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努力實現“放心糧油”全覆蓋
2013年2月,陜西省人民政府下發文件,對陜西省實施“放心糧油”全覆蓋工程進行部署,明確到2015年,在全省城鄉基本形成規范化、標準化、網絡化“放心糧油”經營網絡,努力實現“放心糧油”在陜西城鄉全覆蓋。
為了完成從源頭上確保糧油質量安全,實施名牌戰略,建立“放心糧油”經營網絡,完善“放心糧油”經營管理制度,陜西省政府專門成立了“陜西省實施‘放心糧油’全覆蓋工程領導小組”。主管省長任組長,分管副秘書長,省糧食局局長任副組長,10余個部門為成員單位,辦公室設在省糧食局,具體負責各項落實工作。通過三年的努力,到2015年年底,已基本完成各項目標。
按照統籌規劃、統一標準、規范認定的原則,全省共建成1082個“放心糧油”示范店、1247個“放心糧油”經銷點和48個“放心糧油”配送中心,覆蓋全省70%鄉鎮(街辦),輻射服務2766.18萬人,網點逐步延伸到人口密集的社區和中心村,解決了“放心糧油”供應“最后一公里”問題,形成了以“放心糧油”加工企業為龍頭、以配送中心為紐帶、以示范店和經銷點為終端的糧油配送銷售網絡體系,有效滿足了群眾購買便利、使用放心的糧油產品的需要。探索出了降低用糧單位糧油采購風險、強化職能部門監管、增加糧油企業銷量三方共贏的供應方式。“互聯網+”等新經濟形態與工程實施相結合的模式有所發展,西安愛菊集團等企業積極開展電商服務,采取“網定店取”、“網定店送”等新型配送模式,豐富了廣大群眾多樣化、便捷化的選擇。
堅持“放心糧油”、應急供應、軍糧供應、成品糧油儲備、主食產業化“五位一體”融合發展,促進糧食流通產業統籌協調發展。堅持推動“放心糧油”產銷對接,堅持發展集中配送現代流通方式,將“放心糧油”全覆蓋工程與學生營養改善計劃等相銜接,開展“放心糧油”“六進”活動,對學校、部隊、餐飲企業等實行“直通車”式的定點采購,變“分散采購”為“集中采購”、“隨機采購”為“定點采購”,
“放心糧油”全覆蓋工程實施三年來,已逐步為社會公眾所認知。在各級放心糧油辦的督導下,各地糧油產品質量安全管控能力得到增強,“放心糧油”示范店和經銷點的經營管理進一步規范,做到了守法誠信經營,并積極開展質量放心、衛生放心、價格放心、計量放心、服務放心的“五放心”活動,在全省糧油經營者中發揮了示范帶頭作用,切實維護了廣大消費者“舌尖上的安全”,提升了政府的公信力,弘揚了正能量,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
隨著“放心糧油”全覆蓋工程的逐步實施,市場對“放心糧油”產品的信賴程度有了明顯提高,“放心糧油”產品市場占有率逐年穩步提升,企業的經濟效益也明顯提高。據統計,“放心糧油”經營單位近兩年來的經營量和利潤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長,增幅在5%~15%。2015年,全省“放心糧油”經營網點糧油銷售76萬噸,銷售收入50.84億元,實現利潤2.27億元。
通過實施“放心糧油”全覆蓋工程,在全省范圍內向廣大群眾普及糧油食品安全知識,提高了人民群眾的食品安全鑒別力,方便了群眾生活,同時也增強了糧油企業的責任意識、質量意識、安全意識、誠信意識、服務意識,強化了企業管理,提高了產品質量,改善了經營服務。“放心糧油”生產經營企業普遍以質量安全為核心,以強化管理、規范服務為重點,遵守《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規,執行食品安全標準,保障糧油質量安全,實現了讓廣大消費者吃得放心、吃得安心、吃得舒心的目標。
成績的背后,是陜西省有關部門一系列強有力的舉措。
一是切實加強組織領導。按照陜西省政府文件要求,陜西省糧食局及省放心糧油辦迅速成立工作部門,明確和落實工作職責,及時安排落實了各項工作計劃,印發了《放心糧油全覆蓋工程實施方案》。各市、縣政府成立了相應的領導機構,制定了實施方案,并積極協調,形成合力,促進了工程建設。各市區糧食局作為牽頭實施單位,堅持問題導向,深入企業生產經營一線和社區、農村,了解基層糧食企業在“放心糧油”全覆蓋工程實施中的實際困難,及時解決發展中的短板問題。
二是積極爭取資金支持。各地在工程實施過程中,積極管好、用好省級補助資金,并加強與當地財政部門的協調溝通,爭取對“放心糧油”配送中心、“放心糧油”示范店和經銷點建設給予資金補助和支持。三年來,省級財政共補助5000萬元,市級財政補助974.77萬元,縣區級財政補助1299.9萬元,確保了工程有效實施和扎實推進。
三是建立健全管理制度。為使工程規范實施、有章可循、過程可控,省放心糧油辦先后制定了全省統一的網點建設標準、服務規范、質量承諾書、經營管理制度和《放心糧油配送中心驗收辦法》、《放心糧油全覆蓋工程考評辦法》等一系列規章制度,各市縣完善了經營網點的申報程序、評審細則、認定規范、監管辦法等,形成了一整套較為完善系統的制度體系。同時,加強對工程組織和參與人員的政策制度培訓。三年來對全省已經建成的配送中心、示范店、經銷點負責人和各縣區糧食局負責人等組織培訓共計209次,參訓人員3581人。
四是強化經營網點監管。始終將“放心糧油”經營網點的監管作為工程實施的重點緊抓不放。一是把好認定關。網點認定前對糧油產品進行質量抽檢,對抽檢不合格的實行一票否決制;對擬認定的網點征求所在地政府及相關職能部門意見, 并進行公示,接受監管部門、消費者、經營者等各方監督。二是加強日常監管。各市根據實際制定了經營網點監督管理辦法,采取日常巡查、定期考評、聯合執法等方式,共出動執法檢查人員10458人次,檢查配送中心、示范店、經銷點2727次,檢查經銷網點8589戶,嚴格規范網點經營行為和質量管理。三是定期開展質量抽檢。委托省、市級糧油質檢機構每年度針對經營網點開展不少于2次的質量抽檢,對抽檢中發現的問題及時通報、限期整改。三年間對全省建成的“放心糧油”經營網點共抽檢343次,抽檢糧油樣品3168個。四是強化社會監督。對認定的網點在門頭統一公布監督電話,在店內統一懸掛質量承諾和管理制度、公示產品質量檢驗報告等相關資料,主動接受社會各界監督。
五是加大宣傳力度。充分利用《中國糧食經濟》、《糧油市場報》、《陜西日報》、陜西廣播電視臺、省糧食局政府網站等媒體,開展專版專刊專題系列報道,廣范圍、多方式、深層次地進行宣傳,讓政府主導的這一惠民工程家喻戶曉、深入人心,為工程的順利實施營造良好氛圍。同時,結合世界糧食日、食品安全宣傳周、糧食科技宣傳周等重大宣傳活動和節假日,組織全省糧食部門廣大干部職工走上街頭、走進社區、深入農村,舉辦形式多樣的糧油食品安全宣傳和“放心糧油”產品展示活動,引導消費者提高糧油質量安全的鑒別能力,增強對假冒偽劣食品的防范意識,讓消費者科學消費、合理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