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助學經驗
清遠市老促會著重抓好三件事:一是加大助學力度,不斷完善烈士后裔助學管理機制。在省老促會推動和清遠市政府的重視和支持下,從2007年起,清遠市先后制定了清府辦[2007]47號、清農財[2010]160號、清府辦[2013] 64號、清民優[2015]21號等助學文件。這些文件制定和落實,不但提高了助學標準,擴寬了助學面,更主要的是針對助學工作出現的問題及時給予解決,讓更多的烈士后裔學生得到助學支持。二是建立烈士后裔學生管理檔案,通過排查摸底,爭取讓更多的烈士后裔學生能夠讀上書,走上成才之道。三是建立老區人才培訓基地。利用老區學校改造的契機,市老促會還與清新職校聯辦“老區人才培訓中心”基地,除當年投入40多萬元支持學校建設外,十多年來,還堅持對學校每年評選出來的老區優秀學生,頒發獎學金,調動了老區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為老區輸送人才。

清城區老促會副會長林桂新在調研助學對象情況
清遠市老促會2014年在清城區召開全市烈士后裔助學工作座談會,與會人員現場了解了清城區老促會為做好烈士后裔助學工作而建立的“一卡八冊”的檔案管理制度。清遠各級老促會以清城區老促會為榜樣,認真完善做好受助學生的建檔管理工作,做到心中有數,使助學工作更加有序地、規范地進行。
認真開好烈士后裔助學金發放現場會,擴大社會影響力。如佛岡縣老促會積極爭取縣政府支持,加大了資助力度,在縣和相關部門領導參加的現場發放會上,縣政府劃出配套資金,對受助的38名學生,按大專生每人每年1000元,中專、高中生每人每年500元的標準,增發了3.25萬元的助學金,使到會的學生、家長深受教育和鼓舞。
開展全市烈士后裔助學工作的專題調研活動。通過調研活動,加強了老促會、教育部門、學生家長的溝通聯系。如佛岡縣教育局、學校的相關領導,在調研活動座談會上一再表示,要加強同老促會的密切聯系,要關注在校學習的烈士后裔學生,創造更好的學習條件,讓他們健康成長。使烈士后裔們發揚先輩烈士的光榮傳統,樹立好的榜樣,帶動校風的建設。
清遠市受助烈士后裔學生,在助學教育活動中深受鼓舞,不但在校學習讀書勤奮,而且在畢業走上社會后,不忘政府資助讀書的恩情,銘記自己先輩烈士的光輝事跡,努力工作,為社會多作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