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廣闊
評論
圍繞“油菜花熱”做大鄉村旅游
苑廣闊
油菜在我國種植面積廣泛,從東北到海南,都有大面積的種植。本來作為一種經濟作物的油菜,卻因為一片片怒放的金黃色油菜花,而成為全國各地鄉村的一道亮麗風景,成為發展鄉村旅游、休閑農業的一個契機,有些地方更是因為油菜花種植面積大而久負盛名,衍生出了一年一度的“油菜花節”,對提升地方名氣,發展鄉村旅游,增加農民收入都產生了積極的作用。
隨著“油菜花熱”的作用日益凸顯,很多地方也開始圍繞“油菜花經濟”做文章,比如引導當地村民擴大種植面積、引進機械化種植,提高種植效率、改進油菜花的品種,延長花期,等等。尤其是隨著周末休閑游的興起,一些地方每周“2.5天周末”制度的推行,更是極大地助推了“油菜花經濟”的熱潮,多方共贏的局面初步形成。
但是,“油菜花熱”也有一個明顯的短板,那就是受到花期的限制,導致“油菜花經濟”成為一種“月度經濟”,難以具有持續性,一旦一個月左右的花期結束,一切都會歸于沉寂。所以,現在需要解決的問題,是如何讓“油菜花熱”成為一個由頭,一個引子,然后通過其他旅游產品、旅游項目,把“周末經濟”變成“月月經濟”甚至是“常年經濟”。
在這方面,一些地方已經進行了積極的探索與嘗試,也收獲了明顯效果。其實,圍繞“油菜花熱”還有很多文章可做,比如可以把欣賞油菜花和當地的傳統民族風俗節日相結合,讓前來欣賞油菜花的游客,感受到這些傳統民族民俗文化的魅力,進而把更多的注意力從油菜花身上轉移到人文休閑度假旅游上,然后通過鄉村美景、鄉村美食、農家體驗等等特色旅游產品和項目把客人留下來。
鄉村旅游方興未艾,“油菜花經濟”給了我們一個觀察休閑農業、鄉村旅游的全新視角。我們現在需要做的,就是如何通過豐富鄉村旅游的旅游項目、旅游產品,增加鄉村旅游的吸引力,延長游客的停留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