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項目建設為突破 加快農業發展步伐
邯鄲市永年區按照中央“國家糧食
安全戰略”和“調結構、穩增收、促發展”總要求,以“噸糧市”建設為起點,狠抓農田基礎實施建設,持續開展國家糧食高產創建和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鼓勵引導土地流轉,發展適度規模經營,大力培育農業新型經營主體和新型職業農民,建立完善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促進糧食生產規模化、機械化、現代化綠色發展。
推廣高產優良品種、等行密植種植模式、秸稈還田配肥地力、測土配方施肥、病蟲害統防統治等技術,小麥平均畝產478 kg,玉米平均畝產560 kg,分別比2011年增長27 kg、15 kg,夏秋兩季畝產達到了1 038 kg,率先完成“噸糧市”建設任務,步入“超噸糧”時代。到 2015年,小麥畝產達到489.5 kg,玉米畝產553.8 kg,糧食總產52.8萬t,實現糧食“十二連增”。
五年來持續實施田間工程建設,總投資5 800萬元,在辛莊堡等4個鄉鎮27個村建設高標準糧田5.2萬畝,夯實農田基礎實施。推廣使用秸稈腐熟劑21萬畝,作物秸稈還田率達到95%以上,穩步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全區累計推廣測土配方施肥面積470余萬畝,總減少不合理施肥量103 112 t,總增產節支232 329萬元。
積極參加全國糧食高產創建活動,累計投資816萬元,在西蘇、講武、劉營、劉漢、大北汪、曲陌、辛莊堡、小龍馬等糧食主產鄉鎮建設了10個小麥、10個玉米國家級萬畝高產創建示范片,普及推廣良星99、濟麥22、鄭單958等高產良種,落實“一增五改”新技術,推行“六統一”管理,促進糧食單產逐年提高,高產示范方小麥畝產612.3 kg,玉米 753.3 kg,較 2011年分別增長161.3 kg、208.3 kg。2014年6月12日,劉漢鄉劉備村小麥高產攻關田進行實打實收,4.41畝小麥平均畝產818.6 kg,超河北省小麥歷史最高畝產紀錄104.58 kg。2014年10月5日,冀南種業有限公司的玉米新品種“矮單268”實產驗收,6.6畝夏玉米平均畝產973.46 kg,又創河北省夏玉米高產新紀錄。
從2014年開始,對地下水超采進行綜合治理,累計推廣冬小麥節水穩產配套技術26萬畝,免費供應抗旱節水品種411萬kg,建設小麥玉米水肥一體化節水灌溉工程1.3萬畝,壓采地下水1400萬m3,實現了節水穩產。
積極扶持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農業開發公司、種糧大戶等農業新型經營主體,落實土地流轉獎補政策,鼓勵流轉土地,發展糧食適度規模經營,到2016年全區發展農業新型經營主體528家,總流轉土地面積24萬畝,其中50畝以上規模經營糧食的新型經營主體178家,共流轉土地6.2萬畝,推進了農業生產向規模化、組織化、現代化發展。
對開展規模經營的糧食新型經營主體,大力推廣了“小麥無畦全密種植模式”,采取全田不留畦埂、不留壟溝、窄行全密播種,配套節水噴灌和測土配方施肥,降低勞動強度和種植成本,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的新技術。主要優點:節約耕地10%以上;增加光熱資源利用率,平均行距為13.6 cm,畝增穗數5~8萬,增產10%以上;節約水資源,采用移動式噴灌,每畝次節水20 m3以上,節水25%~30%;節肥8%~10%;提高機械化作業水平,減少了大型機械空返調頭頻率,降低作業成本20%~30%。到2016年推廣面積5萬余畝,平均畝產553.3 kg,比全縣平均畝產532.5 kg增產20.8 kg。
在全區建設病蟲草害監測網絡,對46種重大病蟲害進行監測預報的基礎上,發展專業化社會化防治服務組織35家,引進自走式噴桿噴霧機、四輪高效噴桿噴霧機、風送式遠程噴霧機、電動超低量噴霧機等現代化防治裝備53臺套,改變傳統“人背機器”的用藥方式為現代機械化作業,在除草、吸漿蟲防治、小麥中后期“一噴三防”、玉米“一噴多效”等重大病蟲害防治上實行統防統治,提高防治效率和防治效果。
057150 河北省邯鄲市永年區農牧局名關區域站袁軍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