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澤明
摘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依法治國、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從嚴治黨”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戰略布局。“四個全面”著眼于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著眼于實現“兩個百年目標”的中國夢。“四個全面”提出以來,理論界對其進行了深刻的研究,并形成了許多高質量的研究成果。進一步地推斷“四個全面”的形成脈絡,弄懂“四個全面”的基本內涵,從而深刻理解并準確地抓住其核心與根本,繼而增強對“四個全面”的貫徹實施的有效性和自覺性。
關鍵詞:小康社會;依法治國;改革
“四個全面”作為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的新方略和與時俱進的新理論,是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踐相結合的新飛躍。對于“四個全面”理論的來龍去脈,理論界存在不同的聲音,但無論如何,研究“四個全面”的形成與確立的脈絡,我們都必須要結合歷史、現實以及未來國家發展的實際,實現基于歷史的過去、現在、將來的有機統一,才能夠進一步地推斷“四個全面”的形成脈絡,弄懂“四個全面”的基本內涵,從而深刻理解并準確地抓住其核心與根本,繼而增強對“四個全面”的貫徹實施的有效性和自覺性。
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形成的歷史脈絡
實現中國民族的偉大復興,是近代中國發展的第一夢想。為了實現這一夢想,十八大確立了“兩個百年計劃”的奮斗目標。其一就是在建黨一百周年(2020年),全面實現惠及十幾億人民群眾的小康社會的建設,其二則是在建國一百周年(2049年),全面實現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實際上,“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思想源頭并不是來自于黨的十八大,其目標的形成經歷了較長時間的演變:在改革開放初期,黨和國家第二代領導核心鄧小平同志就最先提出了“小康概念”,并提出“全面奔小康”的時代任務。進入新世紀后,中共領導根據小康建設發展實情情況,進一步明確了“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社會任務,十六大也正式確立了這一目標。雖然在整體內涵上與十八大提出的目標有所區隔,但如果沒有這些歷史脈絡的推進和發展,那么如今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時代目標不會如此的清晰,其發展也不會如此的順遂。
二、全面深化社會改革形成的歷史脈絡
改革與創新是堅持馬克思主義中華化的必然,自上世紀80年代中國實現改革開放以來,社會改革一直是中國社會建設與發展的核心所在。鄧小平同志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上,作出了充分調動民族積極性的“實行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從而開啟了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歷史新時期。進入新世紀后,黨的十六大進一步確立了“經濟體制改革、文化體制改革以及政治體制改革”的時代任務,十六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深化改革的系統部署戰略。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社會目標的引導下,2008年十七屆三中全會進一步提出了深化農村改革的目標以及部署戰略。
經過多年的鋪墊發展,中共中央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總結了相關的改革經驗,基于國情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總體方案。黨的十八大以及十八屆三中全會的召開,進一步明確全面深化社會改革的決策,并確立了改革的指導思想、時代人物、改革原則和相關部署戰略。
三、全面依法治國形成的歷史脈絡
“依法治國”是現代化社會的基本治國方針,新中國成立之后,黨和國家的第一代領導人意識到了法制建設的重要性,第一部憲法的頒布和實施,為中國實現社會主義建設奠定了重要的法制環境基礎。改革開放以來,中共深刻地總結了歷史的深刻教訓,高度重視法制建設,并取得了歷史性成就。
十一屆三中全會明確了“加強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目標要求,鄧小平也指出了對刑法、民法、訴訟法等法律的建設部署,同時還提出了加強司法建設和監察機關建設的配套建設部署。十二大對法律的修訂做出了更加具體的說明和部署,依法治國方略是十四大以來建立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產物。進入21世紀后,十六大再次強調了“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十七大則提出了“依法治國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十八大提出了“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戰略舉措,既是對建國以來法制建設的深化鞏固,同時又是一個基于國家發展實情的決策。“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是對“依法治國”方略的升華,它不僅明確了法治是治國的基本,更進一步的深化法治發揮的管理作用。
四、全面從嚴治黨形成的歷史脈絡
治國必先治黨,治黨務必從嚴。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是我們黨從長期執政黨建設實踐中得出的重要結論,也是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的建設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原則。自建黨以來,從嚴治黨、不斷地完善黨紀黨規和加強監督黨的思想工作從未停止,也在黨的建設和壯大過程中起到了很大的推進作用。1978年底,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黨認真總結了歷史經驗,重新確立了馬克思主義的思想路線、政治路線和組織路線,制定了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頒布了新黨章,提出了“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治黨方針。
改革開放以來,鄧小平深刻認識到黨建的重要性,因此,他在對黨和國家的第三代領導集體所作的政治交代中就強調了黨建工作的重要性,從嚴治黨的迫切性。黨的第十四大首次將“從嚴治黨”寫入黨章,并在十五大上強調“黨要管黨”。十六大更明確強調了“反腐”的重要性。十七屆四中全會強調,要“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全面推進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制度建設和反腐倡廉建設,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十八大深入考察了我們黨在新形勢下所面臨的“貪腐危險”,進一步深化和確定了“全面從嚴治黨”的新布局,并提出了“政治清明”的治黨期許。
【參考文獻】
[1]任立亞.“四個全面”是辯證統一的戰略思維[J].前線,2015,(5).
[2]石仲泉.“四個全面”是實現中國夢的關鍵一招[N].天津日報,2015-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