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平
(南通科技職業學院,江蘇南通 226007)
?
農業高技能人才培養對區域經濟發展貢獻研究
蔡平
(南通科技職業學院,江蘇南通 226007)
摘要:區域經濟在促進一個國家的整體經濟發展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時區域經濟的發展也是推動經濟全球化的一個重要因素。大量研究表明,區域經濟的發展受許多因素的影響,其中農業高技能人才對區域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十分明顯。由于高技能人才培養與區域經濟發展有密不可分的關系,故要想很好的發展區域經濟,首先要對農業高技能人才進行高質量的培養。本文對我國的農業發展現狀、培養農業高技能人才的策略和農業高技能人才培養對區域經濟發展貢獻等方面進行具體的分析。
關鍵詞:農業高技能人才培養;區域經濟發展;研究
農業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和農業發展目前為止還不符合現代要求,自改革開放以來,以努力把加強農業科技人才隊伍建設的中央精神付諸于實踐,以“促進農業”和“科學與教育”為目標,經過有關人員對農業現況的分析,農業高技能人員是農村發展的支柱,進而是區域經濟發展的的基本要求。但目前的農業高技能人才隊伍還不夠強大,給區域經濟的發展帶來的促進作用還不強。在這種情況下,為了區域經濟的發展,對農業高技能人才的培養提出了新的要求。而農業高技能人才阻礙區域經濟的發展的影響因素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1農業技術缺少創新戰略
農業創新戰略是實現創新投入的關鍵因素,因此采取不同的策略可能會帶來不同的創新績效。為此,我們探討了兩種創新戰略,即漸進式創新戰略和創新突破戰略。調查結果表明,主要采用漸進式創新模式,而中國企業在創新模式主要是基于漸進式創新模式,對技術突破創新仍然很低。故要想在農業科技方面取得新的進步,需要我們積極調整創新戰略模式,有針對性的促進農業高技能人才的培養。
1.2專業結構不合理,配置不能得到合理的分配
就專業結構來看,糧食、園藝、植物保護等傳統的專業人才所占比例較多,隨著現代農業的發展,真正使用農業科技去發展農業的人才屈指可數,導致傳統農業依舊占據農業總體很大一部分,新型農業技術不能及時應用到位。從學歷職稱結構上來看,低學歷,低職稱人員更多。從年齡結構比例上來看,“斷層”現象普遍,具體表現為專業技術人員老齡化嚴重。在人才配置方面,農業技術人員具有大專,本科學歷的幾乎全部轉移到鄉政府的行政工作崗位上了,造成嚴重缺乏農業鄉鎮級的人才。
1.3經濟投入不足,待遇較為不合理
雖然建立了農業技術推廣站,解決了人員編制和工資的等方面的問題,但工作的經費來源沒有很好的落實到位。由于資金過少,在農業科技推廣上投入的資金就較少。這種情況大大影響了農業科技人才的工作熱情,極不利于農業科技人才對農業和農村事務發展。
1.4缺乏有效的培訓
農業技術人員的自主學習、實踐和培訓等組織培養培訓機制不健全,缺乏教育和培訓的剛性制度,在資金不足或工作人員短缺等問題的情況下,造成農業科技人員知識更新緩慢。
農業方面的科技人員、包括促進型的科技人才與技術方面的實用型人才,在農業經濟中發揮著決定性因素。如今國家要求快速推進農村走工業化、城市化之路,快速提高現代農業科技,建設農業科技人才隊伍、提高農業勞動者的素質就顯得尤為重要。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2.1農業經濟的快速轉型需要加快農業科技人員的改造,優化結構
如今,社會經濟發展已經進入了農業發展的新階段,農村經濟在加速分化,增加對農業科技人才需求是服務農業經濟轉型發展的關鍵。一是農業的發展在不斷擴大,從以前的糧食,畜牧型農業向多功能農業發展,農業科技的需求從過去的農產品向環保的食品安全領域發展;二是農業產業鏈在不斷延伸,以產加銷,貿工農一體化加速。改變了過去的簡單種植生產過程,促進現在的生產及加工農產品的方式,流通物資,銷售成品,建立市場的一體化發展;三是農業的增長從之前的溫飽型農業到現在邁向大農業,現代農業加快發展,農業科技人員與技術人員在不斷的進行著研發和創新;四是農業市場水平在不斷提高。由過去的封閉,獨立的農業逐漸向以市場為導向,以開放合作的農業發展,與農業家庭更緊密地接觸,加強交流。要大力加強農業科技人員的能力,改變結構性失調的情況。
2.2農業的科技發展需要農業技術人才水準不斷增強
現代農業是以市場為導向的農業。尤其在我國加入WTO之后,來自國際市場的挑戰越來越大。說到底市場競爭比較的是農業的科技含量,誰生產的質量好,成本低,誰做的農產品就將擁有競爭力,但是如果沒有高品質的農產品,不但不能順利進入國際市場,甚至國內市場也難以保持。由此可見,研究和生產農產品的關鍵,必須依靠高素質的農業科技人員。現在好多農業的龍頭企業,就是因為在激烈的農業市場競爭中人才缺乏,高科技農業發展不起來,被迫被兼并或破產。從農業科技人才的分析,需要越來越強的復合型人才,既熟悉和了解農業專業知識,而且還熟練運用國際規則,這就需要復合型人才一專多能,如今國際市場需求不斷增長,具有扎實專業知識的農業人才在顯著減少,高層次創新型人才的競爭日益激烈,農業科技人才流動進入一個新的階段,高技術人才已成為各國爭奪的焦點。這種趨勢充分表明,隨著外向型農業在不斷的快速發展,與國際接軌的農業科技人員的要求也必須得到改善。
2.3農業的迅速崛起需要提高農業科技人員素質
目前,中國已進入知識經濟時代,知識和信息在飛速發展,農業正在成為經濟增長的最重要的推動力。一方面,信息增加可以讓農業科技人才的需求可以站在規模化,集約化,高端現代農業方面,以更高的質量,推動加快現代農業發展的能力。在另一方面,從知識學習到實際應用的各個方面,都在要求不斷提高系統人才梯隊,需要農業科技人員掌握農業科技的最新知識和實踐農業生產的發展,并允許轉化為現實生產力,使農業科技人才的現有知識緊跟上急需的科技素養的發展。
目前,農業和農村發展進入一個新的時代。中央 1號文件明確指出,我們要大力發展新型職業農民,讓現代農業人才隊伍的建設,為新農村建設提供強大的人力支持。從實際情況來分析,應重點抓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建設工作。
3.1應該明確農業指導思路,提高農業科學技術人才的地位
以科學發展觀理論做為指導思想,通過科學技術的全面實施提高農業人才的專業水平,要以農業隊伍的建設為農業發展重點,以人才能力發展做為核心,以農村機制創新為農業發展的突破口,抓住培養農業人才,吸引農業人才。努力培養和造就素質過硬,結構合理,工作高效的農業科技人員。為現代農業發展與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提供強大的人才支持。
3.2加大對農業科技人才隊伍的結構改善
一是大力加強對農業青年科學家和技術人員的培養,把他們作為重點培養對象,并給予工作條件上的資助和支持,提高他們的社會地位,盡快幫助他們脫穎而出。同時為了培養高質量的農業科技人才隊伍,需要引進競爭機制,創造一個良好的機制和政策環境,對高科技農業人員要經常實施繼續教育的體系,不斷更新農業知識,并以多種形式讓農業科技人員進行充分的汲取農業有關知識,從而盡快促進農業的發展;二是充分發揮農業科技人員的作用。農業科技是一個具體的職業,即有艱難性、綜合性、復雜性等特點,調動農業科技人才的積極性,也就是要加強思想政治工作,促進其勤奮,敬業和精神創新文化的建設。進一步調動邊遠貧困地區工作的農業科技人員的積極性并在工資方面給予相應的提高;鼓勵和支持農業企業采取更多形式的參與農業技術創新,努力創建一個懂技術、善管理,帶領廣大群眾致富的一支優秀的人才隊伍,只有農業人才隊伍強大,團結實干才能有效的促進農業經濟建設。
3.3制定健全的科學機制,加強農業人才的培養,促進區域經濟的全方面發展
改革與創新體系是加強農業科技人才隊伍的最根本的保證。要加快建立選拔任用,考核評價,獎勵分配機制,從而形成良好局面盡其用。
建立公平競爭的機制,培養高質量人才,將農業高技能人才充分應用于區域經濟發展上。要建立科學的任命崗位,公開實施招聘,競爭,選拔任用機制,逐步鼓勵具有很強的技術水平,領導能力和企業家精神的人組織就業,培育一批專家式的管理者,學術運營商。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在農業社會廣泛招募優秀人才;為了提高農業人才流動機制,打破部門、身份、地域、戶籍限制,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專業技術人才的分銷渠道人員,引導科技人才向基層轉移,充分利用農業技術人員的專業知識,開發農村創業。
要創建一個有效的自我價值的評估機制,培養農業人才,從而促進區域經濟的發展。為了提高管理目標,管理制度,考核方法,考核和認證標準等,對人才的農業科技評價標準和技術成果,在政府的宏觀指導下,經過農業技術人員的鑒定,注重工作業績,以農業產業化,通過深化職稱制度改革,加快推進職業資格制度建設,著眼于農村實用人才,促進農民增收致富的作用。
近年來,中國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進入新的歷史階段,農業的發展日益成為區域經濟發展的主要支撐點,與世界經濟發達國家相比,中國的農業發展具有別具一格的特色。在總體發展水平上來說,中國的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逐步推進,雖然農業和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產業化經營取得了很大進展,但仍有多數的農民專業各種合作經濟組織之外,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跌宕起伏。隨著市場經濟概念的日漸普及,應盡一切辦法提高當地農業的競爭力,使當地的農業占據一定的優勢,同時各級政府應進一步推進農業市場經濟得發展,但許多農民對市場經濟體制和運行機制的過程中的不熟悉和對一些操作的不適應,以及個人和局部利益的驅動所做出的一些失范的行為,因此政府不得不承擔具體的農業生產任務。農業都對區域經濟的發展具有非凡的意義,故對農業高技能人才的培養具有非凡的意義,高質量的農業高技能人才隊才能保證經濟的持續穩定的發展,部分區域經濟的快速增長其實為調整農業高技能人才的比例和結構、轉換結構、升級結構提供了經濟基礎,同時增強了農業資源配置能力,多層次多方面的提高了區域經濟的發展,實現了經濟總量的穩定持續增長。
區域經濟發展策略是指社會全面長期的發展措施,是經過規劃和決策作出的重要措施。更具體地講,它是指一個較長時期的根據區域經濟和社會的發展進行衡量的,要想使區域經濟又快又好的發展,農業高技能人才的隊伍的建設就是區域經濟快速發展的主要引擎,只有農業高技能人才的隊伍強大了,區域經濟才能順利成章的發展起來,農業技能只是儲備充足了,才能更好的為之所用,才能更好地采取措施和整體決策實現總體規劃階段。
參考文獻
[1]郭評生.江西經濟發展中的人才優先發展戰略研究[D].江西財經大學,2009.
[2]李秀美.農業產業化人才開發體系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2.
[3]鄧草心.高校在學習型區域創新中的作用研究[D].武漢大學,2013.
[4]張雪麗.欠發達地區職業教育發展策略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3.
[5]楊發坤.重慶新農村建設中人力資本問題研究[D].復旦大學,2013.
[6]彭歐.西藏中等職業教育本土化研究[D].西南大學,2014.
[7]俞立峰.加強高技能人才培養,促進區域經濟發展[J].人才資源開發,2015(04):31-32.
[8]李紅霞.吉林省高等院校人才對經濟發展的貢獻測度研究[D].吉林大學,2015.
[9]陸海霞,劉志芳.強化高技能人才培養 推進區域經濟發展[J].前沿,2012(03):111-113.
[10]鐘家玉.云南省區域經濟條件下職業教育發展模式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13.
[11]張漢杰.職業教育經濟貢獻率實證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3.
[12]周會川.沿海發達地區制造業人才需求與農村勞動力轉移中的職業教育研究[D].長江大學,2012.
[13]陳冬林.南農業科技人才培養的若干思考[J].湖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
[14]古能平.基于區域需求的五年制高職茶葉生產加工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初探[J].高教論壇,2015.
[15]彭義春.湖南農業技術推廣人才隊伍建設研究[D].湖南農業大學,2009.
基金項目:江蘇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項目:課題名稱:農業高技能人才培養對區域經濟發展貢獻研究,課題立項編號:2014SJD645
中圖分類號:C961;F127
文獻標識碼:ADOI編號:10.14025/j.cnki.jlny.2016.13.026
作者簡介:蔡平,南通科技職業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經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