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倩
【內容摘要】提升高中語文教學的趣味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文章主要從提高教學手段,改進教學方法,增加趣味性內容等方面探討了提升課堂教學趣味性的策略。
【關鍵詞】高中語文 趣味性 舉措
語文是一門母語學科,既承載著培養學生運用國語能力的重任,又擔負著傳承傳統文化、建設現代文明的使命,因此,高中語文課程在我們的教學體系中占有極其重要的位置。然而,由于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以及語文教學內容包羅萬象的特點,不少高中生對語文課程產生了厭學心理,每天機械地學習著語文,同時,一些教師不注重教學技能的提高,仍然沿襲灌輸式教學方式,使得高中語文課堂枯燥乏味,嚴重影響了語文教學的質量。為了激發高中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提升高中語文教學質量,筆者在趣味性教學方面進行了嘗試,希望本人的研究能夠起到拋磚引玉的效果。
一、高中語文趣味性教學的必要性
語文課堂本應是充滿智慧和靈動的。當年國學大師金岳霖、黃侃的課堂是何等的生動有趣,學生置身于輕松、有趣的課堂中,領悟知識,體會情感,學到真知,教學效果事半功倍。而當今不少教師受應試教育的影響,仍然進行填鴨式教學、教條化教學、理論化教學,極大地降低了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積極性和參與性,制約著學生發散思考的進行,使學生不能將理論知識運用于生活,語文學習走向了極端,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跟不上時代的要求。因此,我們語文教師必須改變教學風格和教學模式,在高中語文課堂上進行趣味性教學,重視學生興趣的提高,時刻將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努力調動其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決不能只注重知識點的講解,努力擺脫功利性學習的枷鎖,走出一條積極沉淀學生語文素養的康莊大道!
二、提升高中語文教學趣味性的舉措
1.錘煉課堂教學語言,營造趣味性教學氣氛
一些教師從講課的一開始到最后都使用模式化的課堂語言,教師講得聲嘶力竭,學生聽得昏昏欲睡,這樣的課堂枯燥乏味,毫無趣味性可言。教師要提高語文課堂的趣味性,要認識到語文是一門兼具知識性和人文性的學科,學習語文不僅可以增長學生的知識,還能拓寬學生的視野,陶冶情操,放飛思想。
2.改進教學方法,保持學生對語文課堂的趣味性
即使是最好的教學方法,如果經常使用學生也會喪失興趣,反之,一種古老的教學方法,因為長期未被教師使用,偶爾拿來使用,則會讓學生倍感新鮮。因此,很多語文課堂的趣味性是源于教學方法的改變。青少年普遍存在喜新厭舊的心理,作為教師的我們只有不斷改變教學方法,常用常變,常變常新,才能適應新時代對教師的要求,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使學生時刻保持著對語文課堂的那種獨有的趣味。如吟誦是古人常用的教學方法,筆者在教授《蘭亭集序》時采用這種古人常用的教學方法時,卻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另外,由于新時期的高中生喜歡探究新事物,并具有非常強的創造性,那么我們教師則可以適時開展探究性學習、自主性學習、辯論、表演、調查報告等活動,從而引導學生學會發現、探究、質疑和總結語文學習中遇到的各種問題,激活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改善教學質量。
3.充分挖掘教材,以豐富多彩的內容增加課堂的趣味性
教師教學必須以教材為依托,以課堂為主陣地,從而指導學生獲得知識、方法,掌握技能,提升能力,陶冶情操。目前,入選高中語文教材的文章多是文情并茂、文質兼美,十分有利于學生健康審美情趣的培養。比如我們現在使用的教材多是文學史上的經典篇章,無論是其藝術形式還是內容本身,都向學生傳遞著美的情感,是學生享用不盡的寶庫。因此,教師為了提高語文課堂的趣味性,就應充分挖掘教材的美,積極探求每一篇文章中美的因素,然后再將這種美傳遞給學生,以美的情感感染學生的思想和情感,讓學生覺得語文課堂原來是這么有趣,從而喜歡并愛上語文課,徜徉于語文世界的海洋中。
4.巧用各種媒體,為語文課堂教學增添趣味性
隨著科技的迅速發展,報紙、雜志、廣播、電視、移動設備、電腦、投影儀等媒體為教學提供了豐富的資源,使學生從視覺、聽覺等方面獲得了良好的體驗,突破了傳統語文課本有限容量的制約,彌補了教學語言的不足,激活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擴大了教學范圍,拓展了教學的寬度與廣度,觸發了學生的興奮點,為語文課堂教學增添了趣味性。如講授《祝福》課文時,學生根據課文可從多個角度描述祥林嫂的可憐形象,在學生描述完后,如果我們教師再借助投影儀設備向學生展示一幅她的寫意畫像,學生們將受到何等強烈的震撼,要知道,眼前的這個垂死之人還不到四十歲,和高中學生們母親的年齡相差不大,甚至更小。此刻,教師不需要費任何口舌,學生們自然會對封建禮教殘害婦女的本質有著清楚的認識。在課后適當的時候,如果教師再為學生播放一下《祝福》電影,教學效果更好,更能讓學生體會到封建社會的吃人本質。因此,語文教師一定要會用并巧用各種媒體,多為學生創設形象、動感和立體的情境,從而為課堂教學增添趣味性。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提升高中語文教學的趣味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我們語文教師只有在實踐中不斷摸索,找到規律,才能在“教書”和“育人”方面有所作為,教會學生恰當地運用國語,傳承中華文明。
【參考文獻】
[1] 陳柳. 中學生語文趣味培育策略研究[J]. 課程·教材·教法,2013.33(9).
(作者單位:安徽省太和縣第八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