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市第六初級中學 黃 芪
自主閱讀的四個步驟
■武漢市第六初級中學 黃芪
讀書是一個積累的過程,尤其是對于一個處在學習成長階段的中學生來說,這份積累影響未來??墒遣簧偃俗x著讀著心生疑惑,這么多書讀得完嗎?我應該從哪里開始?我也讀了不少,怎么不見成效?現在學校都在提倡自主閱讀,可是不少學生、家長,包括教師,對此卻感到茫然。在筆者看來,中學生自主閱讀,可以采取以下四個步驟:
書是讀不完的,我們的時間精力很有限,有選擇性地閱讀是一個不用再討論的話題。現在的問題是怎樣選擇,選擇的標準是什么。一般來說,選擇讀物可以采取三結合的辦法,一是名家推薦,二是學業關聯,三是個人喜好。名家飽讀詩書,既有閱讀的經歷,也有成功的經驗,更有選擇的眼光。采取名家推薦書目,可以少走彎路。讀書不應太功利,但也不宜千頭萬緒,無所饒益。所以我們選擇性閱讀,應該考慮與學業有關。你是學生,首先要讀的是教育部門、教材推薦閱讀的書籍,這些書目與學業考察關聯緊密,且推薦讀物都是經典之作,是人生的養料,是人生的必修課。但是閱讀是有個性的,在結合前兩點的基礎上,個人愛好在閱讀中也是很重要的。因為喜好,閱讀就有了快樂,只要方向正確,效率就會迅速提高。三結合有選擇性重點閱讀是一種最佳組合。
大家都知道閱讀經典,可是有人讀完一本書,似乎什么都沒有留下,于是讀書的興趣減弱了。如何追求讀書的效果?對在校的學生來說,摘抄是一個好辦法。有人或許要問,書是我自己的,為什么還要抄它?這不是白費時間嗎?其實不然。摘抄可以理解為是一種讀書筆記。古代很多大學問家喜歡抄書。將自己偏好的內容抄下來,一般來說是第二次、第三次甚至是多次重點閱讀了。讀同樣一本書,個人的愛好不一樣,文學性、知識性、趣味性、哲理性往往影響個人的閱讀興趣,因人而異的為人處世的經驗啟迪也會影響我們的閱讀注意力,這些都沒有關系。我喜歡,就摘抄。過一段時間,又將自己的摘抄讀一讀,這樣就將原來的一本厚書讀薄了,反復幾次,一本原著就很快消化吸收了。有不少人沒有摘抄,而是在原著上做一些記號,再重復閱讀(或者使用參考時)便于翻檢,也是可行的。如果時間來得及,前者比后者效果好。
書需要泛讀,但是一些經典的讀物需要反復閱讀。怎樣將閱讀的內容留在自己的記憶里?背誦肯定是最好的辦法,只是背誦一些短篇可能做得到,對于那些大部頭著作,背誦幾乎是不可能的。即使有那么一位記憶力超群的天才做到了,也無法推廣。大家都有這樣的體會,一本書讀完了,讀第二遍興趣就減弱了很多,這時最好是換一種閱讀方式。如果我們要分出幾步,可以這樣進行:第一步通讀,第二步摘抄,第三步復述(將原著的內容概要記錄下來)。我們在完成了摘抄以后,再讀原著,一邊閱讀一邊復述。復述顯然不是背書,在讀者對原著內容進行概括的時候,這就在泛讀的基礎上大大前進了一步。你能夠準確復述,消化吸收就有了質的飛躍。復述也為今后的運用做好了充分的準備。理解消化是復述的一個總的目的,分類有目的復述(根據不同角度,例如專門復述《紅樓夢》中有關王熙鳳的內容),就具有綜合研究性質了。這樣的復述激發了閱讀的興趣,提高了閱讀的質量。
閱讀同一部著作,在完成前三步的基礎上,我們可以進行延伸,其做法是在摘抄或者復述的基礎上加上一句、幾句或者一段自己的評價文字,也可以是感想文字。這些文字屬于自己的見識,所以稱之為見識性延伸閱讀。這種閱讀已經加進了自己的東西,有不少人把這種閱讀稱之為圈閱式評點,金圣嘆評點《水滸傳》,毛澤東圈點二十四史,就屬于這種形式。見識性延伸可以僅就著作本身進行審美評價,可以聯系社會現實加上旁證材料,可以結合個性解讀發表人生感悟。如果延伸的內容多了,可以獨立成為一篇文章或一個系列,就可以稱得上創造性寫作了。
以上介紹的閱讀幾個步驟,僅僅是就通常情況來說明的,自主閱讀當然不必拘泥這樣一個順序,當我們具有自己的個性,當我們能夠享受到快樂,自主閱讀就到了一種新境界。
責任編輯鄭占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