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改形勢下高中歷史教學改進策略
新課改的深入實施過程中,高中歷史教學還存在諸多不足。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必須從教學理念、教學內容、教學方式和教學氛圍等方面進行改革創新,以推動高中歷史教學不斷發展。本文指出了新課改形勢下高中歷史教學存在的不足,闡述了新課改對高中歷史教學的新要求,并就如何提高歷史教學效果提出了建議。
新課改;高中歷史教學;策略
隨著新課程標準的深入實施,高中歷史教師在教學理念、教學手段、教學內容等方面不斷地創新。但是,由于受應試教育的影響,高中歷史教學還存在著諸多問題,亟需廣大教師改進,以適應新課改的發展要求,促進高中歷史教學的進步和發展。
1.1課程設置。高中歷史與初中歷史在內容體系和課程設置上存在較大差異,從而導致在課程銜接上還不夠順暢,學生剛剛進入高中時不能完全適應。而且教師也沒有結合實際及時對學生進行指導,致使學生產生了迷茫和困惑。
1.2目標設計。當前,高中歷史教學目標逐步得到完善,形成了復合型目標體系,但是仍存在一定問題,如教學目標仍以理論為主,實際操作的內容較少甚至沒有,缺乏能力目標體系。
1.3教材編排。近年來,高中歷史教材的編寫有了很大改進,如改變了教科書編寫制度,引進了競爭機制,由原來的國家統一編寫逐步發展為按地方區域編寫,教材版本由原來的單一化變為多樣化;同時提高了教材編寫質量,教科書在內容、形式、結構及設計等方面都更加完善。盡管如此,高中歷史教材編寫仍存在一定問題,如教材的編寫權還沒有真正下放到地方,教科書的內容、結構、形式等需要進一步完善。
1.4教學模式和觀念。在新課改形勢下,高中歷史教師的教學模式和教學理念都有了一定的改變和創新,對學生的自主學習、個性化發展及學習地位都有了充分認識。但是受應試教育和高考制度的影響,當前高中歷史教學仍沿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如教師在教學中占主導地位,仍然以教科書為主,一些現代化教學手段雖有所應用但并不普遍,致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并沒有被充分調動起來。
高中歷史教學存在的問題是新課改對教學提出的新要求,同時也指出了高中歷史教師今后應該努力的方向。教師要對這些問題引起足夠重視并加以改正,才能促進新課改的實施。
2.1教育理念方面。高中歷史新課程標準明確規定要把教師和學生作為教學的兩大主體,并以此為中心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因此,教師要認真學習新課標的教學理念,逐步發揮學生的學習主體作用,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教師要積極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快樂的環境中學習和成長。
2.2教學模式方面。高中歷史新課程標準明確規定教師要不斷創新教學模式、豐富教學內容,充分運用學生喜聞樂見的教學方式,把現代化教學手段和傳統教學模式結合起來,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教師要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如多媒體教學,把網絡資源充分運用到高中歷史教學中,充分發揮多媒體教學直觀、生動、形象、信息量大等優勢,把傳統教學和現代教學模式有機結合在一起。同時,教師要改變灌輸式教學模式,善于運用啟發式教學手段,以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在新課改形勢下,教學模式是多種多樣的,除多媒體教學和啟發式教學外,還有創設教學情境法、設置任務法、現場表演法等等。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靈活運用,促使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2.3教學目標方面。高中歷史新課程標準明確規定教師要拓展學生的立體思維空間,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這對教師來說具有很大的挑戰性。因為當前教育制度仍以應試教育為主,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既不能放棄高考這個教學目標,又不能把高考作為單一目標,要把應試教育和素質教育有機結合起來,把二者的目標進行整合優化,根據新課改要求以及學生實際細化教學目標,使之更具有可操作性。同時,教師要不斷拓展學生的信息量,在教科書的基礎上把教學內容向縱向和橫向拓展和延伸,使學生接受到最大量的信息,逐步培養學生的立體思維能力。
[1]唐岸映.新課改條件下高中歷史教學方法的創新[J].科教文匯,2011(9):106~107.
[2]辛志強.新課程標準下高中歷史教學的思考[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0(6):207.
052460河北無極中學北校區李會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