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宗,張 平
(1.鄭州輕工業學院食品與生物工程學院,河南鄭州 450002;2.河南省產品質量監督檢驗院,河南鄭州 450002)
淺析網上訂餐的問題與對策
吳曉宗1,張平2
(1.鄭州輕工業學院食品與生物工程學院,河南鄭州450002;2.河南省產品質量監督檢驗院,河南鄭州450002)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互聯網+餐飲”的模式應運而生,為社會大眾的食品便捷和快速消費提供了方便,但是快速發展下網上訂餐的食品安全隱患也存在其中。在新《食品安全法》頒布的背景下,帶來食品安全監管模式的升級,網上訂餐需政府、企業、社會共同形成共治的食品安全治理體系。
網上訂餐;食品安全;食品監管;網絡第三方平臺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這個已成為我國當今社會經濟的一大發展模式,在去年的“兩會”期間李克強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了“互聯網+”模式,在繼續進一步促進電子商務發展的背景下,實體經濟需要與互聯網結合進一步發展。在此大背景下,我國的食品行業也進入了這個發展軌道,“互聯網+餐飲”這一模式推動了餐飲新發展。如何使這個新興的行業健康發展,保護公民的合法利益,在2015年10月1日開始實施的新《食品安全法》中把網絡食品納入了法律監管的范圍之內。但是,調查發現實施新《食品安全法》以來的效果與大眾期待的并不成正比。
筆者在用餐時間段,國內某著名外賣網站上隨便搜了一個外賣,就出現了幾百條搜索結果,里面有大的知名外賣餐飲店,也有一些不知名的店面,他們的等級評價相差并不大,銷售營業額都在較高的水平。另外,重新搜索一些其他的外賣,甚至出現了不知名店鋪食品比知名店鋪排名還靠前的情形,這些網上賣家有不少是“三無”賣家,即無廠名、廠址、生產許可證。對于這種情況,調查顯示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①網上賣家為了彰顯其所賣食品品質高,會在所在網絡平臺上把自己的良好銷售記錄列出,還會把消費者的好評記錄也附錄在后,但是這種記錄并不具有可信度,因為信譽排名完全可以通過花錢雇人刷信譽的形式實現,以蒙騙消費者;②新《食品安全法》第62條規定,對于網售食品,網絡第三方交易平臺要對食品經營者進行實名登記和對許可證進行審查。從審查實質來看,網絡交易平臺的審查屬于形式審查,并沒有實質審查的內容。
2.1品質無保證
網上訂餐有別于傳統的訂餐模式,消費者無法和經營者進行面對面溝通來鑒別和確認食品,僅僅是通過網絡平臺經營者自行上傳的圖片來鑒別,圖片那些誘人的美食,實際到消費者的餐桌上到底是什么樣,二者之間有一定的差別。此時的消費者對食品是否存在變質、包裝是否破損等問題需要承擔一定的風險。消費者網上訂餐的品質全憑賣家的道德水平,一旦出現品質問題,嚴重時如果出現侵害消費者身體健康的情況,網上的賣家往往以“退款”解決問題。
2.2政府管理前后不一
網上訂餐是以互聯網交易為基礎而存在,具有網上交易的一般特點。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大背景之下,各地政府迫于經濟下行的壓力,對網上新興產業的審批處于一種門檻較低的狀態,而之后政府又為了經濟發展,對于食品行業和互聯網融合發展的趨勢管理,又采取了較為寬松的方式,比較利于生產者的方向發展,這樣不斷出現網上訂餐的食品安全問題就不足為奇了[1]。
2.3網絡平臺對資質審核不嚴
目前,由于各種網絡外賣平臺競爭激烈,為了拓展客戶群體,這些網絡外賣平臺在實際操作中大多并沒有嚴格按照新《食品安全法》第62條的規定對食品經營者進行嚴格的資質審查,有的甚至為了爭商戶根本不對營業執照和餐飲服務許可證進行查看復核,這樣的第三方審核機制下網上食品訂購所建立的食品安全防線就會被輕而易舉地擊潰。在今年的“3·15”晚會上,“餓了么”訂餐平臺爆出的丑聞,讓消費者看到了網上訂餐資質審查的亂象。其中,在線經營多年的諸多商家沒有經營執照和衛生許可證等必要證件,而“餓了么”不但沒有對無證無照商家進行嚴格監管,反而是幫助他們弄虛作假,幫助這些商家虛構地址、上傳虛假實體照片。
2.4網絡訂餐配送隱患
即使食品生產者所生產的外賣食品品質得到保障,在當今社會的配送條件下,外賣的整個配送過程也難以保證到消費者手中是安全無問題的食品,這個過程無法做到全部監管。據調查,食品外賣行業的包裝材料基本上都是塑料袋來包裝,由于塑料袋本身的特殊性質,在高溫下產生的有害物質會釋放到食品中,即使那些看起來不錯的包裝也只是采用了低成本的產品,這是食品生產企業為降低生產成本、在行業中生存下去的必然選擇。其次,我國的外賣配送過程并沒有嚴格的配送時間把控,有關的服務單位有時為了一次多送,一次帶很多的外賣,造成了后面收到訂餐的消費者收到的食品有存在污染和變質的風險[2]。
2.5維權成本過大
網絡平臺的訂餐銷售因準入門檻低、違法成本比較低,如果出現違法行為,相關部門進行查處和打擊的難度相對比較大。無證無照經營現象普遍,無法提供購物發票。一旦出現危害身體健康的糾紛,消費者舉證困難,而虛擬、易篡改的電子數據使消費者的舉證雪上加霜,因此承擔了不必要的購物風險。另外,由于食品本身的特殊性,食品保存不易,在發生食品問題糾紛時,一些商家會以買家保存不當等理由進行責任推卸,拒絕賠償消費者的損失,消費者維權時費時又費力[3]。
3.1監管方式的創新
首先,互聯網時代下的網絡食品監管,在過去傳統的監管模式之外,還必須依托互聯網這個平臺,建立信息化監管模式,即建立多層次、多地域的信息庫;其次,要研發食品安全質量檢測的系統軟件交由人員備案信息庫;再次,組建專業的既有食品安全監管經驗又精通互聯網知識的人才團隊,對這些熟知網絡知識的人才進行定期培訓;最后,社會公眾還可在信息查詢系統上和這些人才進行隨時互動。
3.2明確界定第三方平臺提供者的義務
網上訂餐第三方平臺應承擔應有的監管職責。該職責是新《食品安全法》第62條第1款明確規定的網絡食品交易第三方平臺提供者的義務,規定了平臺提供者對入網食品經營者進行實名登記和審查食品經營者的許可證。這是對網上食品經營的事前監管,這種審查是形式審查,平臺提供者無法對網絡經營者們進行身份的實質審查,這種形式審查作用有限。諸如天貓網、亞馬遜網等一些傳統的C2C平臺,也無法保證所有入駐網站商戶的誠信度。因此,“互聯網+”時代下網上訂餐的治理思路應當借鑒新《食品安全法》的規定,通過政府、企業和社會組織多種力量多管齊下,協同供給保障食品安全,必要時可以有專門的擔保機構擔保食品安全信息,填補第三方平臺形式審查的漏洞。
3.3消費者提高維權意識
網上訂餐一般都是小金額交易,如果出現消費者利益損害的情形,消費者想通過法律維權,但是考慮到高昂的訴訟成本以及自身在舉證時間和難度因素之后,往往放棄通過法律途徑維權[4]。這就需要政府部門加強平時對社會公眾的宣傳力度,不僅可以對不法網上食品經營者起到震懾作用,還可使消費者增強維權意識,讓消費者掌握足夠的法律知識,有意識地在網上訂餐時保留電子證據,如聊天記錄、訂單信息、網頁截屏以及其他證明材料等。如果糾紛出現,自身舉證充足,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尋求賠償。
3.4社會公眾積極參與
網上訂餐的安全保障,政府監管應居首位,但是不能少了整個社會共同形成合力,政府、企業、消費者三位一體的多元協作力,形成社會共治的食品安全治理體系,全社會共同舉報食品安全違法行為。在企業方面,應鼓勵更多的企業內部員工參與舉報,因為企業內部員工具有外部社會人員不具有的信息優勢,對于這種舉報可以提高對他們的獎勵辦法,從而填補政府和社會在食品安全領域信息匱乏與滯后,提高監管效率,并且對社會穩定起到積極的作用。此種做法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在2016年2月已經做了初步的嘗試,將為進行全國推廣提供一定的經驗[5]。
3.5加強誠信建設,完善自律機制
我國的食品安全問題,在經過過去連續5屆國際食品安全大會的經驗交流和全民科普之后,取得了一定積極成果。食品的假冒偽劣行為在國際范圍內是公認的犯罪行為,并被處以嚴厲刑罰。網絡訂餐是食品經營者作為普通的市場經濟主體在“互聯網+”時代新的逐利行為,追求利益最大化是市場經濟主體的一種本能。仔細研究西方先進國家,之所以能夠對網上食品安全達到較好控制,無一不是建立在完善的制度機制上,用制度去約束網絡經營者。比如,提高違法違規行為被懲罰的成本、建立嚴格的獎懲機制等,讓經營者知道如果碰觸食品安全的紅線,它的成本巨大,達到震懾作用。食品網絡經營者自愿地遵守政府部門制定的網絡食品安全規則,按法律要求配合網絡第三方平臺的登記和認證工作。另外,還要建立誠信系統,如果有食品經營者敢于以身試法,經營者將在銀行貸款、許可證辦理稅務等方面受到制裁,使網絡食品經營者“一處失信,寸步難行”[6]。
“互聯網+”時代下的食品安全保衛戰已經打響,如何確保目前網上訂餐以及今后出現的其他網上食品銷售安全,需要政府、企業和社會的共同努力。作為政府而言,要不斷創新監管模式,建立完整的網上信息監管體系,提高檢測的科技水平;作為企業,要提高自身的社會責任意識,保障食品品質水平;作為整個社會群體,要樹立法律維權意識,對食品安全違法行為積極舉報監督,維護社會公眾的生命健康安全,只有這樣才能強化網上銷售食品安全的監管力度,增強網絡食品經營者的責任感,維護網絡食品銷售的安全,確保整個社會的穩定。
[1]任民.網絡訂餐暴露監管漏洞他國拆招破解“隱形炸彈” [N].中國食品報,2015-11-09(3).
[2]徐艷萍.網上訂餐食品安全監管問題研究 [J].法制與社會,2016(7):192-193.
[3]鐘實平.面對新法食品安全維權難易變數幾何 [J].質量探索,2015(10):41-42.
[4]趙燕.依托“互聯網+”構建食品安全監管新模式 [J].經濟研究導刊,2016(2):114-116.
[5]鐘曉玲.網絡食品銷售安全監管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J].山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6(2):75-78.
[6]虞家琳.國際食品安全協會在京成立 [N].中國食品報,2010-04-27(1).
Analyses on the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Online Meal Ordering
WU Xiaozong1,ZHANG Ping2
(1.College of Food and Bioengineering,Zhengzhou University of Light Industry.,Zhengzhou,He'nan,450002,China;2.Product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Inspection Institute of He'nan Province,Zhengzhou,He'nan,450002,China)
With the spring up of Internet+age,the Internet+Catering model arises at the historic moment,making public fast food consumption convenient and fast.However,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is trend,there always be some hidden troubles.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publication of the Law on Food Safety,the security supervision mode will be upgraded. Online meal ordering needs to build a governance system for food safety by government,enterprise and society.
online meal ordering;food safety;food supervision;the third-party internet platform
TS201
Adoi:10.16693/j.cnki.1671-9646(X).2016.09.043
2016-09-07
吳曉宗(1981— ),男,碩士,講師,研究方向為食品與微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