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新課改下高中語文教學策略
本文針對高中語文教學實際,分析了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對策,旨在進一步提高高中語文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
新課改;高中語文教學;問題;對策
在新課改的推進過程中,由于受應試教育思想觀念的影響,高中語文教學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這些問題影響了高中語文新課改的順利進行,也妨礙了語文教學質量的提高,因此需探索相應的解決對策,以使高中語文教學取得更大的成效。
1.1 重視知識的傳授,忽視人文情感的培養。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大部分教師重視語文知識的講解、練習,常常會忽視對學生人文情感的培養。殊不知,高中語文除基礎的知識之外,其涉及的范圍非常廣泛,如歷史、哲學等等。這些內容的涉獵和學習對培養學生人文情感有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對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是非觀有著很好的促進作用,能使學生對所學文章有更深刻的理解,這樣學生很容易與作者的思想、認識產生默契和共鳴,會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語文教學質量。
1.2 高中語文課堂生活情趣不濃厚。語文來自于生活,生活中處處有語文。在語文教學中,教師往往急于抓學生知識、寫作等方面的訓練,雖然嘴上一再強調要充分結合生活,但實際上卻不是這樣做的。學生大部分時間在學校,和外界接觸很少,對生活理解不夠深刻,這樣導致學生寫作素材貧乏,基礎訓練不夠扎實,很難實現新課改的要求和目標。
1.3 高中語文教學忽視了學生的個體發展。每一位學生都是一個不同的個體,他們對新知識接受的程度和速度都有所不同,例如寫作方面,有的學生的確是不知如何下筆,學生自己也會感到非常苦惱,教師在進行語文教學時,常常會忽視這一點,導致學生語文成績老是提不上去,教學質量自然會滯后。
2.1 努力提高語文的實踐作用。語文學科具有一定的工具性和實踐性。在高中階段由于時間緊任務重,語文教學幾乎和實踐沒有聯系。實際上如果適當讓學生參加一些語文實踐活動,學生會很受益。如搞一些實地調查,之后可以讓學生以調查報告的形式寫寫自己的摸索和認識;還可以排練課本劇、組織朗誦賽等等。
2.2 不斷創新教學方法。盡管新課改的春風已經刮進了校園,但仍有大部分高中學校繼續采取傳統的教學方式進行語文教學,教師單純地講解,學生聽得厭煩,覺得毫無新意,自然就沒有學習興趣,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的語文成績,而且使培養學生人文素養成了一句空話。因此若想扭轉這種局面,就需要從改革語文教學方法上入手,想方設法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2.2.1 有效結合現實生活進行語文教學,激發學生興趣。如果從生活角度進行語文教學,學生會覺得語文離他們很近,會覺得語文好學易懂。有效結合生活進行語文教學,對于那些寫作時無從下筆的學生,可以引導他們觀察生活,聯系生活,從而讓寫作充滿生活的氣息。
2.2.2 要按照文章的體裁或側重的內容進行分類。這樣既方便學生集中記憶,也能幫助學生理清頭緒,因為相同的文體一般反映的主旨大都大同小異。教師在教學中可以針對學生的弱項進行綜合性的講解。例如文言文,教師可以按照詞性、句式,通假字或文章內容進行歸類,以豐富學生的文言詞匯,扎實學生的古文基本功。
2.2.3 要對學生練習中的難點進行整理。教給學生分析方法,尤其是閱讀理解中的選擇題,學生經常會覺得每個答案都似是而非,如果不仔細閱讀、認真研究、反復咀嚼的話,很可能就誤選,導致失分嚴重。再有就是教師在分析這些文章時,不要只局限在文后的幾個問題,教師要圍繞文章自己出題設疑,直至學生讀透弄懂為止,這樣學生的語文成績才會慢慢有所提高。
2.3 巧用多媒體,增加語文教學的科技含量。多媒體的普及和應用,有效拓展了語文知識的廣度和深度,同時還讓學生耳目一新,增強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如在教學 《蘭亭序》時,筆者就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了有關蘭亭、王羲之和書法的一些資料,學生聽得入迷,看得仔細,然后在此基礎上組織學生圍繞課文進行討論,收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1]黃秀英.新課標背景下高中語文教學問題及對策研究 [J].課外閱讀:中旬,2012(09):105.
[2]錢宏策.關于高中語文閱讀中學生問題意識現狀的探討 [J].中學教學參考,2010(07):28.
052460 河北省無極縣職業技術中學 石云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