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益民
摘要:當代四川彝族風情油畫在中國油畫史上有著獨特的審美趨向,主要是在表現彝族風土人情、大涼山風光的同時,受彝族美術的影響和彝族文化的熏染,畫中整體傳遞出一種獨特的美,是畫家對現實的感悟與內在真實的坦誠,在寫實性語言中,都非常自然地有著聯構性的藝術思維,這不能不說是對寫實性油畫藝術的新的語言拓展和新的視覺思維。不同時期不同地域和民族之間通過民族美術的視覺語言,使其文化內涵不斷外延的同時也豐富了當代油畫的內容。
關鍵詞:當代四川;彝族風情油畫;審美趨向
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文化,當代四川畫家在涼山采風寫生,創作出了一批具有影響力的油畫作品——四川彝族風情油畫,在中國油畫史上有著獨特的審美趨向,主要是在表現彝族風土人情、大涼山風光的同時,受彝族美術的影響和彝族文化的熏染,畫中整體傳遞出一種獨特的美。主要代表畫家有高小華、何多苓、程叢林、龐茂琨、莫也、李東鳴等,他們在20世紀80~90年代創作了大批彝族風情的油畫作品,畫家從不同視角,采用不同表現手法表現彝族風情,除了表現涼山的山水自然,更多的是表現彝族人的生活面貌,采用寫實手法深入細致刻畫彝族人的生活場景、服裝、頭飾、漆器、建筑等,具象的表現了彝族風情。在國際、國內展露,人們被這些油畫作品中獨特的彝族風情感染,被彝族美術的色彩、造型、裝飾性、表現性吸引,被作品傳達出的彝族獨特的審美取向所震撼,引起美術界的廣泛關注,吸引了一大批畫家涌進涼山采風寫生、體驗生活,研究彝族文化和彝族美術。
程叢林的作品《蘋果熟了》畫家八十年代的代表作,畫面上是一個彝族婦女蹲坐在蘋果園地上,瞇著眼睛,手搭涼棚看著遠方的場景,后面背景畫出果園的蘋果熟了,畫面采穩定的構圖、靜態的人物,彝族服飾的黑色貫穿其中,形成了明暗強烈對比和相對弱的色彩對比,準確的表現出涼山明媚的陽光下,蘋果豐收在望的彝族果農陽光般的明朗心境。畫面透出了傳統古典油畫特點,正如畫家創作《送葬的人們》、《迎親的人們》【200cm×6200cm】兩幅巨型油畫用了七年時間,對藝術的見解體現在畫里,通過描繪對生命的迎送來詮釋生活感悟。
高曉華代表作品有:《母與子》《背玉米的姑娘》、《回家》《布拖人》等,其中《布拖人》組畫,采用只畫頭像、色彩近乎單色的繪畫方式,深入刻畫布拖彝族人物頭像人物的五官、發式等特點,突出職業了他們不同色性格特征和氣質,傳達出彝族人的不同生活習俗和生活面貌。《母與子》背景采用外光寫生色彩的處理手法,具有傳統油畫的微妙光色變化,但畫面主要的部分是人物占據畫面中心,人物則采用古典油畫以固有色為主、注重寫實的手法表現,這種寫實的方式正好表現出彝族服飾的配色特點,使畫面具有色彩鮮艷的彝族美術特點,以白色的馬、黃色的傘穿插在背景和人物之間,使畫面在色彩和表現手法上有一個過渡,既有彝族美術特點,又畫面傳達出作者對彝族風情油畫的獨特審美。
何多苓的人物系列,采用他一貫的灰色調,穿插大塊的黑白色塊,使畫面非常協調,恰到好處的虛實處理和深入的細節刻畫,加上大面積的淺灰色表現出大涼山的人物和曠野,傳達出一種神秘,讓人渴望了解大涼山彝族風情。如《烏鴉是美麗的》畫面空曠的背景恰如其分的渲染了涼山的神秘氛圍。《村莊與人》、《母與子》除了使用一貫的黑色,同時運用了表現性的色彩來突出畫面效果。
李東鳴的彝族風情油畫寫實,具有堅實的造型、厚重的色彩,他多次進去涼山體驗生活,作品表現彝族人的生活,他想在涼山的大山之中、烈日之下的紅土地上尋求一種原始、粗狂和充滿力量的東西,尋求現代人所迷失的一種強烈與崇高。
莫也作為一個女性畫家,或許更注重細膩的情感與生命本真的表現,更愿意述說一種發自內心的情感意蘊和生命需求。女畫家莫也的作品從女性的角度詮釋涼山彝族姑娘的美,她的油畫具有夢一般的美和詩一般的意境,特別是她的代表作品《母與子》借鑒了美國女畫家卡沙特的油畫《母與子》的一些繪畫元素,但畫家更多的吸取了彝族美術圖案的用色原理,畫中大量使用暖色,色調溫暖,色彩既具有油畫用色的厚重、協調,同時又具有彝族美術圖案配色鮮明特征,加上畫種彝族的服飾、背景中都有彝族美術的圖案造型,更加明確的傳達出彝族母女情。作品《春露》采用寫實的手法表現彝族女子,人物色彩鮮艷活潑,周圍環境采用灰色為主要色調,烘托出彝族女子一種純潔的情感和積極的精神氣氛,試圖以這種氛圍,勾起人們對彝族生活的探尋和體驗,生發一種神秘、靜穆而內在的精神偉力,來呈現現實和表現內在真實的。《年牛花》則采取大量的冷灰色來表現光感,畫面中藍色的牽牛花婀娜搖曳的纏綿于彝族少女四周,少女的透微笑中透露出一種月光般的淡雅與寧靜,整個畫面傳達出一種圣潔的光輝。
這種審美趨向的基點是始于對自然、彝族風情、彝族文化的審視,終結于對精神、情感的內省,這是一個藝術思維的過程,而橫亙其中的生命脊梁,是畫家對現實的感悟與內在真實的坦誠。在寫實性語言中,都非常自然地有著聯構性的藝術思維,這不能不說是對當代寫實性油畫藝術的新的語言拓展和新的視覺思維。
在彝族美術的審美中,文化屬性也是至關重要的部分,它被充分應用于現當代油畫中,形成當代獨特的彝族風情油畫。在人類活動過程中,彝族美術以其獨特的形式記錄著生活中的點滴,體現了一定的文化結構和民族審美理念。不同時期不同的地域和民族之間也有一些差異,通過彝族美術的視覺語言,使其文化內涵不斷向外延伸的同時,也在不斷豐富當代油畫的內容,使當代油畫具有多樣性。彝族美術無時無刻都在體現使用價值和審美文化之間的聯系,體現一定的民族符號,因而多民族的人群就形成了多種特色的美術語言,彝族美術作為民族文化發展中的視覺傳達,體現其歷史性、文化性,也是民族文化發展進步的重要表現。
就是因為彝族文化具有其特有的屬性,因而具有較高的文化價值,通過對彝族美術的審美特點分析我國現當代彝族風情油畫的審美特點,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彝族美術對當代油畫有一定的影響,使中國當代油畫豐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