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愛華,胡 銳,李元杰,李月瑞,蘇聰玲
(1.河南省中牟縣植保植檢站 河南中牟 451450; 2.河南省鄭州市植保植檢站 鄭州 450006)
中牟縣素有蒜鄉之稱,大蒜常年種植面積1.67萬hm2,主要病蟲害有根蛆(韭菜遲眼蕈蚊及種蠅幼蟲)、豌豆植潛蠅、大蒜軟腐病、大蒜基腐病等,常年發生面積2.67萬hm2次。據報道,防治大蒜根蛆有使用有機磷殺蟲劑如50%辛硫磷乳油、90%晶體敵百蟲、25%辛·吡乳油浸種[1],40%毒死蜱水乳劑[2]拌種,或用煙堿類殺蟲劑如60%吡蟲啉懸浮種衣劑[3]拌種;防治豌豆植潛蠅有用煙堿類殺蟲劑如60%吡蟲啉懸浮種衣劑[4]拌種;防治大蒜軟腐病有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77%氫氧化銅可濕性粉劑拌種[6],或77%硫酸銅鈣可濕性粉劑拌種[7];防治大蒜基腐病有用72%農用硫酸鏈霉素可溶性粉劑浸種,或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與72%農用硫酸鏈霉素可溶性粉劑 5∶1(m∶m)拌種[8]。29% 噻蟲·咯·霜靈懸浮種衣劑是先正達公司生產的三元復配殺蟲殺菌劑,噻蟲嗪為煙堿類殺蟲劑??┚婵煞乐斡勺幽揖?、擔子菌、半知菌等許多病原菌引起的種傳和土傳病害。精甲霜靈可防治由卵菌綱真菌引起的多種種傳和土傳病害。有用該藥劑包衣防治水稻[9]、大豆[10]、花生[11]、人參[12]病蟲害的報道,但沒有在大蒜上防治病蟲害的包衣試驗。因此,為了更好地防治大蒜病蟲害,提高產量,達到一次施藥防治多種病蟲害的效果,筆者于2013—2014年在中牟縣大蒜田進行了29%噻蟲·咯·霜靈懸浮種衣劑等幾種藥劑包衣大蒜防治試驗,篩選出安全、有效的防治藥劑,以便在生產上推廣應用。
供試品種為‘中牟大白蒜’。供試藥劑包括29%(ω)噻蟲·咯·霜靈懸浮種衣劑,62.5 g·L-1(ω)咯菌·精甲霜懸浮種衣劑,70%(ω)噻蟲嗪種子處理可分散粉劑(以上藥劑均由先正達公司提供)。
本試驗采用藥劑包衣方法,試驗共設4個處理,1個空白對照(清水),3次重復。
處理①:29%噻蟲·咯·霜靈懸浮種衣劑100 mL包衣蒜種120 kg;
處理②:29%噻蟲·咯·霜靈懸浮種衣劑150 mL包衣蒜種120 kg;
處理③:29%噻蟲·咯·霜靈懸浮種衣劑200 mL包衣蒜種120 kg;
處理④:62.5 g·L-1咯菌·精甲霜懸浮種衣劑100 mL+70%噻蟲嗪種子處理可分散粉劑30 mL包衣蒜種120 kg;
⑤清水對照。
首先將蒜種提前剝好,剔除霉變、小瓣、傷瓣及雜質備用,其次采用加厚塑料薄膜人工抖動的方法進行種子包衣,各藥劑處理加清水1 200 mL,然后加入到小型噴壺內搖勻,噴灑在塑料薄膜上的蒜種上,反復抖動拌勻后攤開晾干,于第3天人工點播。每個處理200 m2。
試驗地設在中牟縣姚家鎮校莊村,面積3000 m2,地勢平坦,土質砂壤土,土壤肥力中等,該田前茬作物為西瓜,2013年10月11日播種,每667 m2播種量為 150 kg,行距 0.23 m,株距 0.11 m,每 667 m2種植26 352株。
1.4.1 出苗率 于播種后對照區齊苗期(出苗達90%以上),采取隨機取樣方法,每小區3點隨機取樣,每點10株,觀察田間出苗的整齊度,評價各處理對出苗的安全性,計算出苗率。
1.4.2 越冬期、返青期、蒜薹期、收獲期長勢 在大蒜越冬期、返青期、蒜薹期、收獲期(下同)4個不同時期,每小區3點隨機取樣,每點連續調查20株。
1)葉片調查:調查每株的綠葉片數,計算平均每株綠葉片數和綠葉片率;測量每株最大葉的葉長及葉寬,計算平均每株最大葉的葉長及葉寬和最大葉長增長率、葉寬增長率;另外在返青期調查每株上部3個完全展開葉的葉尖黃化長度,計算平均每株平均葉尖黃化長度和黃化率。
2)根系調查:返青期將大蒜整株用鐵鏟挖出,帶回室內用清水清洗干凈,晾干后測量整株根系的長度,稱根鮮質量,計算平均每株根系長度、根鮮質量和根長增長率及根鮮質量增長率。
1.4.3 藥效調查 于大蒜越冬期、次年返青期、收獲期,每小區3點隨機取樣,每點連續調查20株病蟲害發生情況(其中根蛆調查是將大蒜整株用鐵鏟挖出),計算?。ㄏx)株率和防效。
1.4.4 產量測定 包括蒜薹產量和蒜頭產量。
1)蒜薹:于蒜薹收獲期測定蒜薹產量,采取每小區5點隨機取樣,每點連續調查10株,將蒜薹抽出,稱鮮質量,計算單株蒜薹質量并折合每667 m2產量,計算增產率。
2)蒜頭:于大蒜收獲期測定蒜頭產量,采取每小區5點隨機取樣,每點連續調查10株,將大蒜整株用鐵鏟挖出,去掉莖及根稱取蒜頭鮮質量,計算單株蒜頭質量并折合每667 m2產量,計算增產率。
播種后22 d(對照區出苗超過90%時)調查大蒜出苗率。從表1可以看出,各處理出苗率均較高,在98%以上,對出苗無抑制作用。

表1 藥劑包衣對大蒜出苗率的影響
2.2.1 越冬期對長勢的影響 由表2可以看出,越冬期各處理綠葉片數均一樣,沒有增加,最大葉的葉長、葉寬均有不同程度增長,其中葉長增長率處理④最高,為18.59%,其次為處理③,為15.71%;葉寬增長率以處理③、處理④較高,均為21.43%。
2.2.2 返青期對長勢的影響 由表2可以看出,返青期對葉片長勢的影響,各藥劑處理綠葉片數以處理③、處理④增加較多,均為14.29%;對葉尖黃化的影響,以處理③葉尖黃化長度增長率最小,為-37.00%;返青期根長增長率以處理③增長最多,為4.00%,其他處理對根系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根鮮質量增長率以處理③增長最多,為32.69%;各藥劑處理最大葉的葉長、葉寬均有不同程度增長,其中葉長增長率以處理③最高,為7.15%,其次為處理②為6.71%;葉寬增長率以處理④最高,為12.12%,其次為處理③,為6.06%。
2.2.3 蒜薹期對長勢的影響 由表2可以看出,各處理蒜薹期綠葉片數均沒有增長;最大葉的葉長、葉寬均有不同程度增長,其中葉長增長率最高為處理④8.25%,其次為處理②,為5.95%,葉寬增長率以處理③最好,為6.45%。
2.2.4 收獲期對長勢的影響 由表2可以看出,大蒜收獲期以處理③、處理④綠葉片數較多,均為33.33%。

表2 藥劑包衣對大蒜越冬期、返青期、蒜薹期、收獲期長勢的影響
2.3.1 對蒜薹產量的影響 由表3可以看出各藥劑處理均有增加蒜薹產量的作用,其中處理④增產率最高,為21.82%,與其他藥劑處理差異達極顯著水平,其次為處理③增產率為11.55%,與處理①差異不顯著,與處理②、對照差異達極顯著水平。
2.3.2 對蒜頭產量的影響 由表3可以看出各藥劑處理均有增加蒜頭產量的作用,其中處理③增產率最高,為9.62%,與其他藥劑處理差異達顯著水平,與清水對照差異達極顯著水平。

表3 藥劑包衣對蒜薹及蒜頭產量的影響
由于受特殊氣象條件的影響,大蒜越冬期、返青期未發現豌豆植潛蠅和根蛆危害。
2.4.1 對大蒜基腐病的防治效果 由表4可以看出,在收獲期,藥劑包衣對大蒜基腐病防治效果以處理③效果最好,為89.26%,與處理①差異達極顯著水平,與其他藥劑處理差異達顯著水平。

表4 藥劑包衣對大蒜基腐病的防治效果
2.4.2 對大蒜根蛆的防治效果 由表5可以看出處理③對大蒜根蛆防治效果最好,為96.67%,其次為處理②防治效果為92.96%,這2個藥劑與處理①差異達極顯著水平,但這2個處理間差異不顯著。

表5 藥劑包衣對大蒜根蛆的防治效果
本試驗對29%噻蟲·咯·霜靈懸浮種衣劑等藥劑包衣大蒜防治病蟲害進行了初步研究,結果表明,一是各藥劑處理對出苗沒有影響,可不同程度促進大蒜葉長增長、葉寬增加,根鮮質量增加,促進壯苗。其中處理③在返青期對根有一定的刺激生長作用,還可以抑制葉片黃化,使葉色發綠,根部生長粗壯,對蒜薹、蒜頭有增產作用,這同李春艷等[9]用該藥劑在水稻上包衣試驗,霍興文[10]在大豆上試驗結果一致,29%噻蟲·咯·霜靈懸浮種衣劑包衣種子可促進植株生長發育,增加地上、地下鮮質量;二是各藥劑處理對大蒜病蟲害均有一定的控制作用,以處理③效果最好,達到一次種子包衣可防治多種病蟲害的效果;三是在大蒜整個生長期未發現豌豆植潛蠅危害,因此不能確定這幾種藥劑對豌豆植潛蠅防治效果,還待再次試驗驗證,而且此次試驗僅為一年一地數據,還需多年多地大面積試驗進行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