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靜海區生豬生產現狀及產業化發展對策
當前我國畜牧業發展開始由傳統畜牧業向現代畜牧業轉變。生豬產業作為靜海區的支柱產業,需加快向現代化生豬產業發展的步伐,發展生豬產業化對建設現代化畜牧業、促進生豬產業持續健康發展和農民增收、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具有重要的意義。
靜海區生豬產業近年來堅持以市場為指導,以經濟效益為目的,以科技進步為動力,加強生豬產業的良種、科學飼養管理技術、引進推廣現代化生產設施設備、無害化處理設施以及環境綠化美化等綜合技術,促進了生豬產業化的發展步伐,并取得較好效益。
1.1規模養殖比重加大。2015年全區存欄300頭以上的生豬規模養殖場戶達156個,存欄9.2萬頭,占生豬存欄的38%。
1.2畜禽良種化程度提高。自2009年靜海區實施國家生豬良種補貼項目以來,逐步健全了生豬良種繁育體系,在全區建設生豬人工授精站點18個,推廣應用杜洛克、長白、大白等生豬良種精液。全區生豬人工授精技術覆蓋率達到96%,生豬良種覆蓋率達98%。
1.3生豬生產科技水平顯著提高。靜海區近年實施多項國家和天津市重大建設項目,在重大項目的帶動下,現代化設施設備、技術工藝在生產中得到廣泛應用。“豬舍環控系統、自動飲水飼喂系統、信息化管理系統、母豬電子飼喂系統、自動性能測定系統、病死畜高溫生物降解、糞污及病死畜無害化處理系統”等現代化生產設施設備和技術工藝在生豬生產上得到應用和普及,大大改善了生豬生產環境,提高了生產效率和養殖效益,促進靜海區生豬產業向現代化邁進。
1.4標準化程度顯著提升。近年通過重大建設項目帶動,靜海區按照標準化規模豬場“品種良種化、養殖設施化、生產規范化、防疫制度化、糞污無害化”的要求,新(改)建標準化豬場28個。提升了靜海區生豬標準化程度,促進生豬產業化發展步伐。
1.5保障體系進一步完善。在科技推廣上,建立了區、鎮、村三級科技示范點,舉辦生豬技術培訓班100余期,培訓生豬養殖人員1 000余人,重點推廣“良種、良料、良法、良醫、良舍”綜合配套技術。在動物防疫上,充實加強了基層鄉鎮、村社的防疫力量,建立了區、鄉、村三級動物防疫體系,使重大動物疫病得到有效控制。
1.6產業區域初步形成。在生豬養殖規模較大的大邱莊鎮、中旺鎮、陳官屯鎮、西翟莊鎮等地區逐步形成了生豬集中產業帶。尤其是大邱莊鎮和陳官屯鎮,借助生豬產業建設項目,規模化、標準化生產水平明顯提高。
2.1規模養殖比例偏低。近年來,靜海區雖已新(改)建28個規模豬場,但總體規模養殖比例偏低,還存在散養。
2.2養殖技術水平及飼養管理水平較低。近年,靜海區規模化豬場的數量不斷增加,豬場的硬件設施完善,但缺乏軟件,即飼養管理水平及人才的缺乏。現代養豬生產提倡利用“良種、良料、良法、良醫、良舍”綜合配套技術,提高養殖水平。
2.3生豬價格和動物疫病風險加大。受國內外社會經濟大環境及畜牧行業自身脆弱性特征的影響,生豬價格波動頻繁、幅度加大、突破傳統規律的特點,市場風險不斷加大。此外,生豬高熱病、口蹄疫等流行性疫病的發生以及動物疫病毒株的變異變型,使得疫病防控難度越來越大,為生豬健康發展帶來極為不利的影響。
2.4產業化組織程度偏低。目前,靜海區在生豬產業上還未形成“龍頭加工企業+合作組織+農戶”的產業化生產經營模式。缺乏能真正代表廣大養殖戶利益、運作規范、能有效銜接市場和農戶間利益的龍頭企業與合作組織。導致生豬產業資源松散,沒有市場話語權。使得養殖環節的經營風險、疫病風險、成本風險以及質量風險加大,產品市場競爭能力不強。
2.5缺乏生豬產品優質優價機制。產品質量安全是近年來社會經濟發展的一大突出問題,涉及從養殖源頭到運輸加工再到消費終端各個環節。目前主要矛盾體現在畜產品市場并未形成優質優價的價格機制,造成生豬產業長期低水平發展。
2.6畜牧業扶持政策有待優化。近年來,靜海區實施的國家和天津市有關重大項目存在著補貼額度低、手續繁瑣、費用偏高的問題,使中小規模養殖企業難以實施改造升級。
3.1加強領導,建立組織,推進生豬產業化建設。生豬產業化工程建設事關靜海區生豬產業的可持續發展,農業基礎地位的增強,農業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及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因此,生豬產業化發展要作為重點工作來抓。
3.2政策引導支持,促進生豬產業化發展。生豬產業化目前處于初級階段,各方面的能力還比較脆弱,充分利用國家和天津市惠農政策,通過標準化、都市型畜牧業、糞污治理等項目帶動,對中小型養殖企業進行改造升級,逐步提高生豬集約化、設施化、自動化、無害化水平。
3.3建設現代化生豬支撐保障體系。①完善生豬飼養管理與疫病防控技術服務體系。②建立飼料加工、獸藥、養豬設備等供應體系。③建立生豬產銷社會化服務組織。④建立靜海區生豬生產風險基金和實施生豬價格保險機制。
3.4統籌規劃抓住重點找準切入點
3.4.1生豬產業科學布局規劃。生豬產業發展實施“一帶三區”的發展布局,“一帶”是以津倉高速為中軸的唐官屯鎮、陳官屯鎮、雙塘鎮、獨流鎮生豬產業優勢帶,“三區”是以中旺鎮“旺順二元母豬擴繁場”為依托的中旺鎮、蔡公莊鎮生豬產業優勢區;大邱莊鎮生豬產業優勢區;臺頭鎮、梁頭鎮、王口鎮生豬產業優勢區。
3.4.2通過對靜海區二元母豬擴繁場和種公豬站的改造升級、建立豬人工授精服務網絡、建設標準化洋三元仔豬繁育基地,新建和改造生豬養殖場區,建立靜海區層次清晰、結構合理、機制完善的種豬良繁體系、仔豬繁育體系、商品豬生產基地,形成生豬產業的基本框架。
3.5抓龍頭帶基地成立合作社等中介服務組織
3.5.1龍頭企業在生豬產業化中處于核心地位,抓龍頭企業要做好三件事:一是強化服務,使科技人員和科技項目與龍頭企業相結合,技術推廣服務體系與龍頭企業服務體系相結合。二是研究制定促進龍頭企業發展的政策。三是整合靜海區生豬屠宰加工企業,增強帶動作用,建立完善的與養豬戶連接機制,實行產、加、銷一體化經營。
3.5.2中介服務組織是生豬產業化鏈條中的重要環節,引導中介服務組織向實體化、專業化方向發展。積極引導同行業成立協會、合作社等合作組織,整合資源,增強行業和產業合力,降低綜合成本,提高養殖場戶抵御疫病風險和市場風險能力。
3.6以科技帶動生豬產業發展
3.6.1以天津市畜牧獸醫研究所、天津市農學院、天津市畜牧獸醫站為技術依托,加強生豬產業先進科學技術的引進與應用,實施生豬健康養殖。通過與專業院校的合作,實現產、學、研的有機結合,推進靜海區生豬產業設施裝備化,飼養良種化、管理科學化、信息化。
3.6.2在生豬產業化工程中實施五項技術。引進生豬優良品種、健康飼料、標準化豬舍、科學的飼養管理方法、規范的衛生防疫五項先進的關鍵技術,進行集成,形成五良配套,用于靜海區的生豬產業化工程建設中,全面提升生豬飼養水平。
301600天津市靜海區畜牧水產業發展服務中心周喜生趙金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