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施蔬菜白粉虱綠色防控技術
衡水市是設施蔬菜種植大市,溫室白粉虱是設施蔬菜生產上的主要害蟲,從2003年開始,衡水市通過將生物、生態、物理等單項技術組裝配套,形成了一整套白粉虱綠色防控技術體系,降低了農藥殘留,提升了蔬菜質量安全水平。
設施蔬菜;白粉虱;生物防治
衡水市常年蔬菜種植面積10萬hm2左右,其中設施蔬菜4萬hm2,年產各類蔬菜538.5萬t,產品銷往京、津及東北市場,年產值68億元。由于沿用傳統的化學農藥防治病蟲,病蟲害雖然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根本達不到生產綠色、有機產品的要求,限制了經濟效益的進一步提升。通過試驗探索,衡水市植保部門技術人員將生物、生態、物理等單項技術組裝配套,形成了一套白粉虱綠色防控技術,并在全市示范推廣,取得了良好效果。
根據不同品種的感、抗病表現,選用抗、耐病品種育苗,合理安排茬口,錯開發病高峰,盡量避開白粉虱高發期定植,不同種植區要集中統一育苗,便于苗期集中管理。育苗床要與定植田分開,做好雜草的防除,育苗期間定期噴灑防治煙粉虱的農藥,如烯啶蟲胺、苦參堿、吡蟲啉等,避免苗期感染病毒,移栽前7 d噴施殺蟲劑防治煙粉虱,避免帶蟲或帶毒植株移入大棚。發現病苗及時拔除,帶出田間深埋。苗期要合理配方施肥,適當增施微肥和磷、鉀肥,控制氮肥用量和澆水量,促使幼苗生長健壯,增強植株抗病力。
2.1定植前棚室消毒。整個生長季節結束后,要及時清潔田園,將棚室內外雜草、枯枝、落葉、殘果一并深埋或焚燒,然后密閉棚室,每畝用10%異丙威煙劑35 g、45%百菌清煙劑65 g進行熏蒸,徹底殺死棚室內殘存的白粉虱蟲卵,熏蒸過后要及時通風,完全通風后方可進行其它農事操作。
2.2休閑期高溫悶棚。夏季休閑時期,先清除棚內上茬植株枯枝、葉、果,結合整地把有機肥施入,澆足水后用塑料薄膜覆蓋地面,密閉大棚,利用高溫殺死土傳病菌和飛虱蟲卵,悶棚時間根據茬期長短確定,一般悶棚30 d左右,悶棚結束后要及時翻耕土壤,涼曬10~15 d后定植下茬作物。
3.1防蟲網阻截害蟲。無論是育苗溫室還是種植棚室,通風口、門口都要安裝經40目的異型防蟲網,盡量減少外界白粉虱進入棚室內;棚內溫度比不用防蟲網高1℃~2℃,不影響作物生長和濕度降低,防蟲效果達90%以上。
3.2黃板誘殺。可用1 m×0.2 m纖維板或硬紙板,涂成深黃色,再涂一層黏油(可使用10號機油加少許黃油調勻),每畝設置32~34塊,置于行間,懸掛高度略高于植株高度,黃板上機油過7~10 d需重涂1次。
4.1適時釋放麗蚜小蜂。當平均每株白粉虱達0.5頭時開始釋放麗蚜小蜂,每次釋放2 000頭/畝,每7~10 d釋放1次,連續釋放4~5次,以保證天敵在棚內能建立種群。夏季一般在定植后即開始釋放麗蚜小蜂,釋放方法和釋放次數與春茬相同;秋季日光溫室可在定植后開始釋放麗蚜小蜂,釋放數量、次數、方法與春茬相同,秋季定植棚如果生長期持續到來年春天,一般在3月中、下旬到4月上旬氣溫回暖時再補充釋放麗蚜小蜂2~3次。放蜂后白天溫度應控制在20℃~25℃,夜間在15℃以上。
4.2合理調控棚室內溫濕度。溫濕度是影響天敵生存的重要因素,設施內溫度宜控制在15℃~28℃,相對濕度在50%~80%。棚內濕度過大,可使麗蚜小蜂窒息或霉變,不能羽化;葉面結露會將個體較小的天敵粘在葉片上,影響麗蚜小蜂的存活。棚室要采用膜下暗灌、滴灌,加大放風口等措施,及時調控棚室內溫濕度。據調查,采用膜下滴灌技術,每畝比澆明水減少用水量40%以上,相對濕度下降20%以上。
[1]田子華,吳佳文,朱先敏.江蘇省推進綠色防控與統防統治融合的做法與發展思路 [J].中國植保導刊,2015(01):76~77.
[2]黑銀秀,章俊軍,王強.如何選擇防蟲網 [J].中國植保導刊,2013(08):69~70.
[3]羅金燕,吳寒冰,趙玉強,等.不同類型植物誘源黃板誘殺溫室煙粉虱效果對比 [J].中國植保導刊,2013(11):30~32.
[4]陳華平,貝亞維,顧秀慧.棕櫚薊馬對不同顏色粘卡的嗜好及其藍色粘卡誘蟲量的研究應用[J].應用生態學報,1997,8(03):335~337.
053000河北省衡水市植物保護檢疫站趙躍鋒
吳春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