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大路
(鎮賚縣林業局,吉林白城137300)
林業病蟲害的防控措施
潘大路
(鎮賚縣林業局,吉林白城137300)
在林業生產過程中,由于病蟲害的各項防控防治措施不到位,林業生產無法保證良好的生態效益,同時也會影響經濟效益。本文從林業病蟲害發生的原因著手,闡述了病蟲害發生的自然原因和人為因素,總結了相關的治理原則,并提出了具體的防控防治措施加以改進,希望能有效減輕病蟲害對林業生產的影響。
林業病蟲害;防控防治措施;治理原則
本文主要介紹了林業病蟲害發生的原因,以及在實際情況中應遵循的治理原則,從調整整個林業工程的樹種體系和物種結構入手,從根源醫治林業工程病蟲害的問題,建立全面可調控可管理的病蟲害防管理機制,從而提升林業病蟲害的防治工作,確保營林生產順利進行。
1.1 自然因素
一方面,我國原始森林破壞嚴重,人工種植的森林占據絕大多數林業面積。生態的自身防護能力較差,年限較短,容易出現大面積的林業病蟲害現象,對林業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均會產生不利的后果。
1.2 人為因素
除了自然因素以外,人為因素也是導致病蟲害的一個關鍵原因。在林業發展過程中,大部分林業生產者對農藥的使用存在很多誤區,一旦發生病蟲災害,首要的方法就是選擇農藥去殺蟲。久而久之,不僅農藥的需求量持續增加,并且病蟲會因此增強對該農藥的抵抗力,導致災害更加嚴重,甚至會導致破壞林業自身的生態系統,使林業的環境進一步惡化。
1.3 治理難度大
在林業病蟲害治理過程中,病蟲害本身的抵抗力很頑強且繁殖周期短,病蟲的數量會隨著時間而快速增加,如果不能夠及時有效地殺滅害蟲,將會增加林業病蟲害的擴散范圍,后期再想去除病蟲害的難度也會更大。
2.1 病蟲害數量大且繁殖周期短
我國的森林面積十分廣闊,病蟲害可能在任何一個森林區域內發生。因此林業管理部門需要花費更多的精力去控制和監測可能發生的病蟲害地點,但是由于病蟲害的數量龐大且一旦進行繁殖,繁殖周期短,在短期內可能造成巨大的威脅,傳播速度十分迅速。
2.2 病蟲害擴散范圍面積大
由于病蟲害擴散的速度十分快,在我國林業資源比較集中的地方往往是病蟲害的主要發生地,一旦進行傳播,在短期內會影響到該范圍內幾千甚至上萬公頃的林業資源,對自然的破壞能力極強。
2.3 病蟲害抵抗能力強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農藥也在逐步更新換代,而病蟲害的抵抗能力也隨著農藥的增施在進一步加強。我國殺蟲制藥技術趨于成熟,能夠有效提高林業病蟲的防治,但是從長期來看,害蟲經過三番五次的農藥洗禮,普遍已經表現出抗藥性特征,傳統的農藥已經無法徹底滅除這些病蟲害,在重復使用的過程中,病蟲害的抵抗能力不斷加強,其適應力和頑固程度也在不斷增加,病蟲害的這項特點將會帶來一次比一次更加嚴重的災害。
3.1 健全林業病蟲害的防控防治制度
在病蟲害的防治防控過程中,應該建立完善的防控防治體系,完善監測網絡,能夠及時對病蟲害的蔓延和破壞做出系統性預警,提醒人們及時采取措施,做出正確的治理決策。在林業的核心地段和區域應加強嚴密監控,提高防控防治措施的科學性和技術性,促進病蟲害防治防控措施有效實施,為實現林業資源合理利用提供健康、和諧的自然環境。
3.2 提高滅除病蟲害的農藥技術
林業系統是小型的生態系統,林業病蟲害的發生是生態系統不穩定的表現,所以治理病蟲害的原則應該從生態系統的角度出發,運用科學的角度對林業資源進行保護。對外來可疑的病蟲害進行監控,隨時檢查生物傳播鏈條的健康性,建立起完善的生物防治林業病蟲害的完整生態系統,從而通過提高農業技術來提高對病蟲害防控防治的管理水平。
3.3 遵循自然規律加以調節
林業病蟲害防控防治工作歸根結底是為了保護自然資源,防治被害蟲破壞和侵蝕,因此在治理過程中,應該充分遵循自然規律,調整林業工程的樹種體系和物種結構,使其達到自然的最優化,在防控防治中,控制各項開始,盡量采用穩定的生態保護系統和措施,達到最佳的治理效果,同時控制林業病蟲害防控防治的成本與消耗。
林業病蟲害作為林業工程進程的主要障礙,加強防護機制是有效管理林業病蟲害問題的主要途徑,縮小林業中病蟲害的范圍,最大程度地提高林業工程所帶來的經濟效益。從原則入手,讓病蟲害的防治防護措施落到實處,真正運用科學管理的手段建立全面的管理體系,結合原有的經驗和教訓,為林業病蟲害防控防治工作的進行提供有效的保障。
[1]姜淑芳.淺議林業病蟲害的各項防控防治措施[J].科學中國人,2016(12):25.
[2]阿吉古麗·吐合塔洪.淺議林業病蟲害的各項防控及防治措施[J].農業與技術,2015(11):71-72.
[3]崔高君.淺議林業病蟲害的各項防控及防治措施[J].科技致富向導,2014(02):11.
[4]黃衛民,宋效嚴.新時期安徽省林業生產經營現狀、存在問題及基本對策[J].林業勘查設計,2003,(03).
S763
ADOI編號:10.14025/j.cnki.jlny.2016.18.040
潘大路,中專學歷,鎮賚縣林業局,工程師,研究方向:森林病蟲害防治與營林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