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升嬈 韓玄武

摘要:本文以對裝飾畫藝術的概念以及黎族服飾的裝飾圖案的解析為切入點。通過對黎族服飾圖案的裝飾性以及運用裝飾畫藝術中的圖案構成法則加以分析論述,使得我們深入的去了解圖案藝術的裝飾特性,從而對裝飾畫藝術的認知更加全面。
關鍵詞:裝飾畫藝術;黎族服飾文化;裝飾圖案
一、裝飾畫藝術背景
人類在經過漫長歲月里對日常生活的觀察和積累而形成裝飾一詞,如甲骨文字以及象形文字,都是根據物體的具體形態進行抽象化的概括,從而轉化為人類交流的工具與方式。古代的裝飾畫藝術的實用性較強,例如在遠古時期的洞窟壁畫,夏商周時期的器具用品,而到唐宋元明清時期的字畫裝飾以及漆器的裝飾性已經較為普遍,人類已經在精神物質需求方面對裝飾畫藝術,產生較高的追求。
裝飾畫藝術的現狀與發展:隨著近代科學技術的進步與發展,人類在吃穿住行的各個方面已經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已不在是過去單純解決溫飽問題,對于市場文化的需求存在著根本上的變化。一些傳統手工藝制作的裝飾性顯然已經跟不上這個時代快節奏的步伐,更多講究的是生產效率以及生產力的提高。從17世紀瓦特發明蒸汽機開始,機械化的高效生產就已逐漸代替傳統手工藝的制作,大批量的機械化產品在市面上流傳開來,手工藝美術已慢慢被淘汰。但隨著商品化的工藝品在市場上泛濫,手工藝制作卻成為人們的新寵,人們顯然已經不滿足于批量化與模式化的裝飾藝術品,而追求傳統細致的手工藝制作。但在經濟文化的發展過程中,由于沒有保護得當,大量的手工藝技術已經面臨失傳,甚至無人可傳。雖然國家政府已經采取一定的措施和手段去保護,但任然需要美術專業人士去探尋發展創新的道路。
二、黎族服飾圖案
在黎族人民的傳統節日時,黎族人民就會盛裝打扮,展現自己的民族服飾以及舞蹈歌曲的黎族傳統文化。黎族民族服飾包括頭巾,披肩,腰帶,掛包,被單,鞋帽等全身一體化的搭配。黎族服飾圖案的裝飾紋樣與大自然日常生活勞作中的事物相關,有動物類紋樣,宇宙類紋樣,人物類紋樣,以及生產工具類紋樣,裝飾紋樣的種類有100多種,而構成這些裝飾紋樣以簡單的點線面,以及塊狀的幾何圖案構成,在畫面上給人以輕快活潑之感。而在圖案的用色上,黎族婦女善于運用陰陽間色,即裝飾畫藝術中的黑白裝飾藝術,在裝飾畫的語言中也稱之為正負色,而運用這樣的表現形式能直接在畫面中產生強烈的藝術效果。
(一)人物類紋樣:包括人紋,娃紋,孕母紋,壽星紋,琵曼紋。黎族人物類紋樣的裝飾圖案大多通過正面人物形態來表現,而且各個族系中對于人物形態的表現形式也有一定的區別,具體表現在人物外在形體形態上的變化,而這些變化又通過從基礎形中產生。比如在杞方言中把人物的雙臂反轉了方向,還有潤方言在一定程度改變了人物雙手雙腳的彎折程度,表現出裝飾畫藝術中的趣味性與夸張性。在杞方言的孕母紋樣表現中,完整的體現出女子孕育子嗣的一個畫面感,直觀的展現出生命誕生的一個過程。而寓意健康長壽的壽星紋,則在杞方言的織錦圖案中表現,包含著對長者的尊敬孝道之情。還有黎族的勇士紋樣,勇士紋樣體現出男子的豪邁氣概以及在戰爭中英勇奮戰的勇士形象。
(杞方言人紋與哈方言壽星紋,圖片來自于《解碼黎錦圖案篇》
(二)動物類紋樣:由于黎族祖輩在大自然中生存,對于大自然中的動物則是最親近的伙伴,所以對動物的習性也相當熟悉,所以黎族婦女在創作的過程之中將動物類的紋樣也當做裝飾的源泉。黎族服飾圖案中的動物類裝飾紋樣包括:鳥紋,坡鹿,黃涼紋,熊紋。其中的表現形態為奔跑中的坡鹿,飛翔中鳥兒,靜臥的貓熊。黎族婦女還將動物的局部特點作為裝飾紋樣,從而提煉出豐富的局部動物裝飾性圖案,完整的顯示出人與動物友好相處的模式。
(三)植物類紋樣:植物類紋樣也有非常多,比如花枝紋,花草紋,稻谷紋,花生紋,瓜葉紋,蕉葉紋,桫欏樹紋等。在原始社會早期以漁獵采集為主要的生產方式,男子外出漁獵,因此黎族女子在家庭分工中主要負責采集,自然界的植物與黎族女子的生活是息息相關的,因此他們對大自然中的植物都有自己獨特的認知和理解,并通過織繡將他們的想法和植物的樣子表現出來,她們也稱為任意花。
(四)生活用具類:生活用具類紋樣:屋紋,古幣紋,磬紋,紡錠紋,乘舟紋,搖籃紋,耕犁紋,弓箭紋。由于黎族傳統的居住造型為船形的外模,所以黎族織繡圖案中的房屋樣式也都是以此作為基本形態。
三、黎族服飾圖案的現狀與發展
黎族服飾圖案的紡織技術是通過母女相傳、口傳身受的傳承方式,而這種傳承方式在今天已極為罕見。在市面上幾乎難以看見通過手工紡織的黎族服飾圖案,這些包含著黎族婦女情感創作的手工紡織品,已逐漸被現代化機器的批量生產慢慢取代,而學習與繼承這一技藝的傳承人越來越少。黎族服飾圖案這一紡織技藝自古以來便是通過口傳身授才得以延續保留的珍貴技藝,而這種傳承形式的核心則是傳承人。傳承人承擔著黎族歷史文化知識的傳遞任務,因此,應當培養傳承人,將這一技藝傳承給年輕人,讓年輕人主動去學習和傳承發展非物質文化遺產。
四、黎族服飾圖案在裝飾畫藝術中的表現
黎族服飾的裝飾圖案在長期的發展可謂是歷史悠久,具有長期的黎族文化積累以及黎族人民對于生活經驗總結。所以對于黎族服飾的圖案研究,有助于我們在今后學習裝飾畫藝術的道路上有著豐富更多的創作素材。將裝飾畫藝術的學習方法運用到黎族服飾圖案的研究中去,有助于我們對于黎族文化的深入理解。黎族人民將生活之中的常見物體,運用自己的智慧將它們轉化為服飾以及生活用具上的裝飾圖案紋樣。
結論:裝飾畫藝術是學習現代藝術必不可少的專門學科,對于它的學習有助于我們對于其它學科的研究。而黎族服飾圖案是黎族傳統文化的主要傳承形式之一,紡織技術的改進以及對服飾圖案的理解,都需要人們投入很多的精力去研究與突破,我們在發展與繼承的過程中首先要認同黎族傳統文化,對黎族服飾發展與圖案的來源有所了解,知其優劣,才能繼承發揚黎族文化。
【參考文獻】
[1]廖瓊,萬良保.傳統圖形在現代設計中的應用初探[J].美與時代(上).2011,(06).
[2]徐雯著.服飾圖案[M].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2000.
[3]鞠斐.機杼精工大美無言黎族傳統織繡圖案的文化形態及其審美取向.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