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琦
摘要:《新課程標準》強調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因此舞蹈教學不容忽視。讓舞蹈走進高中音樂的課堂,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美感,拓展學生的知識面,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使其成長為具有高尚道德和良好文化修養(yǎng)的新時代人才。開設高中舞蹈課程,需要精心籌劃、認真實施。本文將深入探討高中舞蹈課的諸多好處和開設高中舞蹈的策略。
關鍵詞:高中舞蹈;作用和好處;實施建議
藝術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沒有藝術教育,就不是完整的教育。隨著《新課程標準》的深入實施和教育改革的長足發(fā)展,越來越多的家長和學校要求學生的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
舞蹈教育作為藝術教育的一部分,以其高雅優(yōu)美的特性,越來越引起人們的注意和重視。讓舞蹈走進高中音樂課堂,可以為學生和學校帶來諸多好處。
一、高中舞蹈課的好處和作用
(一)開設高中舞蹈課有利于學生增強體質、塑造體型
舞蹈是一門動作類學科。在舞蹈課上,高中生們經常練習挺胸、收腹、提臀、壓腿等動作。一方面,這些動作可以活動脛骨、促進血液循環(huán),增強關節(jié)的靈活性和穩(wěn)定性,從而達到強身健體的作用。另一方面,高中生課業(yè)量大,經常伏案奮筆疾書,容易駝背。常做舞蹈動作,拉伸身體,能夠幫助高中生預防和治療身體畸形,塑造體形,同時培養(yǎng)氣質。
(二)開設高中舞蹈課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觀
舞蹈是一種表演藝術,使用身體來完成各種優(yōu)雅或高難度的動作,一般有音樂伴奏,以有節(jié)奏的動作為主要表現手段的藝術形式[1]。在藝術創(chuàng)造上,舞蹈以人體作為藝術表現的工具,舞蹈家憑借它做出各種有節(jié)奏的動作、姿態(tài)、表情來表達作品的內容和人物的思想感情。這些形象化的舞蹈語言會給高中生們帶來美的享受,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審美觀。
(三)開設高中舞蹈課有利于擴展學生的知識面。
首先,舞蹈本身就是一門大學問。在舞蹈課上,高中生可以獲得他們無法從其他課本中得知的舞蹈知識,比如舞蹈的概念、舞蹈的分類、舞蹈的基本動作等等。其次,舞蹈有著悠久的歷史淵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蘊,每一支舞蹈都承載著一個故事,包括歷史淵源、人物故事、時代背景等等。開設高中舞蹈課程,無異于為學生打開了另一扇知識的大門。
(四)開設高中舞蹈課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
每一支舞蹈,對于學生來說不只是視覺的盛宴,更是眼界和心靈的洗禮。欣賞舞蹈的環(huán)節(jié),可以為學生打開一扇別樣的天窗,開發(fā)他們未曾耕種的大腦荒地。欣賞完后,學生們各抒己見,談談自己的感受和理解,可以極大地激發(fā)他們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編舞環(huán)節(jié)更是創(chuàng)造力的大爆發(fā),從表情到動作,從服裝到道具,從開舞到落幕,從一不需要高中生們發(fā)散思維、創(chuàng)造編排。
二、高中舞蹈課的實施建議
高中舞蹈課,會讓學生們受益匪淺。但是,開設此類課程需要精心籌劃、認真實施。筆者就高中舞蹈課的實施,提出了幾點建議。
(一)以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為主要教學目標。
高中生面臨高考,課業(yè)緊張,學習壓力大。舞蹈課應定位為一劑調味劑,為高中生的校內生活添加幾分色彩和滋味。繁瑣的功課需要小插曲來調節(jié)。舞蹈課應做好定位,抓住機會,從學生已有的興趣為出發(fā)點,以培養(yǎng)學生潛在的興趣為終結點,讓學生們在舞蹈課上放松身心、接受美的熏陶,讓學生們愛學、樂學、好學。
(二)以舞蹈欣賞為主要教學內容
舞蹈課分為舞蹈欣賞課和舞蹈形體課。高中課時緊張、學生壓力大、課后作業(yè)多。在舞蹈形體課上,師生編排一支舞蹈往往需要很多節(jié)課的教授、練習和編排。這種不間斷地、反反復復地練習,不適合高中課程的特點。相反,舞蹈欣賞課卻很適應高中的課程特點。往往一節(jié)舞蹈課,就可以完成一支舞曲的欣賞和品評。另外,編排每一支舞蹈都需要大量的課余練習時間,高中生時間緊張,無法專心致志地練習。而舞蹈欣賞不占用課外時間,非常適合高中生。
(三)以小組合作為主要學習形式
小組合作,就是為完成某種任務幾個人組成一個團隊一起分工合作。基本做法是將全班學生依其學業(yè)水平、能力傾向、個性特征、性別乃至社會家庭背景等方面的差異組成若干個異質學習小組[3]。首先,高中生缺乏主動性和積極性,羞于表現自己,發(fā)言不主動,課堂活動較少參與。其次,每個學生對舞蹈的興趣和認知存在差異。最后,高中班級人數多,老師不方便一一指導。采用小組合作的學習形式,同齡不同興趣水平的學生分到一個小組,有利于同齡人交流、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有利于揚長避短、互相學習,有利于匯總和消減問題、方便教師做針對性指導,避免重復解答。
(四)以作品展示為教學評價依據
《新課程標準》鼓勵形成性評價和多元主體評價。高中舞蹈課程的教學產出應以可供展現的作品為主。在舞蹈欣賞課上,教師應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制作舞蹈欣賞手冊,包括創(chuàng)作背景、創(chuàng)作人信息、主題思想、故事情節(jié)、人物賞析和歷史價值、所感所思等等內容。同時鼓勵小組成員分工合作,每一組共同完成一個舞蹈欣賞手冊。學期末,又可將各個手冊整合在一起,形成學期末賞析手冊。在舞蹈創(chuàng)作課上,鼓勵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在教師的指導下,創(chuàng)作本組的舞蹈作品。自編自演的舞蹈作品,就是教師評價學生的內容和依據。高中生都具有獨立的判斷能力。在評價的過程中,教師應該權力下放,調動多個評價主體,鼓勵孩子們對其他組的作品進行評價。
(五)以參加藝術活動為主要教學動力
高中生自尊心極強,特別渴望得到別人的認可和贊賞。任課教師應多方尋找和創(chuàng)造機會,讓學生們參加多種多樣的校內外藝術演出。當孩子們站在光鮮的舞臺、盡情地舒展自己、接受觀眾的掌聲和喝彩時,他們是無比的自豪和驕傲。特別是學困生,在成績上一度受人冷落,往往在舞臺上能夠找回久違的自信。這種驕傲和自信,不僅會讓他們更加熱愛舞蹈、更加發(fā)奮學習,也會讓他們更加熱愛生活、熱愛社會。
舞蹈作為一種形體藝術,總能給人以美的享受。舞蹈課進入高中音樂課程,帶來的卻不只是美的熏陶。然而,高中舞蹈課的諸多好處和作用,都依賴于良好的課程實施策略。讓我們一起努力,創(chuàng)造高中舞蹈課程的美好明天。
【參考文獻】
[1]史華.淺談高中音樂與舞蹈模塊的教與學[J].新課程(下),2011(08)
[2]張寧.淺談高中舞蹈教學的有效性[J].大眾文藝,2012(09)
[3]李云.淺談高中舞蹈教學的“ 三結合”[J].中國校外教育,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