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雪松起苗及栽培管理技術
雪松是一種常綠喬木,產于亞洲西部、喜馬拉雅山西部和非洲,地中海沿岸,雪松適宜在氣候溫和土層比較深厚、排水比較好的環境生長,適宜種植的土壤為酸性土壤,喜歡陽光充足的環境。本文就雪松的栽培管理技術進行深入的分析探討,以此來促進雪松栽培技術的進一步發展。
雪松;栽培技術;管理
雪松主要分布在我國東部沿海城市,主要作為庭園栽培的樹種,在一般情況下,雪松是通過播種和扦插的方式來繁殖的,適應能力強,生命存活率高。雪松的適應力比較強,適合種植的范圍比較廣泛,但在降水量豐富、陽光充足的地區生長狀態比較好,它是一種喜光植物,適應于酸性土壤種植。雪松的抗寒能力極強,對環境的要求比較高,容易受到二氧化碳的影響,幼株如果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葉子就會枯萎,以致使整株雪松死亡。對于雪松的栽培管理,需要運用科學的技術進行栽培,如果技術使用不當,不但不能促使雪松健康成長,反而會導致雪松無法成活,浪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
1.1起苗過程中注意的問題。起苗前一周要對雪松澆大量的水,主要為了讓雪松吸收大量的水分,有利于雪松移植后的成活生長,因為雪松本身就含有豐富的水分,在移植后的環境中也有時間適應環境。此外,還有利于在起苗的過程中形成土球,利于保護雪松的根。雪松在起苗的過程中要注意的是:將最底部的根系用繩子攔截起來,起的土球是雪松平時地徑的7倍左右,土球的形狀要成蘋果形狀,并用網格包起來。
1.2運輸中要注意的問題。將綁好的雪松傾斜放倒,然后將枝葉收攏,在裝車運輸時,利用吊車裝載,在吊裝時將重點放在土球上,不然會導致頭重腳輕,讓雪松受到嚴重的損傷,將裝進車中的土球固定好,土球放在靠車前的部分。最后,將雪松的頭用布或網從下向上攏起來,以免枝椏受到拉傷或折斷現象。
在種植前要根據土球的大小挖好栽種的坑,種植坑要比雪松的土球大45cm左右,坑底要比土球深22~30cm,并在坑底提前施入肥料,如果土壤肥料比較充足,也根據具體的檢測結果合理施肥,以免雪松的根出現被燒死的現象。對于剛栽種的雪松要加固支架,主要防止因刮風而使雪松根系受到動搖,根系扎不結實,不利于雪松的存活率。
2.1澆水要慎重。雪松移植后要立即澆水,但不能盲目的澆水,首先,第一次澆水需要澆透,讓水深入到土壤和根系中,如果在澆水的過程中出現樹枝傾斜的情況,就要立即扶正,讓植物的根系、樹枝等保持最好的生長狀態。第二次澆水則在第一次澆水后的2~3d,如果土壤比較干,需要2d連續澆水,如果水澆的比較多,就要在樹周圍開一些小穴,讓樹根中的空氣向外發散發散,這也有利于雪松的生長。
2.2管護技術。雪松的管護是比較細致的工作,在雪松成活后,需要經常對雪松周圍的土壤進行疏松,讓土壤保持疏松狀態,利于雪松的根系生長,同時還有利于雪松根系透氣,保持水分平衡。雪松在不同季節的管護方法也不同,雪松適合在春季多施肥,春季萬物生長,吸收養分的能力比較強,因此,要施充足的肥料。
2.3預防病蟲害。病蟲害是雪松幼株面臨的一大災害,嚴重者可導致整株雪松枯死,為了防治病蟲害,在雪松栽種之后噴滅蟲的藥,最常用的是辛硫磷、殺螟松等藥劑,將其噴涂在樹干上,可以減少發病率。在噴藥劑的過程中,需要管理人員對雪松的樹枝情況進行檢查,根據不同樹枝的實際情況來確定噴藥劑的量,才能促進每一株雪松的快速生長。
在雪松的栽種中,需要了解其生長特性,并不斷的運用科學的技術進行養護管理,就可以讓雪松得到很好的生長。雪松的移植需要專業的技術來操作,在這一過程中需要安排專業的技術人員來操作,在雪松種植后,還要對其防治病蟲害,確保雪松的安全生長。
[1]秦向民,黃其山,彭俊杰.雪松的移植栽培管理技術[J].農業與技術,2014(08):77.
[2]趙雪松,楊宇,楊勇,等.林業生態模式下栽培管理技術[J].現代園藝,2016(08):45.
[3]姚榮升,丁磊,譚學仁,等.短梗五加苗木繁育及栽培技術[J].林業實用技術,2015(05):53~55.
450000河南軒凡園林綠化工程有限公司丁現永
周躍輪張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