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行唐大棗坐果率的管理措施
提高行唐大棗坐果率是棗果豐收的前提條件,如何提高坐果率,花期管理成為了提高坐果率的主要技術指標,尤其是花量少的年份提高坐果率是確保豐收的必備條件,方法如下:
在盛花期(花量開到30%~50%)開甲,樹體開甲能集中樹體營養,提高坐果率。開甲寬度應以樹體壯弱程度、年齡大小為依據,一般不超過0.5cm,遵著“壯樹寬開、中庸樹窄開、弱樹不開”的原則進行,開甲寬度以傷口愈合期30 d為最佳,若愈合期不足30 d,可進行二次開甲,不可開甲過寬,造成樹體過分衰弱,甚至死亡。
花期葉面噴施植物生長調節劑、葉面肥和清水,可提高坐果率。在盛花期樹上噴1~2次的植物生長調節劑或葉面肥,如0.2%~0.3%硼砂溶液、500倍棗樹高級營養素、赤霉素、萘乙酸等植物生長調節劑或0.2%~0.3%的尿素溶液,均可刺激棗花大大提高坐果率;花期用噴霧器向花、葉均勻的噴灑清水,以葉片滴水即可,噴水次數依天氣干旱程度而定,一般整個花期噴水3~5次,可降低干熱風的危害,延長花的壽命,提高授粉機率,從而提高坐果率。
夏剪是提高坐果率的重要措施,因棗樹成枝力和萌芽力均較強,對樹體無用的枝(如徒長枝、過密枝)在形成之前及時抹芽、摘心、拉枝等技術管理,對剛萌發無利用價值的新生枝芽進行除萌,控制旺長,調節樹體營養,改善樹體結構,是提高坐果率的主要措施之一。
棗樹花期較長,可延續1~2個月,此間病蟲危害也很嚴重,如:綠盲椿象對花蕾及幼果的危害、大灰象甲對花的危害、介殼蟲對花果的危害等,均可降低坐果率,甚者造成絕產。花期蟲口密度較大的情況下要及時進行蟲害防治,貫徹“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原則,生物防治與化學防治相結合。利用害蟲的趨光性安置殺蟲燈進行誘殺,利用粘蟲膠環防治上、下樹的害蟲,也可用吡蟲啉、啶蟲脒進行噴藥防治,要注意的是單獨的菊酯類農藥對介殼蟲和近年危害猖獗的綠盲椿象幾乎無防治作用。
在殺蟲時可結合葉面噴肥、植物生長調節劑一起使用。
050600河北省行唐縣農林畜牧局張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