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龐貝 楊芳
?
立達信:借智登高,依才而進
本刊記者/龐貝 楊芳

總部大樓
在照明行業,技術是關鍵,人才是基礎。
如果要問立達信,什么是引領它產值不斷遞增的“寶典”?他們就會回答:創新團隊建設是其致勝的法寶,“講理想、比貢獻”活動就是這個法寶發揮作用的催化劑。
近400人的團隊,參與多項國家重大項目建設,擁有487項專利,獲得各種殊榮……這就是立達信在行業立足的名片。
立達信綠色照明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立達信)成立于2003年2月,是一家專注于LED燈、電子節能燈、智能照明等光電照明產品研發、生產及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被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及中國照明協會評為2014年度中國照明電器十強企業,且排名第一,被商務部認定為民營外貿500強企業,是福建省唯一的LED照明應用龍頭企業。
中科院蘇鏘院士、復旦大學徐燕教授、照明協會劉升平理事長等資深專家作為企業技術顧問,各種業界背景深厚的LED芯片專家學者就職于公司技術中心,目前公司的創新團隊已成為一支涉及多個層次、跨越眾多領域、具有較高水準的科技創新群體,在光電照明領域產生了一大批國內領先乃至世界領先的核心技術、優勢技術,大幅提升了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和影響力。
從進行技術創新到成為照明行業新貴,伴隨著“講理想、比貢獻”這項群眾性技術創新活動的開展,立達信在打造企業創新藍海戰略方面更加游刃有余。
借智登高,依才而進。
如今, 立達信已經發展成一家研發、制造和銷售電子節能燈、LED 燈、燈具、智能照明系統等照明產品的公司,擁有7000多名員工,下設漳州、廈門、四川三大生產基地和十家一級控股子公司。
為了增強創新團隊凝聚力,增加團隊人員創新默契,公司每年都會組織團隊參加拓展訓練、創新策略研討會等各種活動,并將其作為“講理想、比貢獻”活動的特有組成部分,從各個層面詮釋團隊合力的關鍵性和創新的重要性。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別開生面的創新研討會。創新團隊有一次竟然直接在野外召開了這個會議。隊員們積極參與、群策群力,從市場、技術、外觀等多方面進行探討分析,會議持續近4個小時,形成了當年創新團隊工作方向的初稿。研討成果是集體智慧的結晶,是團隊能力的體現,傾注著每個成員的心血,團結的力量讓團隊前進的步伐更加堅實有力。

廠區內景
這種貫穿到成員血液中的創新精神給團隊帶來了不菲的收獲:
“分布式無線智能照明系統”可在LED燈內植入芯片,將其轉換成有IP地址的智能型可控設備,使其成為全球物聯網的一部分,無需重新布線,可利用遙控器或所有能上網的工具控制照明,實現無線開關、調光等,也可借助光感應器等傳感器實現能源管理;“光電集成一體化LED燈”填補國際空白,免除LED產業鏈三大環節之一的封裝環節,大幅減少驅動電路組件,大幅提高LED燈產品的一致性、可靠性,延長產品壽命,降低生產成本;“LED燈自動化生產線技術”,可實現手工生產線向自動化生產線的完美轉型。相比傳統非自動化線,可使每條生產線用工人數由125人減少至10人以內,單條自動化線可節省用工115人,年可產LED燈1000萬支,良品率由95%提高到98%。
上至專家學者,下至一線員工,在立達信,任何人的新思路和新發明都被加以珍視。不僅如此,立達信還積極鼓勵和獎勵創新。
“五小創新”活動以青年職工為主體,以“小發明、小革新、小改造、小設計、小建議”為主要內容,以“創新觀念普及、創新成果評選、創新典型培育” 為主要形式,激發青年創新熱情,引導青年崗位創造。
這些“五小”成果具有一定的創新性和適用性,化解了生產中的難點,打通了生產中的瓶頸,改進了工藝流程,提高了生產效率和管理水平。
此外,公司還年年開展“光電照明技能競賽活動”,從競賽中分別評出特等獎4個、一等獎8個、二等獎16個、三等獎24個,并給予獎勵,以此推動企業“講理想、比貢獻”活動的深入進行。
立達信一直致力于科技創新、技術創新、打破常規、突破現狀、敢為人先、敢于挑戰未來、謀求新境界的思維方式。創新團隊引領立達信先后開發出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技術、新發明,完美詮釋了人才與科技對現代企業發展的推動作用。
回顧來路,清晰可鑒:
1991年,接到第一個節能燈訂單;
2001年,建立第一個節能燈廠;
2005年,開始生產LED燈泡;
2006年,建立獨立專業的實驗室;
2008年,建立四川生產基地;
2009年,建立自動化生產線;
2010年,建立獨立專業的LED生產基地;
2012年,完成長泰工業園的建設;
2013年,LED 產能超過1200萬PCS月;
立達信的創新成就還在持續更新······
這些都將把我國光電照明產品的研制技術推向一個新的高度,引領我國光電行業改變以往低成本、低水平、重復生產的競爭手段,轉向掌握核心技術、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在新型綠色照明領域搶占技術制高點的產業高級化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