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數學小組合作學習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推進,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已經走進了初中數學課堂中。通過小組合作方式學習,不僅使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成績有了明顯的提高,而且也培養了學生的合作創新精神。但是,我們應清楚的認識到初中數學課堂小組合作學習中還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本文筆者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對初中數學課堂教學小組合作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進行了簡單的探索,希望能夠促進初中數學教學的進一步發展。
1.1小組成員分配不合理。在初中數學小組合作中往往存在小組成員分配不合理的問題,一些數學老師基本是按學生的學習成績來進行分組,沒有充分考慮學生的特征、愛好、性格等因素。這樣分配的小組可能會使得學習成績優秀并且性格外向的學生有更多的表現機會,而學習成績較差、性格內向的學生則會處于聽眾的位置,長期以往,小組合作就變成了虛設,小組合作學習也失去了意義。
1.2合作內容缺乏合理性。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采用小組合作的方式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在實踐中我們發現,一些數學教師片面追求教學的形式,而不分析教學內容,本來適合學生獨立解決的問題也盲目讓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這樣不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思考和學習習慣,更達不到合作學習的效果。
1.3教師在合作學習小組中扮演的角色不到位。小組合作學習是以學生為主體的學習方式,但是也要求教師要發揮主導作用。一些教師沒有充分認識到自己扮演的角色,認為小組合作學習就是學生自主解決一切問題,在學生遇到較難問題和爭執的時候也沒有妥善處理,僅僅扮演“看客”角色,這樣不僅會使得教師無法了解學生情況,而且會使得正常的教學秩序被打亂,學習效率反而降低。
1.4沒有科學有效的評價體系。教學評價是小組合作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但是我們發現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小組合作學習中往往是缺乏這一環節的。教師進行評價的時候往往對某一學生而不是對小組整體或者是只注重結果而不注重過程等。這樣不科學的評價體系難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難以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2.1建立和組織合理的合作學習小組。為了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順利開展,教師在進行小組分配時應注意合理性。首先,在進行分組的時候要對學生的情況進行一個綜合性的了解和摸底,不僅是學習成績方面,還有性格特點等方面,分配時要保證每個小組都有高、中、低不同層次的學生。其次,對小組的規模要有一個劃定,一般以4~6人為佳。最后,要進行小組成員的分工。例如小組長、記錄員、提問員、匯報員等,爭取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參與課堂教學活動。
2.2注重合作內容的合理性。初中數學課堂中采用小組合作學習能夠促進課堂效率的提高,但是教師應該清楚認識到,并不是所有的教學內容都適合用小組合作的模式進行學習。首先,要準確把握教材中的重點和難點,其次,要明白只有探究性、開放性的內容才更適合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方式。例如,在八年級下冊《22.1平行四邊形的性質》這一講的教學中,筆者就讓學生采用了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進行。首先,筆者帶領學生通過課件的展示和引導得出了平行四邊形的定義和性質,然后讓學生小組討論“你能從平行四邊形中得出一些邊角之間的關系嗎?”通過這樣的學習,學生的學習效率有了很大的提高。
2.3教師要扮演好在小組合作學習中的角色。在小組合作學習中雖然學生扮演著主體性的角色,但是并不意味著教師可以做課堂的“看客”,教師也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首先,教師是小組合作學習任務的設計者,教師要對合作學習的內容進行有效的設計。例如,在講七年級下冊《11.2三角形的內角和外角》的時候,為了讓學生準確把握,筆者給每個小組分了一張硬卡紙和一把剪刀,讓學生剪一個三角形,并把三角形的兩個角剪下來拼接到第三個角上,然后問學生,三角形的內角和多少度?學生很快回答出來,并且記憶深刻。其次,教師還是保障各小組進度一致的協調者。
2.4建立科學的評價體系??茖W有效的評價能夠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效率,一定程度上保障教學的順利開展,因此,教師必須建立持續而有效的評價體系。第一,要注重對小組整體的評價。第二,不僅要注重合作的結果,更要對學習的過程進行評價。第三,要注重開展學生和學生之間、小組和小組之間的互評。第四,要引導學生進行自我評價。第五,要對學生進行綜合性的評價,多方面考慮。
067500河北省平泉縣黃土梁子初級中學柳逢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