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磊
中圖分類號:F272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6)02-000-01
摘 要 加強專業技術人員素質建設,提升職業化素養,是企業人才有序接替、合理儲備的現實之需,也是提高企業管理水平和核心競爭力的必然選擇。本文結合工作實際,圍繞實施六種能力基本功訓練,提升專業技術人員職業化素養進行了詳細闡述。
關鍵詞 基本功訓練 專業技術人員 職業化素養
一、引言
針對煤礦企業部分專業技術人員年輕化越趨明顯,現場工作經驗缺乏、動手能力不強等現狀,以滿足企業發展需求為目標,采取座談交流、走訪調研等方式,深入開展調查研究和分析論證,探索實施加強基本功訓練,著力打造一支“技術精、實踐強、會傳授、能創新、識危害、善思考”的專業技術人員隊伍,確保隊伍素質優良、結構合理、接續有力,為企業實現持續健康穩定發展儲能蓄力。
二、素質建設存在的問題
構建科學、有效的培訓管理體系對于企業當前乃至長遠發展至關重要,隨著企業安全、生產、經營等工作向精細化管理延伸,專業技術人員管理培訓中存在的問題也不斷顯現。
(一)知識更替較快。由于缺乏危機意識、競爭意識,部分專業技術人員學習動力不足,進取精神不夠,知識老化,專業技能不強。隨著社會發展和知識信息更新,專業技術人員沒有學習的長遠計劃和動力,技能很快會落后。
(二)針對性、實效性有待提高。專業技術人員培訓需求分析工作不到位,是提升職業化素養的一大障礙。如果這些問題解決不好,會導致培訓效果和質量大打折扣。培訓需求是搞好培訓工作的前提和基礎,必須投入精力和下苦功夫,做好前期調研和需求分析,增強培訓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三)形式較為單一。專業技術人員培訓大部分采用你講我聽的形式。但不同層次、不同崗位上的專業技術人員由于工作特點和性質不同,如果采取千篇一律的培訓方式,很難達到培訓的目的。
三、豐富培訓內容,提升培訓質量
遵循人才成長規律,有的放矢地開展“技術管理能力、實踐動手能力、傳輸傳授能力、創新創造能力、辨識危害能力以及系統追問能力”基本功訓練。
(一)技術管理能力基本功。一是探究式培訓。優選實踐經驗豐富的專業技術人員擔任教師,通過現場答疑、座談交流、探究討論等方式,不斷夯實理論功底。二是競賽式訓練。突出重點部位、重點工程、重點項目,采取規程措施互查糾錯、編制競賽等方式,加強規程措施編制訓練。三是自主式提升。制定個人素質提升計劃,加強日常學習考核,促進專業技術人員自主學習,實現工作學習化、學習工作化。
(二)實踐動手能力基本功。一是實戰演練。組織專業技術人員開展技術練兵比武活動,提高技術要領掌握能力和動手實踐能力。二是互動交流。組織現場技術培訓,圍繞事故處理、隱患排查、工程擺布等方面進行技術寫實,培養專業技術人員解決問題能力。三是情景模擬。組織突發事件應急處置和救援活動,培養和鍛煉突發事件中快速反應、沉著應對處理能力。
(三)傳輸傳授能力基本功。一是有效傳輸。采取模擬班前會競賽、規程措施貫徹等方式,促使專業技術人員熟練掌握傳輸技巧,確保信息有效傳遞。二是現場傳授。組織開展導師帶徒、一幫一結對子,加強現場技能訓練的技術指導,加快實踐經驗的積累。三是輪流執教。充分利用“技術講堂”、班子會等載體,每周組織管技人員輪流講課,傳授技能,促使專業技術人員互通有無、共同提高。
(四)創新創造能力基本功。一是更新創新觀念。以“解放思想觀念、破除思維定式”等為主題開展大討論,加強創新方式方法的學習培訓和研討交流。二是課題立項攻關。圍繞破解難題,每半年撰寫一篇科技論文、每年完成一項小革小改項目。三是創新成果轉化。通過創新成果展示會、創新產品推薦會、創新項目交流會,加快創新成果轉化,在同專業加以應用和推廣。
(五)辨識危害能力基本功。一是提煉危害要素。圍繞人、機、物、環境、管理等方面,找準找出影響安全生產的各類危險要素和可能誘發安全事故的危險源。二是辨識防控訓練。采取危險要素查找、區域互查、聯合排查等方式,加強危險要素發現和辨識能力訓練。
(六)系統追問能力基本功。采取事故案例情景剖析、分解分析、系統追問等方式,構建追問流程,強化培訓訓練,透過事故表象,查找事故根源,找準問題癥結,不斷提高事故預防管控能力,避免類似事故重復發生。
四、健全完善機制,強化檢查考核
按照訓練的科目、內容、途徑,明確相關部門工作職責,努力形成協調聯動、齊抓共管的強大合力。一是構建組織領導機制。為保證“六力”基本功訓練工作有組織、有步驟地實施,成立“專業技術人員基本功訓練”領導小組,加強活動組織領導。二是構建考核評價機制。針對基本功訓練各項內容,采取正向激勵與反向考核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考核獎罰。三是構建考核結果運用機制。量化積分考核不設立基礎分數,只依據加分減分項計算,每季度累計匯總,以經濟獎懲與組織處理相結合的方式加以運用,按正負得分計算獎懲金額,所有考核結果于季度初公開并兌現。
五、結語
提升管理專業技術人員職業化素養,是一項系統工程,長期工作。實踐證明,強化培訓是素質建設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和載體。需要我們下大力氣,用真功夫,才能激發團隊活力,增強成長動力,促進管理專業技術人員快速成長成才。
參考文獻:
[1] 陳啟明.企業培訓計劃的框架及內容[J].人力資源,2001(5).
[2] 吳召軍.淺談新時期企業員工培訓的幾點思考[J].中國西部科技,20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