和融合程度不好。
教學網站的主要優點就是教學資源豐富,教學手段和形式靈活多樣,師生之間溝通便捷,打通了教學活動的時間和空間限時。本文將教學網站融入學案導學教學模式中,提出了基于課程教學網站的通信原理課程學案導學教學模式。具體流程如下:
課前:首先,通過教學網站發布本次課程學習的知識內容范圍、重點和難點,并配以多媒體課件。多媒體課件主要傳統教學模式下教師授課的多媒體課件資料以及網絡中優秀的授課視頻資料,便于學生自主學習。然后,通過教學網站發布練習題,練習題圍繞本次學習的知識點展開,目的是在課前階段能及時掌握學生的自學情況。此階段實際上是將傳統課堂教學過程通過課程教學網站前移到課前,其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自學能力以及資料查找能力。
課中:采用問題式教學方法對學生進行提問,結合課前練習情況,更好地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并對共性問題進行深入地講解,理順本次學習內容的重點和難點,并布置思考題,進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同時提高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在學生完成思考題的過程中,對學習有困難的同學進行主動引導和幫助。有針對性的指導能讓不同層次的同學綜合能力都有所提高。
課后:反思和改進教學過程,并對課上學生所提出的問題以及學生掌握不牢固的知識點進行分析,設計覆蓋這些問題的作業,通過完成作業,進一步鞏固學生本次課程所學的知識。
傳統的教學模式成績評定方法主要是平時出勤,作業和卷面成績,新教學模式下的成績評定應能體現學生的努力程度,為此制定了如下的成績評定方法。新教學模式下的成績評定主要包括:出勤、課程網站中作業成績分數、課程網站瀏覽次數、課程網站瀏覽時間,課程網站中平時測驗成績,網站中論壇討論次數,思考問題回答次數。其中出勤成績占總成績的5%,卷面成績占總成績的75%,作業成績占總成績的5%,課程網站瀏覽時間占總成績的5%(以瀏覽時間最多的同學作為最大值,其他同學是時間進行歸一化處理),參與討論的次數成績占總成績的5%,作業和平時測驗成績占總成績的5%。由于本校通信原理課程屬于專業必修課程,平時成績不能超過總成績的25%,所以適當控制了平時成績,如果對平時成績沒有具體要求,可以適當放寬對平時成績所占的比重,這樣能更好地調動學生自學的積極性。
本文構建了網絡數字化教學平臺背景下的學案導學教學模式,將課程網絡教學網站與課堂教學有機結合,將傳統的課堂教學過程前移到課下教學過程中,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而且充分發揮學生作為學習主體的能動性,更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獨立思考以及創新思維能力。
[1]馬凌,候正偉.提高數字化教學平臺的教學應用水平[J].中國管理信息化,2009(23):108-110.
[2]高變英.學案導學教學模式的構建與實踐[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06.
[3]李倩.基于學案的導學教學模式研究[D].西安:陜西師范大學,2014.
Exploration on the teaching mode of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specialty based on digital teaching platform
Zhao Liquan1, Jia Yanfei2
(1.Information Engineering College of Northeast Dianli University, Jilin 132012, China;
2. Electrical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College of Beihua University, Jilin 132012, China)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ultimedia and network technology, digital teaching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teaching activities, man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ve established their digital teaching platform, providing a large number of network course learning platform for students, and expanding the student learning space and time. In order to better play the role of digital teaching platform, promote the combination between network teaching and classroom teaching, better for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comprehensive ability, this paper proposed the dual subject interactive teaching mode based on network teaching platform taking communication principle course as a example and applied it to the actual teaching process.
digital teaching platform; communication principle course; dual subject interactive teaching mode; network teaching
吉林省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研究課題;項目編號:20151210。
趙立權(1982— ),男,黑龍江哈爾濱,副教授。
賈雁飛(1981— ),女,吉林吉林,講師;研究方向:盲信號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