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勝縣羊坪鄉農業機械應用效果分析
本文分析了羊坪鄉農機發展取得的效果,結合當地實際提出了農機發展的方向。
羊坪鄉;農業機械;應用效果
羊坪彝族鄉位于東經100°45′~101° 00′,北緯26°10′~26°40′之間,距縣城公路里程16.2公里,直線距離8公里。全鄉轄羊坪村、分水嶺、水柯樂、落雪坪、磨房溝5個村委會,51個村民小組,幅員面積164.1平方公里,是一個純彝族聚居的少數民族鄉,與寧蒗彝族合稱為小涼山彝族。村落以幾戶、十幾戶為最常見,比較分散。屬高寒冷涼氣候類型,年平均氣溫不足10℃,農作物一年熟,主要生長洋芋、苦蕎、燕麥、白蕓豆、玉米等農作物。到2015年底,全鄉共有農村人口7 866人,耕地面積19 373畝(全部為水澆地),林地面積129 900畝,草地面積44 918畝。農業機械在農業生產中的推廣應用,大大降低了勞動強度,提高了勞動生產效率。
2015年全鄉農業機械總動力975.6千瓦,其中柴油機動力801.6千瓦,汽油機動力144千瓦,電動機動力30千瓦。全鄉有拖拉機41臺、功率801千瓦;種植業機械主要是旋耕機,有62臺,農用運輸車15臺、600千瓦,農產品初加工動力5臺、40千瓦。田間機耕面積1 580畝;機械初加工農產品1 100噸,機械化飼料加工總量3 600噸。
2.1 農機化新技術、新機具的推廣應用,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率,替代出了大量的農村勞動力,部分農民轉移到農村二、三產業或進城務工和從事多種經營,農業機械化促進了羊坪鄉農村勞動力轉移。
2.2 通過多年的努力,特別是近幾年來國家農機直補政策的大力扶持,各類農業機械的擁有量有所增加,機械推廣取得了較好效果,農民購買農業機械的積極性提高,羊坪鄉農機化進程加快。
2.3 農業加工機械的推廣應用降低了勞動強度,提高了農產品加工效率。農業機械化是農業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大大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資源利用轉化率和農產品商品率,提高了農產品競爭力,使現代生物技術由于有現代裝備和工程技術手段支持而得以實施和進一步發展。羊坪農產品加工機械完成了由過去的靠人力、簡單的水能機械向機械動力的方式轉變,生產速度、效率得到顯著提高。
2.4 農產品加工機械的推廣應用改善了當地人民的生產生活習慣,增加了生活食品種類,食品更加多樣化,人民的生活水平、健康水平得到提高。
2.5 交通運輸機械的推廣應用提高了農業生產資料的搬運效率,解決了農村勞動力的就業問題。
2.6 農田作業機械的應用提高了整地速度,把人畜從繁重的體力勞動中解放出來,降低生產成本。與人畜作業對比機械整地每畝30元左右,人畜作業每畝成本100左右,每畝節約70元。1 580畝機耕面積,節約成本11萬元。
2.7 農機作業量有較大提高。由于農機數量的增加,農機作業量隨之增加,作業的范圍也在逐漸擴大。作業種類上田間作業主要是機耕機、機耙,采用微耕機整地,用機耕替代人畜作業。農產品加工主要是進行農產品初級加工和機械化飼料加工。
3.1 羊坪鄉屬高寒冷涼山區地,地形起伏變化大,土地平整度差,田塊小,農田基礎設施建設成本高,機耕道路不完善,無法適應機械作業。田間作業機械發展應以山地型、小微型農業機械為主體。
3.2 由于羊坪鄉遠離交通主干線,道路狀況條件差,鮮活農產品運輸不便,應重視農產品加工機械的發展,特別是農產品烘干機及相關設備、冷凍機械及相關設備的發展,有助于農產品的增值,農民收入的增加。
3.3 一些干部和農民對山區農業機械推廣應用觀念滯后,認識不足,總覺得機械化不適應山區的發展,機械化是一件可望而不可及的事,阻礙了農業機械的發展。要加大宣傳力度,采用多種形式宣傳農機在山區推廣應用的好處,宣傳新機械性能,適應范圍,向山區農民介紹、推薦在山區適宜的農業機械產品。
3.4 加大對山區農機推廣應用的投入,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要充分利用國家購機補貼政策,多渠道爭取資金,加大農機化投入。要以財政資金為導向、農機大戶、農機合作社為投入主體,各種經濟成分共同投入的多元化投入機制,鼓勵全社會投資農機化的積極性。
3.5 抓好農機化項目建設,通過項目的實施抓好農機科研成果轉化、推廣應用,實施好先導性、示范性項目及時總結經驗,充分發揮其科技先導和帶動作用,進一步提高農業機械推廣應用水平。
674200 云南省永勝縣羊坪鄉農業綜合服務中心 李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