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倩
(山東凱文科技職業學院,山東濟南250200)
嚴查農業食品安全問題 保障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段倩
(山東凱文科技職業學院,山東濟南250200)
隨著近年來我國經濟水平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對生活中食品品質的要求也在不斷的提升,而部分企業違法亂用添加劑等無良行為,對人們的生活和社會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響。農業食品安全問題現如今已經成為了國內目前的社會公共安全問題。食品安全不僅涉及到消費者的健康,還關系到國家經濟的健康發展和社會的穩定,同時其又與國民的生活水平以及質量有著緊密的聯系,因此食品安全直接影響了國內食品界的國際競爭力,同時也對社會穩定和經濟持續健康的發展造成重大影響。
食品安全;治理;農業
食品安全從表面來看主要是由于食品供應的鏈條越來越長,中間環節過多,范圍太廣,使得農業食品安全問題的發生幾率越來越高。食品從農田到餐桌,必須要經過生產、加工、運輸等多個環節,而每環節都可能造成食品被污染,不管哪個環節出現問題一定會影響到食品的安全,所以應調查食品安全問題出現的原因,必須要從最初的農產品到終端市場的每個中間環節都認真檢查。
農業食品安全問題出現在農業食品生產鏈的每個生產環節,最主要來源于農業產品的生產環境、農業產品的培育過程以及農業食品的加工過程。據目前調查研究來看,農戶作為農業食品領域最基礎的生產者和交易者,不僅生產規模小且數量多,又分散經營,這樣給產品帶了檢查監督的難度,從而加大了農產品安全問題的產生;要想生產出高質量的農業食品必須要掌握更多的知道和操作技能,而小型農戶常因教育水平、信息的收集能和以及農作的經驗等原因受到約束,因此使他們在生產的過程中,只注重生產的結果而不在意食品的安全性。
由于農業食品的加工、運輸、生產、銷售等環節都影響著農業食品的安全,因此要徹底解決食品安全問題的可行方法就要深入到食品的每個環節尋找問題,才能最終杜絕農業食品安全問題的發生。
2.1整理市場
農業食品的市場是食品資源配置的基礎,市場主要按食品的價格來進行資源匹配。提高市場信息的透明度是治理農業食品安全的關鍵所在,而通過產品的質量和管理,建設品信譽牌贏得消費者的信任,并透過市場競爭來引導全面促進農業食品產業的整理和兼并。提高食品產業和食品產品的集中銷售是市場治理的目標,并且縮小食品安全的范圍,安全范圍縮小治理難度相對降低。同時由于食品和其他工業品不同,食品的質量具有很強的隱蔽性,其內在的質量或有無有害添加劑,消費者無法直接判斷,于此同時食品的傷害性具有一定的滯后性,這兩個方面的特征決定了生產者比消費者更清楚產品的性能和質量。然而單個消費者因時間和精力的限制,并不能花費很大精力去了解食品的全部信息,只能接受企業的廣告和宣傳。
2.2政府治理
食品安全本身具有“公共產品”的屬性,一直是社會公共問題,政府擔負著安全問題治理的主要責任。出于政府的權威性和公信力度,由政府出面治理食品安全問題效率是最高的也是最有效的。因此發揮政府職能是保障和促進產品質量安全的關鍵。具體來說,通過立法制定食品安全質量標準、實施細則和配套的法規,實現標準化生產,促進產品質量的認證;加強產品的包裝標識等的管理;加強安全科學研究和技術推廣,加大科技服務能力也是政府應重視的一個方面。
2.3生產者的自我約束
生產者是農業食品安全的直接責任者,也是主要制造者,同時也是食品安全的踐行者。長期以來,城市環境保護的意識強大,對農業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的意識相對較差,導致環境污染在向農村轉移,再加上忽視環境保護和食品安全質量。部分生產者只注重于產品數量,反而不注重產品質量,生產的產品達不到安全標準,所以安全問題的成功取決于生產者自己是否自覺地履行食品安全職責。
2.4食品安全生產監管治理
基于安全的風險監管,遵守優先順序的原則,要把“故意破壞”放在第一監管項目,改進食品生產安全監管的工作流程。重點要對加工者主體進行監管,盡快的落實檢查和監管制度,監管全部的生產過程和食品安全,明確工作的流程和相互關系,一定做到監管責任劃分不留死角,在監管制度的前提下不斷的自我完善,推動或形成“分工明確、不留死角”安全監督的共同體系。
2.5消費者的反向治理
消費者群體是食品安全問題的直接受益者,同時也是安全問題的直接受害者,出于食品信息不對稱和安全問題的隱蔽性,消費者難以分辨食品安全問題或發現食品安全隱患、卻難以取證,消費者一般處于“無奈、無為、無知”的尷尬位置。消費者是食品安全質量的最后一道防線,需要強化消費者的維權意識和食品安全問題識別的技能和知識,構建出消費者維權的通道,要從消費者的角度治理食品安全,需要把權力返還消費者本身,致使消費者維權有利,有權可維。這個權力應該是實實在在的,需要公布因安全問題受害者的賠償和產品召回制度,有利的發揮消協對食品安全問題的反向監督機制,讓“3·15”維權日成為一種常態。
食品帶給人們豐富營養的同時,也帶給人們潛在的安全隱患。尤其是在食品工業的現代化和生態環境變化、全球化的新形式下,有效的地運用防范機制控制和預防食品安全性,完善食品安全的管理體制具有極大的現實意義。食品安全工作任重而道遠,只有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將人們的健康放在第一位,就一定能使食品安全成為科學合理、穩定發展的長效機制。強化對食品安全的政府監管部門的責任追究,使監管部門切實起到監管的作用,商戶做到誠信經營,樹立誠信理念,從事誠信經營至關重要。
[1]臧立新.我國食品安全監管問題及對策研究[D].吉林大學, 2009.
[2]安雪銘.食品安全問題研究[D].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10.
F203
ADOI編號:10.14025/j.cnki.jlny.2016.22.004
段倩,本科學歷,山東凱文科技職業學院,助教,研究方向:食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