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立明(長春職業技術學院,吉林長春130033)
?
論茶文化主題酒店的設計理念和發展策略
花立明
(長春職業技術學院,吉林長春130033)
摘要:茶文化是我國優秀傳統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其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底蘊已經影響到我國各個行業的發展,而茶文化主題酒店正是在這種背景下應運而生。本文以對茶文化主題酒店解讀入手,探討如何以新穎的設計理念和發展戰略促進我國茶主題酒店的發展。
關鍵詞:茶文化主題;酒店;設計;策略
當代社會,茶文化不再局限于傳統飲茶、賞茶內容,而是以更加現代的方式融入到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形成了影響消費者的衣食住行的現代茶產業,而眾多茶文化產業中,茶文化主題酒店則極具代表性。茶文化與主題酒店的無縫銜接,讓我國博大精深的茶文化在現代酒店業發展得以弘揚和發展。同時酒店內涵和形象設計中融入茶文化元素和思想也提升了我國主題酒店業的文化內涵和檔次。可以說茶文化主題酒店的發展體現了我國茶傳統文化與現代產業的完美結合,對整個茶文化及茶產業的發展具有重大的意義。
所謂茶文化主題酒店,就是指酒店根據當地的茶歷史、茶藝文化、飲茶文化等茶葉文化元素為主題,從酒店的建筑、設備設施等硬件有形的方面到文化氛圍、文化內涵、服務形式等無形的軟件方面都以茶葉文化為主題,予以顧客特殊的、極具茶文化價值及茶文化體驗的主題酒店。茶文化主題酒店的最顯著特點就是賦予普通酒店深層次的茶文化主題,并以茶文化為核心開展全方位的特定文化的消費氛圍及酒店經營模式。茶文化主題酒店能夠為酒店營造獨具地方茶文化特點的個性文化特征及文化魅力,以提升主題酒店的品位及服務質量。實現提升酒店產品質量和品位的目的。可以說茶文化主題酒店是兼具文化性、經營性的獨特酒店模式,讓酒店不再是傳統游客短暫停留的休息之所,而是讓其具有了能夠提供茶文化精神享受的功能。簡而言之,茶文化主題酒店是通過酒店的茶文化氛圍,體現酒店文化內涵和特色的同時,以吸引顧客,實現經濟效益和文化宣傳效果的協同發展。
2.1我國茶文化主題酒店發展的機遇
首先,我國具備茶文化的底蘊。作為茶葉故鄉,我國擁有四千年的茶葉發展史。我國以茶為外在載體,以茶文化為內涵,自古以來為全世界傳播茶葉、茶藝等相關文化內容。同時在我國茶文化已經成為大眾的文化享受,是融合各階層、職業、民族的必要紐帶。隨著我國社會的發展,茶已經與各行各業密切聯系,茶資源的廣泛開發為我國主題酒店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基礎或機遇,讓酒店業具備了成熟的文化內涵和基礎。其次,酒店業急需新的發展方向。由于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旅游休閑行業也隨之具有了巨大的發展空間,尤其旅游業近些年的火爆讓酒店業,尤其個性化的酒店業擁有了發展的機遇。所以茶文化基礎和酒店業的發展,為我國茶文化主題酒店提供發展的機遇,進而延伸酒店的服務范圍,提高酒店服務的附加值和性價比,進而拓寬酒店業經濟效益增長的領域,這對我國茶文化主題酒店來說非常重要。
2.2我國茶葉主題酒店發展面臨的挑戰
雖然我國茶文化主題酒店具備了茶文化及酒店業發展的機遇,但也面臨著極大地挑戰,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我國茶文化主題酒店盲目追風,缺乏個性化設計。自從2004年西康大酒店作為我國首家茶文化主題酒店,在2008年獲得世界五星金鉆后受到全世界的關注,全國各地酒店紛紛效仿。一方面導致我國茶文化主題酒店業面臨激烈的競爭,另一方面茶文化資源的浪費,不利于我國茶文化主題酒店的發展。其次,我國部分主題酒店的設計理念雷同,特色不足。如今我國茶文化主題酒店“千店一面”,大都以茶綠色為主色調,酒店布局類似,茶文化以茶水服務為主,缺乏文化底蘊。我國大部分茶文化主題酒店沒有與當地茶文化接軌,完全照搬其他省市優秀酒店模式,在布置,設施配置、裝飾細節、茶文化服務等方面沒有予以關注,這也在一定程度影響了我國茶文化酒店的發展。
所以要想抓住我國茶葉文化資源優勢及酒店業發展的機遇,克服競爭亂象及設計理念缺乏的劣勢,就必須在創新設計理念基礎上,深化經營策略,才能真正的促進我國茶文化為主題的產業發展。
我國各省市大都擁有地方特色的茶葉資源及茶文化資源,要想切實的提高當地茶文化主題酒店的發展,就必須立足當地茶文化資源、茶文化歷史,從以下幾個方面提升自身的設計理念。
3.1設計定位立足地方茶葉特色
我國茶文化主題酒店的設計定位應該立足各地迥異的茶葉品種及茶文化。首先,茶文化主題應圍繞我國十大名茶及其茶文化主題,結合當地歷史及傳奇性歷史事件,為酒店定下基調。其次,在十大名茶基礎上,以小區域特定茶葉和茶文化特點為副線,如我國湖南地區可在綠茶文化基礎上,以黑茶、黃茶區域文化酒店設計定位予以個性化補充。最后,酒店設計定位除了圍繞茶葉資源及茶文化資源,還必須將當地代表性的茶相關歷史人物、歷史事件及個性化影視、歌曲等資源納入酒店的設計定位中。
3.2設計風格立足傳統裝飾風格
首先,立足傳統建筑空間感。我國傳統建筑以虛實結合為主要風格,這就要求茶文化酒店的空間風格上將實體的規劃建筑與內部空間合理的組合在一起,例如可采用“月臺、跳臺”等借景形式或“回廊、廊道”等過渡性空間將室內與室外有機的連接、拆分、分割,打破固定的建筑分割設計風格,以更加自由的空間感體現我國傳統風格。其次,立足傳統裝飾風格。茶文化主題酒店可以利用瓦當、花瓶、梁架、隔扇等傳統元素構建組織對茶文化酒店空間的設計,以代表茶文化傳統的家具,尤其明清朝代的瓷器、茶桌、茶臺等彰顯茶文化的傳統韻味,并以茶用家具的造型和氣氛營造茶葉的古韻古風氛圍。同時茶文化主題酒店可輔以茶葉相關傳統水墨畫、毛筆書法、茶葉盆景、茶葉古玩陳設作為“軟裝飾”,廣泛地運用來塑造茶文化意境,獲得文化認同感,甚至某些茶產地酒店可以借助特定茶葉、茶磚、茶餅等裝飾酒店,不僅能讓風格更加古樸,體現茶文化主題,還能潔凈酒店空氣質量,也具有現代裝飾風格。
3.3功能設計立足茶文化需求
茶文化主題酒店的公共區域、居住區域及辦公區域必須將茶文化貫穿之中,以顧客的茶文化需求來劃分功能區域。首先,大堂等公共活動空間應設計為茶文化展示空間,向顧客展示茶歷史、傳播、發展、茶藝等相關內容,也可對民族及地方特色茶具予以展示。同時,公共娛樂空間可作為特色茶藝表演、茶文化講解、制茶展示空間。其次,茶文化主題酒店的居住空間可以根據特定地區茶室、茶居風格予以劃分,以十大名茶產地茶葉的品位相對居住區域進行細化,滿足不同地區顧客的家鄉認同感,同時也可在居住空間設置不同的茶體驗功能項目。最后,在酒店的辦公區域不能獨立于公共空間和居住空間的功能設計,其辦公功能可仿照傳統茶館予以異化,如財會室可更名為銀庫,讓辦公區域的設計功能更加古樸化。
茶文化主題酒店為了有更好的發展,在設計改變的基礎上,更要采取積極的經營戰略來抵制市場、文化、社會等因素帶來的負面影響,具體要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
4.1確立品牌意識
品牌是留住消費者最重要的因素,茶文化主題酒店在立足傳統茶文化的基礎上,要盡可能的向顧客提供高質量的硬件和軟件設施,在顧客心中形成品牌的影響力。在硬件上,必須積極的以顧客需求和市場需求為目標,對茶文化的設計布局,裝修、飲食等各個方面予以精化和長期關注,利用優質的酒店住宿餐飲體驗的設施,讓顧客對酒店形成長期的依賴感。同時茶文化酒店必須關注可替代性硬件的發展情況,對硬件的數量、質量及使用形成動態的管理,滿足顧客動態需求。而在軟件上,酒店必須結合茶文化對服務內容、服務形式及意識進行文化性的轉變,根據茶文化屬性在服務人員的語言、形體、態度、著裝等各個方面進行優化,讓顧客在獲得人性化服務同時,感受茶文化服務,從情感上樹立對該品牌的直觀印象。
4.2延續和更新茶文化
茶文化是我國茶文化主題酒店發展甚至生存的基礎,生存和發展的靈魂,但茶文化主題酒店也具有生命周期,必然有衰落的時期。但主題酒店如能延伸或更新茶文化主題,則一定程度上減緩其衰落速度。具體來說,茶文化的延伸就是對其原有茶主題進行適當的拓展,挖掘茶文化現代特征。而茶文化的更新則是對原固有主題進行調整,甚至更換,避免其他酒店對該文化主題的濫用,必須尋找新的茶文化資源予以替代。
4.3建立茶文化主題酒店網絡信息體系
雖然茶文化主題酒店以傳統見長,但不能完全摒棄現代化手段,尤其對電子信息的使用要予以極大地關注。首先,必須創建茶文化酒店的管理電子系統。酒店信息以電子信息網絡將產品、顧客等信息及時傳遞給特定部門,才能及時解決、協調問題。其次,茶文化主題酒店可建立網絡咨詢系統。利用咨詢系統,茶文化酒店可將設計理念、風格、價格及其他信息及時地傳達給消費者,并可進行網絡實時訂房等服務。最后,茶文化主題酒店可依靠網絡宣傳途徑,對酒店茶文化、茶文化風格及內涵予以宣傳,讓傳統的文化在現代化的網絡平臺上換發新的生命力,甚至可以開展全球化的酒店宣傳,促進酒店的發展。
總之,隨著我國茶產業及茶文化的發展,我國茶文化主題酒店必須立足我國茶文化歷史底蘊迎接市場經濟及酒店經濟的挑戰及機遇,對茶文化相關的酒店設計理念予以充分的認識和創新,讓顧客獲得最直觀的視覺享受。在此基礎上,我國茶文化主題酒店必須從品牌、內涵及網絡信息等方面入手,深化其發展戰略,從而進一步促進我國茶文化主題酒店經濟及文化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楊遠萃.淺議茶文化主題酒店的發展[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4 (05):96-97.
[2]丁凡.關于主題酒店設計中的文化特征探析[J].酒店管理研究,2015(02):73-75.
作者簡介:花立明(1969-),吉林長春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酒店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