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瓜果斑病的發生與防治
2009年,西瓜果斑病在灤南縣發生較嚴重,給西瓜產量造成一定的影響。該病屬于檢疫性病害,如不及時防治,病情擴展蔓延,將會對農業生產和農產品安全造成嚴重危害。
西瓜的葉和果實都可感染發病。
1.1葉片感染癥狀。在西瓜幼苗期,子葉感染會呈現水浸狀的斑點,后變成褐色壞死斑,經常伴有黃色暈圈。真葉感染時有不明顯的褐色小病斑,嚴重時出現葉脈限制的水浸狀病斑,并沿葉脈蔓延,遇高濕環境病斑處分泌菌膿。
1.2果實感染癥狀。較典型的病癥是在西瓜朝上的果皮上先出現直徑幾毫米的水漬狀小斑點,隨后擴大為橄欖色水漬狀斑點,病斑邊緣不規則,顏色加深,并不斷擴展。病斑老化后出現表皮龜裂,溢出黏稠、透明的琥珀色菌膿,果實很快腐爛,失去商品價值。
西瓜果斑病屬細菌性病害,病菌主要在種子和土壤表面的病殘體上越冬,成為將來的初侵染源,再通過傷口和氣孔侵染。帶菌種子是病害的遠距離傳播者,萌發后先侵染子葉,引起幼苗發病。病斑上的菌膿再借助雨水、風、昆蟲及農事操作等途徑傳播,形成多次侵染。高溫、高濕的環境下易發病,特別是炎熱季節伴隨暴風雨的條件下,有利于病菌的繁殖與傳播,病害發生較嚴重。
3.1嚴把檢疫關。對于西瓜種子,嚴禁從疫區調進。西瓜種子調種前要到調入地植物檢疫機構開具植物檢疫要求書,按要求到調出地植物檢疫部門申請檢疫。調入地植檢部門根據情況對調入的西瓜種子進行復檢,對發現有檢疫對象的根據有關規定,采取封查、燒毀、強制消毒等措施,并加強對非疫區的嚴查與監測工作。
3.2選用抗病品種。西瓜果斑病品種間感病程度差異較大,首先應選用抗病品種。
3.3種子處理。采種后將種子和果肉一起發酵2~4 d,然后將種子放入1%的鹽酸中浸泡5 min,立即用清水洗凈、風干。用這種方法能殺死種子上攜帶的病菌。播種前,用1%鹽酸浸種20 min,再用清水沖洗20 min,風干后播種。
3.4輪作倒茬。對已發生果斑病的地塊,決不能連作。輪作年限越長防治效果越好,這也是防治多種病蟲害簡單有效的措施。
3.5加強管理。秋季對土地進行深翻,將病殘體翻入土壤深處,破壞其生存環境,以降低菌源數量,減少侵染機會。及時清除田間病株、病果及雜草,對農具進行消毒處理。采用滴灌或軟管等管式澆灌,避免噴灌、頂灌等方式,以減少病菌傳播。
3.6藥劑防治。在病害侵染前,用可殺得3 000稀釋1 500倍液進行噴霧防治,可起到預防作用;在發病初期每畝噴施30%硝基腐殖酸銅可濕性粉劑75~100 g,或50%琥膠肥酸銅(DT)殺菌劑500倍液,每10 d噴1次,連噴2~3次。
063500河北省灤南縣農牧局王曉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