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神木縣司法局深入開展法治宣傳教育工作"/>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本刊記者/劉青 見習記者/馮海軍 陳柏霖
構建長效機制 全面深化普法
——陜西省神木縣司法局深入開展法治宣傳教育工作
本刊記者/劉青 見習記者/馮海軍 陳柏霖
神木縣是陜西省面積最大的縣,面積達7635平方公里,轄15個鎮6個辦事處,325個行政村,總人口約45萬人。自2011年“六五”普法規劃實施以來,陜西省神木縣司法局始終把法治宣傳教育作為一項重要工作常抓不懈,特別是自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以來,黨中央明確提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開展法治宣傳教育工作已成為全面實現依法治縣的必要前提。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該局堅持“完善機制、突出重點、創新理念”,全力構建法治宣傳教育長效機制,不斷提升政府依法決策、依法執政的水平,不斷提升廣大群眾依法維權的意識,為全縣經濟社會的跨越式發展創造了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和公平高效的法治環境。
強化領導,完善機制,為開展法治宣傳教育工作提供堅強有力的組織保障。建立完善領導責任工作機制。神木縣委、縣政府常委工作會明確規定法治宣傳教育及依法治縣工作實行“一把手”負責制,成立了由縣委書記任組長,縣長任副組長,人大、政協、公、檢、法、司及其他列席單位“一把手”任成員的法治宣傳教育工作領導小組。并根據人事變動,及時對領導小組成員進行調整,確保工作的連續性,并將中共神木縣委依法治縣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設立在司法局,配有專職工作人員10名,負責全縣法治宣傳教育及依法治理工作。各鎮(辦)、企事業單位、人民團體、各工業園區管委會、學校、駐神木單位均成立了相應的法治宣傳教育機構,負責工作的具體實施。在全縣上下形成了黨委領導、政府實施、各部門協調配合、齊抓共管的領導責任機制。
建立健全目標管理運行工作機制。神木縣委、縣政府始終把法治宣傳教育工作納入到全縣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總體目標之中,同部署、同檢查、同考核、同獎懲。每年年初,召開司法行政工作會議,總結表彰上年度法治宣傳教育工作中的先進單位和個人,縣委依法治縣辦將法治宣傳教育工作年度目標任務進行量化分解,與各鎮(辦)、各成員單位簽訂年度目標責任書,并納入全縣年終綜合考評,各鎮、部門也逐層簽訂目標管理責任書落實到個人,嚴格執行法治宣傳教育工作年度有計劃、季度有督查、半年有考核、年終有總結的各項要求。在全縣上下形成了縱向到底、橫向到邊、上下聯動的法治宣傳教育工作運行機制。
建立健全經費保障工作機制。縣、鎮兩級都根據普法規劃目標任務,將法治宣傳教育工作經費納入年度財政預算。除將法治宣傳教育經費按照每年每人3.5元列入縣級年度財政預算并及時撥付到位外,對每年的專項法治宣傳教育活動也另有預算;即使在2013年、2014年,受民間借貸金融危機的影響,在當地縣財政極端困難的情況下,所列各項法治宣傳教育工作經費也足額預算。各部門、單位根據各自職能也不斷加大法治宣傳教育工作的投入。
突出重點,狠抓落實,確保法治宣傳教育工作深入開展。該局從上到下緊緊抓住法治宣傳教育這個主旋律,堅持“誰執法,誰普法”這一原則,以深入推進“法律六進”活動為載體,以提高普法對象參學率、普及率為重點,組織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法治宣傳教育活動。一是加強領導干部及公務員的學法用法;二是加強青少年的法治宣傳教育;三是加強企業管理人員及農民工的法治宣傳教育;四是加強對農村和農民的法治宣傳教育;五是以各種法定紀念日為契機,廣泛開展形式多樣的大型普法活動,努力營造濃厚的普法氛圍。
堅持宣教與實踐結合,不斷提高轄區社會法治化管理水平。“六五”普法期間,神木縣司法局始終堅持法治宣傳教育和法治實踐相結合,不斷提高社會法治化管理水平和群眾對法治環境的滿意率,優化環境,服務大局,不斷推進依法治縣進程。
一是加強法治政府建設,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全縣在推行依法行政過程中堅持做到執法權限法定化、執法責任明確化、執法程序公開化、執法檢查經常化、執法監督具體化,經過多年努力,建設了一支廉潔、勤政、高效、務實的執法隊伍。通過建立規范化文件和重大具體行政行為審查備案制度,確保規范性文件和重大具體行政行為實施前得到有效監督;始終堅持政務公開,建立政府網站,推行行政執法責任制,嚴格限定行政執法自由裁量權,加大行政執法督察力度,嚴格行政執法人員管理,進一步規范行政執法機關及其執法人員的執法活動。
二是以開展“法治神木”創建活動為契機,深入開展基層依法治理工作,加強基層民主法治建設。將全縣5家單位打造為法治宣傳教育示范點,嚴格按照“六五”普法規劃要求進行創建并開展各類法治宣傳教育活動,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目前該縣有1個行政村、兩所學校、兩家單位分別被評為省級民主法治示范村、學校、單位。
三是圍繞維護社會穩定,開展普法依法治理。始終堅持依法調處各類社會矛盾,努力把矛盾糾紛化解在萌芽狀態。建立縣、鎮(辦)、村(社區)三級調解組織698個,聘請人民調解員2006名。平均每年調解民間糾紛2800起,形成三調聯動的大調解格局,創新性地成立了社會矛盾調解中心,設立了法院訴前調解室、醫患糾紛調解室、道路交通調解室、神木鎮社區調解室四個專門調解工作室,并聘請了包括律師、退休法官、村干部、教師、應屆大學畢業生共31人擔任調解員,年度調解各類糾紛400余起,為維護社會穩定做出了積極貢獻。同時堅持律師參與信訪接待機制,每年組織全縣3個律所的65名律師輪流參與解決信訪問題,引導法律事務所律師45人及法援中心工作者進入村(社區)為基層群眾提供面對面的法律服務,加強法律援助專業隊伍和志愿者隊伍建設,為弱勢群體提供法律服務。在婦聯、看守所、法院、榆林監獄、金融服務中心以及21個鎮辦服務大廳建立基層法律援助聯絡點、法律服務窗口、便民服務場所,在為人民群眾提供法律服務的過程中宣傳法律知識,傳播法治理念。“12348”法律援助專線平均每年為4000余名群眾提供免費法律咨詢,自2011年以來辦理各類法律援助案件2000余件,累計開展各類大型法律咨詢活動160余場(次)。
加強法治文化建設,營造法治文化氛圍。一是加強法治宣傳陣地建設。組織各個單位以網絡、微信、手機短信等宣傳媒介為平臺,發布與群眾利益相關的法律法規、政策規章以及行業動態、辦事程序等,在普法宣傳的同時,引導群眾依法、按章辦事。二是大力加強法治文化基礎設施建設投入。結合城鎮、鄉(村)、社區建設發展規劃,將法治宣傳與城鄉文化建設緊密結合起來,建設了一大批法治宣傳欄、法治文化廣場、法治宣傳長廊、法治宣傳櫥窗等法治文化景觀場所。目前,神木縣的村(社區)都建立了法治宣傳櫥窗。三是組建了3支民間法治文藝宣傳隊,精心組織制作了一批富有時代特點的法治宣傳作品。以短劇等形式在全縣各鎮(辦)平均每年進行42場次的普法演出,用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充分發揮法治文藝潛移默化、寓教于樂的作用,讓法治文藝占領文化廣場,收到了良好的社會效果。
法治宣傳教育工作開展以來,神木縣法治宣傳教育及依法治理工作取得明顯成效。公民的學法意識發生了明顯改變,變“要我學法”為“我要學法”,由過去的單純學法變為有效運用法律手段依法維權、依法監督,真正提高了群眾運用法律的意識。神木縣政府各部門普遍建立健全并落實了行政執法責任制,明細了各部門在執法中的責任和義務,較好地理順了各執法部門之間分工協作的關系,使行政執法水平明顯提高。各行業依法建設和依法治理的水平明顯增強。該縣治安案件逐年下降,“黃、賭、毒、黑”等社會丑惡現象得到有效遏制,人民群眾的安全感明顯增強,轄區社會穩定程度得到了明顯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