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傲
主持人語:以科學技術為支撐的新媒體傳播,依托科技的發展,對社會變革和社會發展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自2015年“互聯網+”行動計劃提出以來,互聯網在各行業中的影響日益加深,應用更加普通。互聯網新媒體作為一種新興傳播形式,逐漸被國家提升到戰略高度,2016年全國“兩會”更是多次提及“互聯網”及“互聯網+”的發展,旨在推動中國各行各業的轉型升級與“互聯網+”的融合發展。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建設一批光網城市,推進5萬個行政村通光纖,讓更多城鄉居民享受數字化生活”。“光網城市”是《政府工作報告》出現的新詞匯之一,成為了公眾議論的焦點,這又將助推新媒體技術及新媒體學術研究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在互聯網傳播環境下探索新媒體應用及融媒發展,分析、評價線上互動行為,探討互聯網的平臺屬性及作用,對于新媒體研究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本期“新媒體研究”立足互聯網傳播環境,聚焦新媒體,分析明星線上“互動”指數評價體系的構建,對公眾人物與受眾的線上互動行為進行評價,從社會資本理論的視角探析微信朋友圈的互動行為,以期使受眾進一步認識微信朋友圈,幫助其積累社會資本;在分析學者對主體性問題的不同解釋中,著重探討數字世界里數據主體對真實自我的替代性問題及算法、監控和主體性間的聯系問題,并從平臺傳播理論視角出發分析互聯網的平臺屬性及其在“互聯網+”時代的重要意義,有望對互聯網傳播環境下的傳媒發展提供新的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