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傳秀 ,鄧 玲 ,房 超
(1.四川省園藝技術推廣總站 成都 610041; 2.四川省郫縣農業和林業局 四川郫縣 611730;3.四川省農業科學院園藝研究所 成都 610066)
茄子是四川省重要的蔬菜種類之一,經濟價值高,常年播種面積5.33萬hm2左右。隨著茄果類蔬菜設施化、基地化和專業化栽培的發展,連作次數增多,連作障礙日益嚴重,尤其是土傳病害的發展,嚴重影響了茄子的生產效益和可持續發展。近年來,為了防治土傳病害,解決連作障礙,提高茄子的產量,我們開展了茄子嫁接育苗技術研究,總結出一套成熟的茄子嫁接育苗技術。該技術操作簡單,成本低,易于推廣,應用效果好。
選擇地勢平坦高燥、背風向陽、交通便利、排灌方便的地塊建立育苗設施。冬春季育苗應在具有增溫、保溫功能的大棚設施內進行;夏秋季育苗應在遮陽網等有降溫功能的設施內進行。一般采用50孔穴規格穴盤。
根據當地土壤病害類型、嚴重程度、栽培季節和栽培形式的不同,選用抗病、與接穗親和力強的野生茄子砧木品種,生產中普遍采用的砧木有‘赤茄’‘刺茄(CRP)’‘托魯巴姆’等。
選用與砧木親和力強、優質高產、抗病性強、適應性廣、商品性好、適合消費習慣的茄子品種。
根據栽培季節選擇適宜的播種期。茄子砧木的播期一般早于接穗,若用‘托魯巴姆’作砧木,夏秋季應比接穗提前30 d播種,一般提前20~30 d播種,冬春季提前50 d播種;用‘赤茄’和‘刺茄’作砧木,需提前7~10 d播種。‘托魯巴姆’種子不易發芽,宜用100 mg·kg-1的赤霉素水溶液浸泡24 h后晾干,再放入清水中浸泡12~24 h,催芽宜用變溫處理,白天28~30℃,夜間20~22℃,同時每天用清水洗滌 1 次,7~10 d 可出芽。‘赤茄’和‘刺茄’用100 mg·kg-1的赤霉素水溶液浸泡 8~10 h,洗凈后催芽,亦可用變溫處理,5~7 d即可出芽。
冬春季育苗時,出苗前棚室密閉,視棚室溫度增設小拱棚或電熱線等方法,以提高苗床溫度。白天溫度保持在25~28℃,夜晚溫度保持在15~20℃,當70%的苗出土可揭開地膜。出苗后白天溫度穩定在25℃左右,夜晚溫度保持在15~18℃。夏秋季育苗時,采用遮陽網等措施降低苗床溫度,使苗床最高溫度不超過32℃。管理期間應遵循充分見光原則。但夏季育苗要避免陽光直射,晴天10:00—16:00覆蓋遮陽網。保持充足水分,見干則澆,澆則澆透,澆后放風排濕。一般每天10:00時澆1次水,16:00時檢查,如缺水則少量補水,陰雨雪天不澆水。
茄子砧木長到10 cm高時,進行適當控制,促進砧木變粗,砧木長到5~7片真葉時,可進行嫁接;接穗生長到3片葉時進行適當控制,促進接穗長粗,接穗4~6片真葉時開始嫁接。
將嫁接的刀具和夾子經過消毒后備用。根據接穗和砧木粗細選擇嫁接夾,一般苗粗時選平口夾,苗細時選圓口夾。嫁接操作時,切削刀片要鋒利,速度要快,砧木和接穗的切面要平直、光滑。在固定砧木和接穗的接觸面時,應使砧木和接穗維管束相對。嫁接夾松緊要適度。嫁接前將接穗中弱苗和小苗挑出,選擇整齊、健壯的接穗,對接穗進行適當澆水和消毒處理后再開始嫁接。接穗消毒多采用75%百菌清等進行噴灑。
茄子嫁接多采用劈接。嫁接時保留砧木1~2片真葉,去掉上部,在砧木莖中間垂直切入1 cm深,然后在接穗苗半木質化處平切,去掉下端,削成楔形,注意接穗楔形大小應與砧木切口相當(約1 cm長),斜度為30°隨即將接穗插入砧木的切口中,使兩者維管束相對,緊密結合,用專用嫁接夾固定好即可。
茄子嫁接苗接口愈合的適宜溫度,白天為25~26℃,夜間為20~22℃。冬春季節,嫁接苗應放置在大棚中,并搭建小拱棚,嫁接后的前6~7 d棚室應保持密封狀態,空氣濕度通常在95%以上,1周后早晚逐漸通風,每天通風1~2次。夏季嫁接,應用遮蔭網遮蓋溫室或大棚,再在小拱棚上加蓋遮光物,小拱棚不用密閉,可多加幾層遮陽網,勤澆水;以后逐漸揭開遮蓋物,增加通風量和通風時間,仍需保持較高的空氣濕度,每天中午噴霧1~2次,直至完全成活,才轉入正常的濕度管理。嫁接苗澆水時應在嫁接苗根部澆水,可在水中加入一些殺菌劑。嫁接后前3~4 d的10:00—16:00時應完全遮光,以后逐漸增加光照。隨傷口愈合,逐漸撤掉覆蓋物,成活后轉入正常管理。
嫁接成活后苗期管理主要是除萌、去嫁接夾和煉苗。嫁接成活后應及時摘除砧木的萌芽,保證接穗正常生長。嫁接成活后7~10 d左右,可去掉固定用的嫁接夾。定植前1周通風、控制水分、降低溫度,以增強秧苗的抗逆性。冬春季育苗,白天16~20℃,夜間10~12℃,最低地溫穩定在13℃以上。夏季育苗逐漸撤去遮陽網,適當控制水分。
按照“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優先采用農業措施。針對主要病害控制對象,選用抗(耐)病品種,合理配備基質,控制氮肥施用量,培育適齡壯苗,提高抗逆性。育苗設施的進出通道、放風口安裝防蟲網,防止害蟲遷飛。采用銀灰膜避蚜或黃板誘殺蚜蟲等害蟲,安裝殺蟲燈等誘殺害蟲。保護利用天敵,使用性誘劑誘殺害蟲,選用生物農藥防治病蟲害。根據育苗期間病蟲害的預測預報,達到防治指標時選用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防治病蟲害,嚴格按照規定的濃度和安全間隔期要求進行。
嫁接苗達到葉片肥厚、深綠色,節間短,根系發達為乳白色且布滿基質,無病蟲斑痕等壯苗標準后,經煉苗1周,應及時出圃。應根據運輸距離選擇不同的包裝容器(紙箱、木條箱、木箱、塑料箱),容器應有一定的強度,遠距離運輸時,每箱裝苗量不宜過大,運輸過程中注意防風遮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