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中興紀勝——南宋風物觀止

2016-03-30 08:42:45王宣艷
收藏家 2016年2期

□王宣艷

?

中興紀勝——南宋風物觀止

□王宣艷

Overview of Conditions and Customs of the Souther Song Dynasty

Wang Xuanyan

Hangzhou is where the capital of the Southern Song Dynasty Lin'an locates.Withe geographic advantages, the Zhejiang Museum combines archaeological excavation and collections of the Southern Song Dynasty in the cities and counties within Zhejiang Province with important collections of the Southern Song Dynasty in the museum outside the province, and holds this exhibition to comprehensively show the material and cultural history of the Souther Song Dynasty.

南宋定都臨安,保有東南半壁江山,典章制度承襲北宋正統,重科舉教育,興禮樂文治,商品經濟發達,海外貿易繁榮,科技創造眾多,出土文物蔚為大觀。杭州是南宋都城臨安所在地,浙江省博物館依托杭州臨安城遺址的地緣優勢,結合浙江省內眾多市縣南宋時期考古發掘和館藏文物,以及南宋疆域內四川、重慶、貴州、江蘇、安徽、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廣東各地博物館的重要藏品,于2015年11月13日至2016年4月5日在武林館區地下一層臨時展廳舉辦“中興紀勝—南宋風物觀止”展覽。展覽展出精美文物近500件(組),其中一級品約百件,系利用浙江省博物館藏品,并承國內46家文博單位慷慨出借館藏珍品而成。展覽分三個單元,第一單元“中興小紀”,主要展示靖康之難后宋室南渡、定都杭州、南宋中興等南宋初期的歷史;第二單元“都城紀勝”,展示衣食住行等社會民生,以及商業、手工業、科技、文化等各領域的成就;第三單元“武林舊事”,主要表現南宋中晚期抗金、抗蒙戰爭,直至最終亡國的歷史。

中興小紀

北宋靖康二年(1127年),徽、欽二帝被金人俘去,北宋滅亡。徽宗第九子康王趙構即位,重建政權,史稱“南宋”。南宋初年,朝廷在抵御金兵過程中且退且守。紹興年間,宋金雙方力量逐漸達到均衡狀態。紹興八年(1138年),漂泊的政權正式定都于臨安。紹興十一年(1141年),與金合議成,形成宋金南北對峙局面。至祥興二年(1279年)宋帝昺蹈海滅亡,南宋延續國祚一百五十三年。

1.建炎南渡

靖康二年(1127年),金人立張邦昌為楚皇帝,擄徽、欽二帝及后妃、宗室等數千人北去,掠走財物珍寶、文物重器,北宋王朝滅亡,史稱“靖康之變”。展覽以一枚大晟編鐘引出這一令人傷感的歷史事件。此枚“大晟應鐘”為“大晟式”中型鐘,即編鐘,也是迄今所見“大晟式”中型鐘中的唯一一件“應”鐘。晚清時為臺州路橋學人楊晨所藏。大晟鐘是宋徽宗為推行大晟新樂樂律(即大晟律)而設計,是其重塑禮樂制度、推行新政的重要部分。鑄于崇寧三至四年,式樣仿照當時出土的春秋時期宋公成鐘鑄成。《宋史》載:“(靖康二年四月)凡法駕、鹵簿,皇后以下車輅、鹵簿,冠服、禮器、法物,大樂、教坊樂器,祭器、八寶、九鼎、圭璧,渾天儀、銅人、刻漏,古器、景靈宮供器,太清樓秘閣三館書、天下州府圖及官吏、內人、內侍、技藝、工匠、娼優,府庫畜積,為之一空。”大晟編鐘和其他汴京文物一樣,于靖康二年北運,分至燕京和上京。運至燕京的大晟編鐘,后因“晟”字犯金太宗諱,“大晟”被刮去改刻“大和”。有些因失散或淹沒于地下而保留原款。現所知大晟編鐘流傳于世20余件,分散于開封市博物館、遼寧省博物館、故宮博物院、臺北“故宮博物院”、加拿大多倫多國家博物館、日本等。

建炎三年(1129年)二月,高宗移蹕揚州一年零三個月后,金兵渡淮,高宗經鎮江、常州、平江逃往杭州,升杭州為臨安府。金兵退,五月,抵達江寧,升江寧為建康府。七月,金完顏宗弼南侵,高宗逃離建康,奔臨安、越州。十二月,金兵破臨安府,高宗自明州乘船出海避難。建炎四年(1130年)四月,自溫州由海上循原路返回,駐蹕越州。1971年浙江臨海出土一顆“建炎后苑造作之印”銅印。“建炎”為宋高宗的年號,“后苑造作”指后苑造作所,屬入內內侍省,專掌制造宮廷生活所需及皇族婚娶名物,此為后苑造作所之印。背款“少府監鑄”,指明鑄印機構,少府監掌造門戟、神衣、旌節,郊廟諸壇祭玉、法物,鑄牌印朱記,百官拜表案、褥之事。少府監于南宋建炎三年四月罷歸工部,終南宋而不復設,則此印鑄造當在建炎元年至三年四月之間。此印有可能是建炎四年初高宗避敵海上,往返途徑臺州章安時,專掌制造宮廷生活所需及皇族婚娶名物的后苑造作所倉促間遺失。紹興二年(1132年)春,高宗返回臨安。

2.抗金風云

宋徽宗宣和七年(1125年),金發動大規模掠奪戰爭,宋王朝執行委曲求全政策,大片土地淪于戰火之中。南宋初年李綱、宗澤等抗金活動,特別是杰出將領岳飛領導的抗金斗爭,彪炳千古。李綱(1083-1140年),是北宋末、南宋初的抗金名臣,民族英雄。徽、欽二宗時曾任兵部侍郎、尚書右丞。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入侵汴京,李綱時任京城四壁守御使,團結軍民,擊退金兵,但不久即被投降派所排斥。宋高宗即位初期曾任命其為宰相,作為南宋第一任宰相,李綱力圖革新內政,但僅七十余天即遭罷免。任職期間,李剛曾多次上疏,陳訴抗金大計,均未被采納。紹興十年(1140年)正月十五,病逝于倉前山欏嚴精舍寓所。展覽展出“靖康元年李綱制”銘文锏,锏為古代一種兵器,宋代一般只作為高級將領的隨身佩帶之物。該锏锏身呈棱形,四面刃,刃鋒利光亮,近格處一刃面嵌金篆書:“靖康元年李綱制”七字。鞘為后代配制。南宋初年與金作戰,亦有一些勝績,如時人所謂“中興十三處戰功”、“中興四將”等。現存中國國家博物館的《中興四將圖》,傳為南宋紹熙年間(1190-1194年)畫院待詔劉松年所作,繪制了南宋初年四位著名抗金將領劉光世、韓世忠、張俊、岳飛。宋金于1141年訂立“紹興和議”,開始長期對峙,直至先后被元所滅。

3.南宋中興

“中興”之義,在南宋即有諸多討論。宋人王觀國謂:“中興者,在一世之間因王道衰而有能復興者,斯謂之中興。”南宋王朝建立初期,“風雨飄搖”,“外患內憂”,新政權面臨對外抵御金兵與對內重建家國的雙重任務,中興之路實可謂篳路藍縷。高宗朝在對金戰爭的同時,通過和議實現了南北對峙,暫緩了外來威脅,使趙宋王朝得以復存;對內致力于南宋王朝的重建,構筑宮殿建筑,興禮樂文治,恢復與完備各項器物、典章、制度,實有一番“中興”之努力。

1978年江蘇武進村前蔣塘5號宋墓出土一枚香餅。香餅呈方形,正面刻有“中興復古”四字,背面一左一右模印著兩條蟠屈向上、身姿相對的龍。“中”字的空處一個規整的小圓孔,當是用作穿線佩系。宋人顧文薦《負暄雜錄》:“紹興光堯萬機之暇,留意香品,合和奇香,號東閣云頭。其次則中興復古,以古臘沉香為本,雜以腦麝、梔花之類,香味氳氤,極有清韻。”據揚之水先生考證,此“中興復古”香餅即《負暄雜錄》中說到的“中興復古”,是龍涎香品之一的“內家香”,系宋高宗所合之香。高宗閑暇玩香亦賦予“中興”之名,寄托“中興”之思。

南宋建炎元年至三年四月間(1127—1129)“建炎后苑造作之印”銅印邊長5.6厘米 高1.4厘米1971年浙江臨海出土浙江省博物館藏

南宋 “中興復古”香餅邊長4.5厘米1978年江蘇武進村前蔣塘宋墓出土常州博物館藏

北宋崇寧三年至四年(1104—1105)大晟應鐘長18.1、寬13.9、高28厘米征集臨海市博物館藏

北宋靖康元年(1126)“靖康元年李綱制”銘文锏長96.5厘米 重3.6公斤征集福建博物院藏

南宋紹興十九年(1149)高宗賜王安道抄手式端硯長17.2、寬10、高8厘米1956年朱家濟先生捐贈浙江省博物館藏

南宋 獸面紋銅尊口徑20.4、高29.5厘米1954年浙江杭州環城西路出土浙江省博物館藏

南宋 獸面紋銅三足鼎口徑9.7、高15.5厘米江西德安蒲亭鎮北門青銅器窖藏德安縣博物館藏

南宋 卷草紋銀經瓶口徑4.2、底徑5.5、通高21.5厘米1971年江蘇江浦黃悅嶺南宋慶元五年(1199)張同之妻章氏墓出土南京市博物館藏

南宋 “鳳穴”銘銀盞口徑10.1、高5.2厘米1959年四川德陽孝泉鎮清真寺出土四川博物院藏

南宋 銀鎏金瓜形杯長9.5、寬7.1、高4.3厘米福建福州茶園山許峻墓出土福建博物院藏

南宋 龍紋杯盤(一副)金杯口徑6.2、底徑2.8、高5.1厘米銀鎏金盤口徑14.6、底徑11.6、高1厘米2009年浙江東陽白云街道楊大塢村金交椅山宋墓出土東陽市博物館藏

南宋 褐色羅繡彩荷包展開長16、底寬12、中腰8.5厘米福建福州淳祐三年(1243)黃昇墓出土福建博物院藏

南宋 銀扣黑漆托盞(一副)盞口徑10.4、足徑3.4、高5.4厘米托口徑8.4、底徑7.2、高6.2厘米1998年福建邵武寶慶二年(1226)黃渙墓出土邵武市博物館藏

南宋 金魚袋飾弧長11、寬3厘米1987年浙江蘭溪靈洞鄉費壟口村南宋墓出土蘭溪市博物館藏

1956年朱家濟先生捐贈給浙江省博物館一只高宗賜王安道抄手式端硯。宋硯中最具時代特征的形制當為抄手硯了,該種硯的硯底挖空,兩邊為墻足,可用手抄底托起,所以稱為抄手硯。硯身一側陰刻五行楷書銘文:“紹興十九年十月辰臣安道伏蒙皇帝寵賜端硯一只,獲叨大賜誠所謂千載一時之遇矣,傳諸子孫彰示寵錫之重垂耀無窮榮于茲時,臣安道拜手稽首謹題。”王安道為高宗御醫王繼先長子。王繼先得高宗貴寵,冠絕人臣,與秦檜夫人王氏結為干親。1143年,王安道官至武泰軍承宣使、兩浙西路馬步軍副都總管。紹興十九年(1149年)正是王繼先權盛之時,王安道因其而受高宗賞賜端硯。

在皇朝重建的各項措施中,尤以禮樂制度的恢復和完備為重,并旨在向天下昭告宋高宗天子地位。建炎二年(1128年)宋高宗就于臨時行在揚州舉行了郊祀大禮。紹興元年(1131年)在明堂祭祀天地。紹興十三年(1143年),高宗親饗太廟,合祀天地于圜丘。

禮制為尊,則禮器、祭器的制作尤為重要。紹興十二年(1142年),與金和議成,朝廷始制常行儀仗,造玉輅。紹興十三年,添制郊廟社稷祭器,造金、象、革、木四輅,鹵簿儀仗,渾天儀等。紹興十四、十五年,設立禮器局。紹興十五年(1145年),頒布《紹興制造禮器圖》。紹興十六年(1146年),制成了一大批新祭器。

揚州潰退后,從汴京搬來的禮器幾乎散失殆盡。高宗初年,沒有徽宗時期金石學研究成果《宣和博古圖》和仿制三代實物的“新成禮器”為據,太常寺不得已按照早被批判的《三禮圖》制造祭器。紹興十三年后,重獲《宣和博古圖》,朝廷得以大規模制作青銅禮器,意圖恢復北宋文化藝術。從朝廷祭奠、州縣祭孔到家廟祭祀,南宋官私制作的銅禮器數量十分龐大。國家宗廟祭祀的青銅禮器仿制水平較高,與三代古器不易分辨。1954年,杭州修建環城西路工程,在古錢塘門北段城墻靠近昭慶寺附近,發現爵、尊等3件仿商青銅器,制作精致,紋飾工整,或為朝廷祭器。其中仿商獸面紋銅尊的器形、紋飾與故宮博物院所藏北宋宣和三年(1121年)山尊極其相似,極有可能是以宣和山尊為母本制作的。

較集中的南宋青銅窖藏發現于四川、浙江、江西等地。展覽展出杭州武林門外青銅器窖藏、東陽郭宅鄉塘頭村(今屬湖溪鎮)青銅器窖藏、浙江湖州莫蓉鄉儒林村青銅器窖藏、江西德安蒲亭鎮北門青銅器窖藏等出土的青銅器。江西德安蒲亭鎮北門青銅器窖藏出土青銅器共10件,最底下是一口直徑40厘米的銅磬,其上堆放尊、觚、鼎、鬲、貫耳瓶、環耳瓶等。窖藏器物從器形、紋飾看,當受《宣和博古圖》的影響。銅磬銹蝕嚴重,底已不存,僅剩口沿部分。口沿環刻一周銘文:“廬山大明院主持慶瑄募緣重置永鎮本院后代法孫辛貴寶惜者/南康軍稅務大明院河字號紹興二十八年九月初三日收稅訖官厶”。

金連七式花筒釵 長14.5厘米 重35克兩根粗金絲作成并攏的釵腳,上端分向兩邊作成釵梁,七對花筒用細金絲固定在釵梁上。

金竹節釵(一對)長14.8厘米,重32.9克釵首竹節紋,釵梁向釵股的收束為螺旋紋,折股式。

金簾梳 寬10.2厘米梳背上飾鸞鳳飛鳴和兩只對飛的蜜蜂,外緣系綴金花珠網。梳背插于前額發髻,花網自然披垂如簾。

金耳挖簪 長16.5厘米扁長形。簪首作耳挖式如意頭,簪身加寬飾蓮荷紋,平滑下收為簪腳。

金花筒釵(一對) 長16厘米 重37.9克兩枚金片材上分別打作各式花卉,各卷作筒形,用花帽扣合。

金繡羽鳴春簪 長17厘米 重9.4克簪頂飾一只站立的鳥,鳥身系兩枚金片打造合成。簪腳上部飾蓮花紋,背面刻有“彭家工夫”四字。

金步搖 長16厘米 重19.7克呈水仙花狀,有花六朵,簪腳上飾蓮花紋。

都城紀勝

江南之地山水明秀,物產豐饒,民生富庶勝過汴梁。北方南遷的人口為南方帶來了充足的勞動力、先進的生產技術、豐富的生產經驗和豐厚的商業資本。農田水利建設繼續發展,制瓷、造船、印刷等手工業超越北方,商業振興,城市繁榮,文教興盛,海外貿易空前活躍。

1.民生富庶

南宋城市繁華便利,民物康阜。宋人注重衣冠打扮,講究生活品味。飲酒品茶,焚香插花,琴棋書畫,自在悠閑。不僅反映南宋經濟富裕的一面,也表現文人雅士藝術品位的一面。

(1)珍羞嘉旨—南宋人的飲食

北人南來改變了江南地區以稻米為主的飲食結構,形成了以米面為主食、南北食并存的飲食格局。宋人追求飲食的精致、時令,無論是街頭小吃或是豪華宴請,都是種類豐富、變化多樣。

溫酒淺酌

南宋酒的產量極大,見諸記載的酒名即有六十余種。都城臨安有和樂樓、豐樂樓等官府酒庫幾十家,熙春樓等民營酒樓則更眾,官私酒樓以金銀酒器供客歡飲。宋人以經瓶貯酒,以注子斟酒,以臺盞、盤盞一副或僅僅盞、卮、杯等器飲酒。一套齊整的酒器還包括果盤、果菜碟。

點茶品飲

宋人愛茶,茶肆林立,有著各式各樣適合文人士夫聚會、富家子弟娛樂、各行各業交易、三教九流往來的茶館。建安北苑茶、湖州顧渚茶、紹興日鑄茶、洪州雙井茶、雅州蒙頂茶都是南宋時的名茶。宋人以點茶法飲茶。茶為將鮮茶葉蒸熟、研細、壓模、烘焙后制成的餅茶。點茶時,需先將茶餅碾碎羅細成茶末置于盞中,以湯瓶煮沸水沖點,以竹茶筅在盞中回環攪動,最后配上盞托飲茶。1998年福建邵武寶慶二年(1226年)黃渙墓出土茶具一副。盞為漆木器仿建窯黑釉兔毫盞之佳作,惟妙惟肖。盞托的托盤外壁朱書銘文:“溫州城西官二九郎上牢。”

(2)服章之美—南宋人的服飾

南宋人的服飾因北宋之舊而稍變。服飾制度上,種類、色彩、材質等有嚴格的等級之分。然而追求時尚的南宋人,往往以熱切的愛美之心沖破貴賤等級的階級堤防。南宋士庶衣著崇尚綺羅綾縠、絞綃靡麗、新鮮華粲、時樣奇巧。較常見的服飾有襖、衣、窄袖衫、大袖衫、裙、褲(合襠、開襠)、荷包、鞋等。江西德安南宋咸淳十年(1274年)周氏墓,江蘇南京花山宋墓、武進村前宋墓、金壇周瑀墓,福建福州黃昇墓、茶園村宋墓等一批墓葬出土大量服飾,使我們得以直觀認識南宋人的衣著打扮。

此外,宋人配飾亦講究。男子配飾有簪釵、巾環、帶具、佩魚、玉佩、團扇等。佩魚是南宋章服制度之一,源于唐朝的魚符,是官員等級身份的象征。南宋魚袋為上下相連的兩豎向拱形飾,每一拱形飾正面錘揲雙魚。出土實物有:浙江蘭溪靈洞鄉費壟口村南宋墓出土金魚袋飾,江蘇武進村前蔣塘宋墓出土銀帶具佩魚,湖南長沙東郊楊家山王趯墓出土銅鎏金帶具佩魚,福建福州茶園山南宋端平二年(1235年)墓出土木帶具佩魚明器。魚袋佩戴方式為系于帶具而垂于身后,圖像資料參見宋《春游晚歸圖》中騎馬官員腰間所佩。

南宋 金帔墜長9.6、寬6.2厘米浙江湖州三天門南宋墓出土湖州市博物館藏

南宋 金指環徑1.5、寬1厘米浙江湖州三天門南宋墓出土湖州市博物館藏

南宋 金釧(四件)徑5.5、寬1.6厘米浙江湖州三天門南宋墓出土湖州市博物館藏

南宋 霞帔、銀鎏金轉官毯紋帔墜霞帔長220、寬7.5厘米;帔墜長7.6、寬5.3厘米1988年江西德安南宋咸淳十年(1274)周氏墓出土德安縣博物館藏

浙江蘭溪靈洞鄉費壟口村南宋墓出土金魚袋飾呈圓弧狀。正面錘揲水波中同向而游的雙魚,周飾連珠紋,側面為水波紋。原應有兩件,現存其一。此墓出土金魚袋,說明該墓主應該是有品級的官員,并且官階較高。

福建福州茶園山南宋端平二年(1235年)墓出土的木帶具佩魚雖為仿帶具、佩魚的木質明器,卻是現存最完整反映帶具與魚袋造型的出土實物。帶具由10塊涂成墨色的帶銙組成,長方銙四,拱形銙五,桃形銙一。魚袋為涂成白色的上下相連的兩豎向拱形飾,每一拱形飾正面裝飾水波中同向而游的雙魚,拱形飾后有長方形托板。有涂成白色的魚紋飾片十:魚紋長方形飾片四,為長方銙正面的裝飾,魚紋桃形飾片一,為桃形銙正面的裝飾;魚形飾片二、鏤孔雙魚形飾片三,為魚袋正、背面的裝飾。

女子則有冠梳、簪釵、耳環,釧鐲、戒指、帔墜、佩飾等。1966年湖南臨湘陸城南宋一號墓出土一組金首飾,包括金花筒釵一對,金竹節釵一對,金連七式花筒釵一只,金繡羽鳴春簪一只,金耳挖簪一只,金步搖一只,金簾梳一只,構成了宋代女子頭面的基本樣式。

《夢粱錄》記南宋人結婚時,富貴人家當準備“三金”的聘禮:“金釧、金鋜、金帔墜”。浙江湖州三天門南宋墓、江蘇武進村前蔣塘南宋墓均出有“三金”實例。金帔墜是霞帔底端的一個壓腳。從考古出土物看來,帔墜有圓形、滴珠形兩種,以滴珠形最為常見。霞帔作為禮服出現在北宋,原屬命婦之特賜,后來民間爭相仿效。霞帔的佩戴方式可見于南薰殿舊藏宋宣祖后坐像,霞帔懸于身前,霞帔腳下系著圓形墜子。1988年江西德安南宋咸淳十年(1274年)周氏墓出土的霞帔由兩條羅帶縫制而成,底端斜尖收束,系銀鎏金轉官毬紋帔墜。福州黃昇墓所出霞帔更為精致,繡各式花卉,底端系一圓形銀鎏金雙鳳紋帔墜。

(3)賞心樂事—南宋人的娛樂

宋人善于隨歲時節令而興娛樂:新年放爆仗貼桃符,元宵觀燈猜謎,寒食清明插柳踏春,端午懸掛午時符,七夕乞巧,中秋賞月放水燈,重陽登高賞菊,除夕驅儺守歲。此外還有焚香插花、弈棋百戲、西湖泛舟、錢塘觀潮等等。無論富家巨室抑或陋巷貧民,莫不對時行樂。焚香為宋人喜好的閑適雅事之一。宋人焚香的題材在宋畫中常有表現。亦有眾多南宋香具實物出土,如鼎式爐、鬲式爐、樽式爐、簋式爐,狻猊出香、鴨形出香,香熏,香匙等。材質以銅器和瓷器為多。

(4)四方輻輳—南宋人的商業外貿

同傳統的“重農抑商”政策不同,宋代極其重視商業和海外貿易,并由此帶來中國經濟史上的“商業革命”。南宋豐饒的物產,發達的手工業,便利的水陸交通,繁華的城鎮集市以及開放的經濟政策,為商業外貿帶來了巨大的發展空間。金屬貨幣被大量鑄造,紙幣得以流通全國,與海外通商繁忙,市舶之利以百萬計。

商業與貨幣

北宋以來,銅鐵錢在流通中占據主要地位,金銀日漸重要,紙幣開始發行并流通。南宋時期,為了解決“錢荒”現象,緩解巨額軍費開支的壓力,政府大量發行紙幣,以便利各地區間的商業往來,彌補現錢不足。同時,南宋金銀鋌牌的打造盛極一時,臨安曾有百余家金銀鈔引鋪,主營金銀打造和買賣兌換。這些金銀鋌牌形制規范,款識明確,攜帶方便,用于商業兌換、朝廷賞賜、薪金發放和稅收支付。

對外貿易

南宋朝廷復置兩浙、福建和廣州三路市舶司,市舶之利成為政府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杭州、寧波、福州、泉州和廣州成為重要的貿易港口。南宋時期的海外貿易通過官辦和私營兩種途徑大大擴展,當時的對外貿易,東到朝鮮、日本,西至非洲東岸、北岸各國,史稱“海上絲綢之路”。南宋統治者重視海外貿易。“南海1號”沉船發現于1987年8月,出水遺物以瓷器為大宗,有江西景德鎮窯青白釉瓷器、浙江龍泉窯青釉瓷器、福建德化白釉瓷器、磁灶窯黑釉和綠釉瓷器等,還出水有少量漆器、錢幣、銀錠等遺物。南海一號是一艘南宋時期福建泉州特征的木質古沉船,是目前發現的最大的宋代船只。從船頭位置推測,當時這艘古船是從中國駛出,赴新加坡、印度等東南亞國家或中東地區進行海外貿易。

南宋 銀鎏金帔墜徑6.5、厚1厘米 重36.5克福建福州淳祐三年(1243)黃昇墓出土福建博物院藏

南宋 龍泉窯青釉簋式爐口徑8.5、足徑6.3、高8.4厘米1978年浙江湖州下昂鄉石泉村墳山頭宋墓出土湖州市博物館藏

南宋 韓四郎一兩金鋌長12、寬1.5、厚0.1厘米浙江杭州西湖大道與定安路交叉口出土浙江省博物館藏

南宋 臨安府行用錢牌長7.1、寬2.2厘米江蘇蘇州市虎丘茶花大隊宋墓出土蘇州博物館藏

南宋 德化窯青白釉印花雙系罐口徑2.6、腹徑6.8、底徑3.9、高8厘米2004年“南海1號”沉船出水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藏

2.百工競巧

南宋工商貿易發達,手工業興盛。隨著北方手工業者的大批南下和生產技術的傳入,手工業迎來了南北技藝相互碰撞融合創新的嶄新局面。龍泉青瓷、湖州銅鏡、溫州漆器、復古玉器等工藝精巧細致,又注重實用。

龍泉青瓷

“靖康之難”的血雨腥風無情地撲滅了北宋官窯的熾烈爐火,迫使掌握絕技的窯匠紛紛南徙,從而在江南的青山綠水間開啟了官窯青瓷生產的新紀元。對浙南山區燒制類越透明釉青瓷的龍泉窯來說,北宋官窯制瓷工藝的南傳,特別是汝窯的制瓷技藝,激發龍泉窯創燒出多次施掛而成的乳濁厚釉,其“粉青”之色名重一時,其“梅子青”之色則在清以后為人所稱道。南宋龍泉瓷器,無論在品種、造型、紋飾、釉色方面都達到了精美絕倫的地步,代表了龍泉窯青瓷的最高藝術水平。展覽展出較多南宋紀年墓中出土的龍泉窯青瓷,它們可視為龍泉窯青瓷斷代的標準器。1983年浙江新昌城關鎮南門外軸承廠基建工地紹興二十九年(1159)墓出土的青瓷花口碗,正處于南宋早期龍泉青瓷從薄釉向厚釉轉化的過渡階段。1979年浙江松陽西屏鎮水南橫山村慶元元年(1195)程大雅墓出土青瓷弦紋經瓶則是年代較早的典型龍泉窯厚釉青瓷。2005年浙江麗水下倉村嘉定壬午年(1222)李垕妻姜氏墓出土的象紐蓋罐、三足爐、粉盒等龍泉窯厚釉青瓷,口沿有多次施釉的痕跡,釉色溫潤,是成熟粉青器的佳作。浙江紹興錢清咸淳元年(1265年)環翠塔地宮出土的樽式爐,浙江德清乾元礱糠山咸淳四年(1268年)吳奧墓出土的長頸瓶、鬲式爐,浙江衢州咸淳十年(1274年)史繩祖墓出土的束口碗,浙江麗水金橋頭村南宋德祐元年(1275年)葉夢登妻潘孟光墓出土的蓮瓣紋碗、六角扁瓶等都是南宋晚期龍泉窯青瓷的典型器。

湖州銅鏡以其產量高,流布廣,行銷天下,成為宋代銅鏡的典型代表。湖州鏡的生產興起于北宋中晚期,至南宋中期發展到高峰。湖州鏡崇尚簡潔實用,形制層出不窮,有圓形、方形、長方形、菱花形、葵花形、心形、鐘形、帶柄鏡等,鏡背多有鑄造者姓名等招牌式鏡銘。南宋湖州鏡既有官營作坊鑄造,也有民間商鋪所鑄。湖州鑄鑒局鑄鏡即是官府鑄造的。目前已知明確紀年的湖州鑄鑒局鑄鏡有中國國家博物館藏乾道四年(1168年)六出菱花形鏡,浙江長興、天臺出土乾道七年(1171年)湖州鑄鑒局鑄鏡,江蘇常州武進村前五號墓出土乾道八年(1172年)鏡。展覽展出浙江杭州老和山宋墓出土的葵瓣有柄湖州鑄鑒局銅鏡,鏡背中心有兩行豎行銘文:“湖州鑄鑒局專作朱璋等/監官□□郎兵馬監押周(花押)”,右側豎行“青銅”兩字銘文。私家鑄鏡以湖州石家鏡為著名。石家鏡的鑄造在湖州儀鳳橋一帶。浙江諸暨嘉定元年(1208年)董康嗣妻周氏墓出土的八出葵花鏡是帶有“儀鳳橋”銘文的湖州鏡,亦在展中。

溫州漆器自北宋即名震四方。《東京夢華錄》記載北宋都城開封設有溫州漆器什物鋪,《夢粱錄》記載臨安市肆中有著名的溫州漆器鋪。瑞安慧光塔出土的北宋舍利函、經函已顯示溫州漆藝之高超,武進南宋墓出土的朱漆戧金菱花式人物花卉紋奩代表了南宋溫州漆器藝術的最高成就。此次展出工藝最復雜的溫州漆器為武進村前南宋墓出土的雕犀執鏡盒,是三色漆剔犀的實例。該盒與朱漆戧金菱花式人物花卉紋奩、朱漆戧金長方盒、戧金填漆長方盒同出,上述三件均有溫州款。

復古玉器

宋人崇尚自然寫實,南宋工匠制作的仿生玉器惟妙惟肖,浪漫天真。但另一方面,在恢復禮樂制度的影響下,玉作呈現復古的特征,多有玉卣、玉璧、玉帶鉤等仿古器形,紋飾則流行螭虎紋、云紋、谷紋等。安徽休寧南宋工部侍郎朱晞顏夫婦合葬墓出土玉卣兩邊裝飾相對的龍紋,腹部左右兩側鏤雕臥伏回首狀小螭龍,前后雕刻獸面紋。通體拋光細致。

南宋 湖州鑄鑒局葵瓣有柄鏡直徑9.3、通長18.2厘米浙江杭州老和山206號墓出土浙江省博物館藏

南宋 龍泉窯青釉鳳耳瓶口徑10.3、高26.5厘米1983年浙江松陽裕溪鄉潘山村南宋墓出土松陽縣博物館藏

南宋 剔犀執鏡盒長27、徑15.4、高3.2厘米1978年江蘇武進村前蔣塘宋墓采集常州博物館藏

南宋 玉卣口徑3.7、底徑4、寬7.8、高6.85厘米1952年安徽休寧南宋工部侍郎朱晞顏夫婦合葬墓出土安徽博物院藏

3.科技繁榮

經濟的富庶、政府的鼓勵促進了宋代科技的發展與進步。宋朝是當時世界上發明創造最多的國家,也是中國歷史上發明創造最活躍的時期。南宋承繼北宋,重建科技,將農業、手工業、城市經濟及港口外貿等諸多方面的科學理論和應用技術,推向了新的高潮。

雕版印刷

南宋社會讀書應舉氛圍濃厚,印刷技術發展,版印書籍在數量和質量上遠勝前朝。中央和地方官府、學宮、寺院、私家和書坊都從事雕版印刷,在追求經濟效益的同時崇尚學問,推廣文化。臨安、福建和四川是印刷業的中心。臨安國子監所出版的圖書,稱“監本”,印刷技術頗高。四川和福建亦有不少書坊。展覽展出南宋刻本《咸淳臨安志》卷二十六散頁、湖州刻《思溪圓覺藏》本《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一百三十七、平江刻《磧砂藏》本《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三百六十一以及四卷1960年浙江麗水碧湖宋塔出土的佛經,其中《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一卷為大字本,卷尾墨書經名和南宋紹熙癸丑年(1193年)葉能定施經題記。

4.文化鼎盛

“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于趙宋之世。”相對輕松的政治環境和輿論氛圍,造就了文化上“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局面。南宋時期文化成就璀璨奪目,被譽為“東方文藝復興”時期。

百家爭鳴

南宋思想流派紛呈,形成學術交流與爭鳴。朱子理學將儒家思想發揚光大,在慶元黨禁中受到打擊,然此后對中國思想史、學術史產生巨大影響。浙東學派主要代表人物有呂祖謙、薛季宣、陳傅良、陳亮、葉適等。他們提倡事功之學,強調經世致用。葉適(1150—1223年),字正則,號水心,南宋永嘉人。他的“事功之學”奠定了永嘉學派的理論基礎。1940年,溫州城內慈山南麓葉適墓被盜,墓志斷為二截,先為一工匠所得,后售予溫州金石家謝磊明。1950年,謝氏將其捐獻給國家。瓷質墓志呈長方形,正面及側邊施青釉,背面無釉。正面從右至左篆書“大宋吏部侍郎/葉文定公之墓/淳祐十年吉立”三行十八字。該墓志的出土糾正了《宋史》“謚忠定”之誤。

文化教育

南宋尊奉“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的祖訓,“以儒立國”,優禮文士,提倡文治,重視科舉。福建邵武故縣銀器窖藏出土的一副銀鎏金魁星盤盞,盤與盞均為八角形,是反映科舉文化的重要實物。盤心打造人物故事圖。畫面中心的一方蓮池悠游一尾魚,騰起祥云,幻化成云端上一條龍,是魚化龍的場景。左側祥云飛鳳。周圍有亭臺樓閣,右下角兩人相向作揖,仆人抱琴,是攜琴訪友的場景。盞心鏨刻《踏莎行》詞一首,詞云:“足躡云梯,手攀仙桂,姓名高掛登科記。馬前喝到(道)狀元來,金鞍玉勒成行隊。宴罷瓊林,醉游花市,此時方顯平生至(志)。修書速報鳳樓人,這回好個風流婿。”盞身外壁打制著表現杯內所刻《踏莎行》詞意的連續畫面。

南宋淳祐十年(1250) 龍泉窯青釉葉適墓志縱33、橫24、厚3.5厘米1940年浙江溫州慈山葉適墓盜出土溫州博物館藏

南宋紹熙癸丑年(1193) 刻本《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框高23厘米1960年浙江麗水碧湖宋塔出土浙江省博物館藏

南宋 銀鎏金魁星盤盞(一副)盤長17.5、寬13.4、高1厘米盞長9.3、寬7.5、高5.5厘米福建邵武故縣銀器窖藏出土邵武市博物館藏

南宋 “皇宋湖學寶尊”銘銅犧尊長37、寬17、高26厘米浙江湖州龍溪港安定書院段出土湖州市博物館藏

南宋 龍泉窯青釉帶蓋經瓶最大腹徑12.3厘米,通高20厘米浙江慶元會溪南宋胡纮墓被盜追繳慶元廊橋博物館藏

南宋 龍泉窯青釉花口盤口徑17.3、高3厘米浙江慶元會溪南宋胡纮妻吳氏墓出土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南宋學校教育的發展推動了文化的普及。南宋學校教育分中央官學、地方官學、書院、私塾等,官學與私學并存發展。州縣一級官學到南宋才真正得以普及。南宋書院數量遠超北宋,著名的白鹿洞書院、岳麓書院、象山書院、麗澤書院等都是各派學者講學的重要場所。浙江湖州龍溪港安定書院段出土2件犧尊,似牛形,背部開圓孔,腹地鏤長方孔,孔上置有長方板,板上鐫刻“皇宋湖學寶尊”六字篆書銘文。宋代重視各地學校制度,州府之學興盛。各地州學常與文廟相結合,設有日常祭孔禮器的陳設。該犧尊與周代犧尊相似,其造型應是取法《紹興制造禮器圖》《紹熙州縣釋奠儀圖》一類禮書中的犧尊。

武林舊事

1.朝野雜記

自孝宗始,非道學派士大夫和道學派官僚之爭日趨激烈,以致發展到光宗朝的“慶元黨禁”。理宗朝對理學“官學”地位確立的背后,卻是南宋政權的日益腐敗及屢次和戰之爭。從嘉定和議、宋蒙滅金至端平入洛,南宋已無法避免與蒙古鐵騎的正面交鋒。

“慶元黨禁”是宋寧宗慶元年間韓侂胄打擊政敵的政治事件,前后歷時6年之久。寧宗即位后,韓侂胄在與趙汝愚的權力斗爭中取得勝利,進而對道學家打擊報復,斥道學為“偽學”,稱朱熹等人為“偽學之黨”“逆黨”,59人被打入“偽學逆黨籍”,皆被貶官或遭禁錮。

胡纮(1137—1203年),處州龍泉人,官至工部、禮部、吏部侍郎,華文閣待制。在光宗、寧宗兩朝,因激烈抨擊以朱熹、趙汝愚為代表的道學家而著稱,是反“偽學”的重要人物。胡纮更是慶元當地歷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慶元三年(1197),因胡纮之請,析龍泉南鄉置慶元縣,此為慶元歷史上有正式縣級建制之始。

2014年,浙江慶元會溪發掘胡纮夫婦合葬墓。胡纮墓被盜掘,采集到墓志一方,追繳回青瓷器5件。夫人墓保存完好,隨葬品豐富,出土金銀器、瓷器、水晶、漆器等各類器物三十余件。

2.戰亂紛起

南宋與金、西遼、大理、西夏、吐蕃及13世紀初興起的蒙古帝國為并存政權。腹背受敵的南宋王朝,在一百五十三年的歷史中,真正安穩的日子委實不多,前段近百年是時戰時和的抗金歷程,后段五十余年是艱苦卓絕的抗蒙斗爭。頻仍的戰爭使得現今發現的歷代窖藏中以南宋窖藏數量最多。窖藏的原因多與宋金戰爭或宋蒙戰爭有關。

嘉定七年(1214年),宋寧宗接納真德秀的奏議,決定從此不再向金貢納“歲幣”,而此時,金已遭受蒙古的打擊,被逼由燕京遷都至開封。為了擴大疆土以彌補被蒙古侵占的地域,嘉定十年(1217年),金以宋不再納歲幣為名,出兵南下,宋金戰爭再起。嘉定十四年(1221年)二月,金兵犯蘄州,知州事李誠之、通判秦鉅組織軍民奮力守城,抗擊金軍圍城達二十五日,后因援兵不力,城陷。在殊死巷戰后,李誠之、秦鉅等全家死難殉國。1985年,湖北蘄春羅州城遺址發現南宋金器窖藏,所有金器裝在一個四系陶罐里,距地表不到兩米。內中各類金飾以及金牌等近50件,總重381克。出土的金花筒簪、金纏絲釵、纏枝花紋金鉗鐲、金竹節耳環等都是宋代金銀首飾流行的造型與紋樣,唯金鳳銜瓜果耳墜、鳳銜瓜果金步搖、金累絲瓶蓮耳環、金蜂趕花耳環、瓶蓮鴛鴦金耳環、盆蓮小景兒金耳環等以意匠獨具與做工精妙而嶄然出群。推測這批首飾窖藏可能與嘉定十四年金人攻陷蘄州有關。“蘄自南渡以來,未嘗被兵”,城陷之后,“官民屋宇、倉場庫務幾成煨盡。骸骨山積,枕籍河井,終不能稽考”。

除湖北蘄春金器窖藏外,展覽亦云集福建邵武、四川德陽、江蘇溧陽平橋、江蘇金壇堯塘、浙江義烏柳青鄉等諸多金銀器窖藏出土物。1986年,在浙江義烏柳青鄉游覽亭村發現了一批窖藏銀器,共40余件,有鏨刻人物故事圖銀花片、臺盞、注子等。據銘文知,窖藏物為陳宅所有。這一組人物故事圖銀花片形制、大小基本相同,四邊或有殘損并有火燒痕跡。裝飾圖案分內外兩區:外區四委角以細小珍珠紋為地,上刻卷草紋,上下左右各有一開光。所鏨刻的圖案主要有叱石成羊、許由洗耳、司馬相如題橋、畢卓醉酒、商山四皓等人物歷史故事。

3.亡國之恨

端平二年(1235年)春,蒙軍分兵三路攻宋:闊端率西路蒙軍從秦、鞏入侵四川;闊出率中路蒙軍進攻襄陽;口溫不花率東路蒙軍進攻江淮地區,故而南宋末年的防御戰事亦有四川、京湖、兩淮三個戰場。

釣魚城保衛戰是宋蒙戰爭中影響深遠的偉大戰役。位于重慶合川的釣魚城,為南宋四川安撫制置使兼重慶知府余玠指揮修筑。1258年,蒙古軍隊分兵三路攻伐南宋、西亞、歐洲,號稱“上帝之鞭”的蒙古大汗蒙哥親帥一路兵馬進攻四川。1259年,蒙軍兵臨城下,城內軍民據險抗擊,雙方展開激戰。交戰中,蒙古大汗蒙哥戰死,其弟忽必烈正于鄂州與宋軍交戰,聽到消息后,立即北返自立為汗,蒙軍隨后全線撤退。釣魚城保衛西部邊陲長逾36年,有效抗御蒙古軍事進攻,是南宋抗元史上的輝煌戰績,同時對世界歷史亦有影響,釣魚城被譽為“東方麥加城”“上帝折鞭處”。此外,寶祐四年(1256年)八月,余玠命人在運山東門所刻的“寶祐記功碑”亦是重要的抗蒙史料遺跡。石刻位于今四川蓬安,其內容是表彰運山城抗蒙官兵,軍民同心抗敵之事跡。

播州楊氏為唐宋時期的封建領主,實行世襲統治。楊氏居播,十三傳至楊粲始大。寓兵于農,且耕且戰,反對吳曦投敵,支援抗金戰爭。楊粲之子楊價生前曾多次應朝廷征召,率領播州軍隊抗擊蒙軍進攻,其軍隊因此獲封“雄威軍”,其墓出土器物中即有“雄威郎制使公用”的銘文。楊價之子楊文率領的播州軍曾兩次入川抗蒙。此次展覽展出楊粲墓出土的銅鼓以及楊價墓出土的金教子升天杯盤一副、金箸瓶一組。2014年,貴州遵義新蒲村發現南宋時期播州首領楊價夫婦墓。該墓是一座帶墓道、雙室并列的大型土坑木槨墓,是形制特殊且保存完整的大型高等級墓葬。男女室頭箱及男室棺槨之間放置隨葬品,共出土教子升天金杯盤、金臺盞、金箸瓶、銀箸瓶、獅紐銀注碗、銀托盞、銀燭臺等金銀器39件,花口玉耳杯1件。教子升天金杯盤一副由金杯和承盤組成,出土時教子升天杯倒扣于承盤之上。金杯系夾層,雙螭纏繞其上,兩螭首對稱探出杯口成為杯柄。承盤紋飾與金杯呼應,盤心為翻涌的浪花,雙螭盤旋,口尾互銜。教子升天紋是宋以降流行的紋飾,由天上的大龍和海水中的小龍組成,通過大龍呼喚小龍升天來借喻父母望子成龍的愿望,也可祝頌人高升。金箸瓶為膽瓶造型,瓶內插匙一柄、箸一雙。南宋仕宦大族筵席上常置箸瓶。

宋 鏨刻人物故事銀花片長32.5、寬24厘米1986年浙江義烏柳青鄉游覽亭村宋代窖藏義烏博物館藏

南宋 龍鳳瓜果金步搖長22.4厘米 重37.5克1985年湖北蘄春羅州城遺址窖藏出土蘄春縣博物館藏

南宋 金箸瓶(一副)與教子升天金杯盤(一副)金瓶:口徑5.5、腹徑7.8、高13.7厘米 重250克金箸:長21.75-21.8、截面直徑0.45厘米 重50克金匙:長21.5、寬2.3厘米 重30克杯口徑7.85、足徑5.1、高7.05厘米 重230克盤口徑18、底徑13.5、高1.9厘米 重180克2014年貴州遵義楊價夫婦墓出土貴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1955年湖北西塞山發現窖藏銀鋌292件,裝于一個高32、口徑48厘米、底徑14厘米的黃釉陶缸內。155件銀鋌有戳記、刻文,其中一件刻有“淳祐六年”(1246年),表明窖藏年代為南宋末年。一件銀鋌刻文:“帳前統制官張青今解到銀柒千陸百兩每錠系市秤五十兩重匠人張煥扈文炳宋國寧何庚。”帳前統制官屬武將之職,在總統制之下,屬地方駐軍的高級將領,武官解銀說明為軍用。西塞山地處宋蒙交戰前線,故西塞山銀鋌窖藏很有可能是鄂州軍需庫藏。

1994年湖北黃石陳伯臻糧庫銀器窖藏出土銀卮杯2件,內底楷書銘文“賞功、大使”,花押左為“叁兩”,其中一件口沿外刻“咸淳七年正月當旬吳拱辰鋪戶趙珀石光祖監造官伍進提舉密雄”。咸淳六年春正月壬寅,以李庭芝為京湖制置大使,督師援襄、樊。此盞應為朝廷賞賜之物。李庭芝(1219-1276年),字祥甫,湖北隨州人。李庭芝出任江淮制置使兼揚州知府,取得了揚州保衛戰的勝利。咸淳六年(1270年),以李庭芝為京湖制置大使,督師援襄、樊。1275年7月,李庭芝與姜才奉宋端宗流亡政府之詔入閩,途經泰州時被捕,在揚州茱萸灣英勇就義。

在京湖戰場,襄樊被圍達六年之久,以呂文德、呂文煥兄弟為首的南宋將領在襄陽保衛戰中堅守城池,惜最終因孤立無援而降元。襄樊淪陷,撕破了南宋在京湖地區的重要防線,加速了元軍水陸并進攻陷臨安的滅宋步伐。展覽展出湖北省河口鎮鳳凰山南宋咸淳八年(1272年)“呂氏大小娘”墓所出的金纏釧、金帔墜、金釵,墓主或與呂氏家族有關。

宋蒙雙方在兩淮戰場的軍事斗爭規模相對較小。1974年江蘇丹徒高資出土一把咸淳六年(1270年)鐵刀,刀脊刻文“兩淮制置印侍郎任內咸淳六年造”。印應雷,以沿江制置使邱岳之命,車兵突入和州,擊退蒙古兵。后一度罷官歸隱。咸淳六年(1270年)正月,朝廷以李庭芝為京湖安撫制置使兼夔路策應使,印應雷接替李庭芝任兩淮安撫制置使。印應雷受命后,著手在五河口修筑城堡,賜名安淮軍,以扼制蒙軍。此刀為咸淳六年印應雷以兵部侍郎的身份出任兩淮安撫制置使任內時打造的。

德祐元年(1275年)十月,伯顏渡江至鎮江,宣讀元世祖詔令,兵分三路南下。伯顏親帥中路軍攻常州。董文炳率領的左路軍取道江陰軍,進趨上海、華亭,至澉浦。1978年浙江澉浦出土了8枚許浦、澉浦、定海、金山四支南宋水軍的銅質軍印。此窖藏應是各路宋兵節節敗退至澉浦后所埋。阿剌罕率右路軍,于十一月初進攻溧陽,溧陽平橋銀器窖藏或為此時所埋。后伯顏入臨安,宋恭帝并三宮北遷。之后,崖山海戰失敗,南宋流亡政權滅亡,南宋徹底滅亡。

(責任編輯:勞棠)

南宋 銀鋌長14.7厘米,寬5.5厘米,重1910克1955年湖北黃石西塞山銀鋌窖藏出土黃石市博物館藏

南宋咸淳七年(1271) 銀屈卮口徑12、通長12.6、高4厘米1994年湖北黃石陳伯臻糧庫銀器窖藏出土黃石市博物館藏

南宋德祐元年(1275)“嘉興府駐扎殿前司金山水軍統制印”銅印邊長5.6、通高5厘米1978年浙江澉浦出土海鹽縣博物館藏

南宋咸淳六年(1270) 鐵刀長83.3刀身寬4.6、莖19.5厘米1974年江蘇丹徒高資出土鎮江博物館藏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文字幕久久波多野结衣| 亚洲欧美另类日本| 中文字幕色站| 又大又硬又爽免费视频| 亚洲欧美不卡| 国产精品专区第1页| 日韩欧美在线观看| jizz亚洲高清在线观看| 亚洲伊人电影|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免费看| 欧美国产日产一区二区|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妇女| 欧美日韩导航| h网站在线播放| 国产va在线观看免费| 欧美69视频在线| 成年免费在线观看| 免费国产不卡午夜福在线观看| 亚洲中文精品久久久久久不卡| 日韩免费视频播播| 国产精品主播| AV无码无在线观看免费| 宅男噜噜噜66国产在线观看| 激情影院内射美女| 国产十八禁在线观看免费| 久久超级碰| 国产亚洲精品自在线| 欧美日韩91| 亚洲欧洲综合| 日韩精品毛片| 99无码中文字幕视频| 丰满人妻久久中文字幕| 成年A级毛片| 精品成人免费自拍视频| 亚洲区第一页| 自慰高潮喷白浆在线观看| 色综合久久久久8天国| 2021国产v亚洲v天堂无码| 2020国产在线视精品在| 欧美福利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精彩在线视频50| 国产成人永久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视频猛进猛出| 97在线公开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秒拍1o | 亚洲综合专区| 欧美三級片黃色三級片黃色1| 亚亚洲乱码一二三四区| 日韩精品高清自在线|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深田咏美| 欧美日韩国产综合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中文字幕一区| 亚洲无码37.| 欧美a√在线| 国产成人毛片| 亚洲日本中文综合在线| 中文字幕亚洲乱码熟女1区2区| 夜夜爽免费视频| 国产99在线| 99精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播放| 亚洲精品欧美日韩在线| 老熟妇喷水一区二区三区| 婷婷成人综合| 国产激情在线视频| 综合亚洲网| 精品自窥自偷在线看| 精品久久人人爽人人玩人人妻| 在线无码九区| 91在线国内在线播放老师| 青草视频网站在线观看| 2021精品国产自在现线看| 精品伊人久久久香线蕉| 伊人久久精品无码麻豆精品 | 97国产精品视频人人做人人爱| 日本不卡在线视频| 亚洲第一成人在线| 国产精品嫩草影院av| 嫩草国产在线| 亚洲精品不卡午夜精品| 亚洲福利视频网址| 在线播放国产一区| 亚洲综合香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