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業生態文明建設的內涵定位與實施路徑
在生態文明建設的過程中,林業生態建設的地位和意義不容小覷,一方面,事關生態文明建設成敗。另一方面,林業建設涉及環境問題、經濟發展等多種要素,具有一定的復雜性,在林業生態文明建設中,更需要全局思維、通盤考慮。
林業生態;生態文明;內涵;定位;路徑
從概念層面分析,林業生態文明建設包括兩個方面,分別是“生態”和“內涵”。生態是一種生物生存和發展狀態,體現了人類和環境之間的有機互動關系,而文明則是人類創造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綜合,與生態息息相關。因此,不難看出,林業生態文明,是一種在人主觀能動性發揮的過程中,通過林業建設來獲取財富,并且維持生態的持續健康發展的狀態,是一種對于林業和生態的認知理念,包含了人類在建設過程中的基本態度和實踐過程,是人類與林業文明的有機互動過程。
作為生態文明的有機組成部分,林業生態文明建設在整個生態文明體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生態文明作為人類文明的建設成果,必然對林業生態文明建設提出現實和更高的要求,要求林業生態文明發揮更重要的主導和支撐作用。要想搞清楚林業生態文明建設的定位,必須對林業在生態體系中的地位有清晰的判斷,這樣的邏輯關系,不是孤立、簡單的線性關系,而是一種多元互動、深層次影響的復雜關系。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對于多種能源的消耗和利用也與日俱增,而產出和消耗之間的平衡,就是依靠林業重要的調節作用來維持的,農業建設承擔的重要職責,就是通過林業供給,實現整個鏈條的平衡和穩定。不管是礦物資源和消耗還是工業生產的開展,都會對環境產生一定的負面效應,而林業生態文明建設,則是一個雙向產出的過程。一方面,可以抵消工業和礦物消費帶來的附屬危害,另一方面,林業建設本身也將帶來經濟上的價值,對于社會總體財富的增加,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
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有機組成部分,林業建設具有多重屬性,其中包括基礎性、經濟性、公益性等特征,在林業建設的過程中,也與其他資源要素和社會關系緊密相連,讓建設呈現多元、復雜的結構樣式。
3.1強化林業資源保護體系。在林業生態文明建設中,要強化體系性構建,通過搭建有效的保護和開發體系,實現林業資源的持久健康發展。當前,政出多門、多頭管理的情況在林業建設過程中同樣有所體現,因此,要通過頂層設計,提升上層領導的決策水平,構建共同建設林業資源的協調平衡機制,遏制林業資源管理中所出現的不良問題,提升林業資源利用效率。
3.2加大林業政策支持。在國家大力建設生態文明的背景下,林業建設也需要地方高度重視,通過配套措施落實、資金投入、資源的優化配置等方式,為林業生態文明建設提供有效的保障。將林業基礎建設納入體系性考慮之中,實現經濟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的平衡發展。
3.3加快林業技術創新。隨著“互聯網+”時代的來臨,現代信息技術已經實現了與各個領域的深度融合,在林業生態文明建設路徑中,要不斷強化林業生產的科技元素,通過高科技的實施和運用,提升林業建設效率和水平,通過啟動實驗室、工程中心等專項機構,實現科技創新和運用的有機統籌和管理,實現林業生態文明建設目標。
在國家加快生態文明建設的過程中,要站在新的歷史節點上,深入剖析林業建設問題,找準問題節點,對癥下藥,通過不斷創新探索,發掘可持續發展的現實路徑,實現林業的積極健康發展。在林業建設過程中,由于要綜合環境、百姓民生、經濟發展等多種要素,所以要有大局觀念,全局考慮,不斷探索實踐,并對理論研究進行提煉升華,最終形成行之有效的林業建設路徑,推動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的提檔升級。
[1]陳紹志,周海川.林業生態文明建設的內涵、定位與實施路徑[J].中州學刊,2014(07):91~96.
[2]張興友.林業生態文明建設的內涵、定位與實施路徑[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5(21):7100~7101.
[3]謝加封,沈文星,曹福亮,等.復合型林產品價值鏈演進的空間動力機制——一個系統論的分析框架[J].林業科學,2016,52(1):106~117.
[4]張仕華.林業生態文明建設的實施策略探析[J].農家科技(下旬刊),2015(08):210.
050051石家莊市森林病蟲害防治檢疫站李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