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嵐
十二大后,越共現行的大政方針不會發生重大變化。今后數年,越南將繼續完善社會主義定向市場經濟,努力消除束縛生產力的不利因素,繼續推進革新事業走向深入。
越
共十二大于2016年1月20—28日在河內隆重召開,代表全國450萬黨員的1510名代表出席大會。本次大會主題是“加強建設純潔、強大的黨,發揮全民族力量和發揚社會主義民主,全面、同步推進革新事業,牢牢捍衛祖國,維護和平、穩定環境,力爭早日把越南基本建設成現代化的工業國”。大會選舉產生新一屆中央領導機構,通過了《政治報告》、《2016—2020年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和《十一屆中央委員會工作報告》等文件。本次大會具有如下主要特點。
一、對30年革新進行總結,強調要堅持社會主義制度,全面推進革新事業
大會指出,革新對越南的發展具有重要歷史意義,是全黨、全民實現“民富、國強、民主、公平、文明”的偉大革命事業。經過30年革新,越南的社會主義建設取得了具有歷史意義的巨大成就。擺脫了經濟社會危機和欠發達狀況,成為中等收入國家,大力推動工業化、現代化和融入國際。經濟增長良好,社會主義定向市場經濟逐步形成和發展。政治社會穩定,國防安全鞏固,社會文化發展,國家面貌和人民生活發生巨大變化。社會主義民主日益擴大,全民族大團結得到鞏固和加強。黨的建設和法權國家建設以及政治體系得到加強。國家綜合國力提高,獨立、主權和領土完整以及社會主義制度得到捍衛。對外關系不斷擴大、深入,越南的國際地位得到提高。
大會強調,30年革新成就證明黨的革新路線是正確的、有創造性的,走社會主義道路符合越南的實踐和歷史發展的趨勢。越南將繼續全面有序推進革新,要以經濟社會發展為中心,黨的建設為關鍵,文化和人的塑造為精神基石,國防安全的增強為經常性的重要任務,實現在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國防安全和外交領域的全面發展。
大會總結了革新30年的五條經驗:在堅持民族獨立和社會主義的基礎上發揮主動性和創造性;始終貫徹“民本”思想,依靠人民,為人民利益服務;全面、同步、有序推進革新;國家和民族利益至高無上;黨的自我革新和自我整頓要常抓不懈。
二、與時俱進,推出了一些治國理政新理念
在政治領域,更加重視黨的建設工作。大會深刻分析了越共執政面臨的嚴峻形勢,認為越南長期面臨經濟發展落后、偏離社會主義方向、貪污腐敗及和平演變四大危機,腐敗現象蔓延、群眾信任下降已“威脅到制度存亡”。大會報告用最長篇幅闡述了黨建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要求將黨的建設作為長期艱巨的歷史使命,首次提出黨建的目標是從政治、思想、組織和道德上建設純潔、強大的黨這一新觀點,呼吁要堅決同黨內拉幫結派、結黨營私等消極現象做斗爭,要建立預防和遏制“利益集團”機制,建立不能腐的防范機制和不敢腐的警告懲處機制。
在經濟領域,完善了對越南社會主義定向市場經濟的認識。大會認為越南社會主義定向市場經濟,是按市場規律運行、保證社會主義定向、符合國家發展階段性特征的經濟,是由社會主義法權國家管理、共產黨領導、融入國際的現代市場經濟,其目標是實現“民富、國強、民主、公平、文明”。更加重視市場的地位和作用,首次提出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主要作用,市場是解放生產力的主要動力,要重視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國家要把握方向,建設和完善市場經濟體制,創造公平競爭環境,引導和調節國民經濟。在所有制方面首次提出“國有經濟為主導,私營經濟是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進一步肯定并突出了私營經濟的地位和作用,更加貼近越南的現實情況。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推進工業化、現代化。經濟增長方式要由粗放型增長轉變成粗放型與集約型相結合,要由過去主要依靠投資和出口轉變成依靠出口、投資、內需“三駕馬車”共同拉動。繼續推進“完善社會主義定向市場經濟、發展人力資源、加大基礎設施建設”三大戰略突破。首次提出工業化、現代化“三步走”路線圖,第一步要為實現工業化、現代化創造前提條件,第二步大力推動工業化、現代化發展,第三步提高工業化、現代化水平。
外交工作繼承一貫對外政策,強調國家利益至上。報告表示越共要以確保國家民族的最高利益為目標,在國際法和平等互利基礎上,堅持獨立、自主、和平、合作與發展的對外路線,建立全方位、多樣化的對外關系。重視發展同周邊鄰國的傳統友好合作,推動與大國、重要伙伴國的關系,積極與東盟國家一道建設強大的東盟共同體。強調外交工作要確保國家和民族最高利益,堅決粉碎一切干涉內部事務、侵犯國家獨立、主權、統一、領土完整、安全和政治穩定的陰謀。表示要“在國際法和1982年《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及地區行為準則等基礎上推動解決海上問題”,首次提出要“推進并深化同各伙伴國,特別是對國家發展和安全有重要作用的戰略伙伴和大國的關系”。
三、選舉產生新一屆領導集體,順利實現新老交替
大會選舉產生的180名中央委員中,101名系連任,占總人數56.4%,19名政治局委員中,有7人留任。阮富仲執政經驗豐富,當選總書記受到各方面認可。其連任有利于政策的延續性,有利于黨內團結和各項工作的開展。
新一屆中央委員平均年齡53歲,其中45歲以下有19人。候補中央委員20人,全部為70后,多人具有碩士或博士學位。中央委員中,女委員比例10%,少數民族委員比例9.44%。
四、立足國情,提出未來五年中心任務
大會提出了十二屆中央的六大中心任務:加強黨的建設、防范內部“自我演變”和“自我轉化”;精簡編制、打擊貪污腐敗;提高經濟質量和國家競爭力;堅持斗爭保衛主權獨立和領土完整、擴大深化對外關系;加強社會管理、保障民生;加強文化建設等。
大會提出未來五年的具體發展目標是經濟年均增長6.5%—7%,到2020年,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3200—3500美元,工業和服務業在國內生產總值中的比重達到85%,年均社會總投資占國內生產總值的32%—34%,財政赤字不超過GDP的4%。全要素生產率(TFP)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達到25%—30%,單位能耗年均減少1%—1.5%,城鎮化率達38%—40%,城鎮失業人口控制在4%以內。
十二大是在越南經濟社會發展進入重要階段背景下召開的一次黨代會,對越南未來發展具有重要影響。總的看,十二大后,越共現行的大政方針不會發生重大變化,大會提出的新的發展思路,顯示了越南將繼續堅持社會主義制度,全面推進革新,實現快速可持續發展的信心。今后數年,越南將繼續完善社會主義定向市場經濟,努力消除束縛生產力的不利因素,繼續推進革新事業走向深入。
(責任編輯:張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