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亭
如何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
王玉亭
隨著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新課改對各階段的教育均提出了新的要求,小學數學作為小學階段中極為重要的一門學科,新課改要求樹立培養小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目標。本文以此為背景,針對小學數學教育中如何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進行了研究,旨在為小學數學教學提供相應的指導。
獨立思考能力 新課改
所謂獨立思考能力,指的是針對問題能夠進行獨立分析與思考,進而找到解決問題辦法的能力。就小學數學教育而言,培養小學生獨立思考能力至為關鍵,小學生只有具備獨立思考能力,才可提高其數學思維能力與邏輯分析能力,進而將所學知識用于數學問題的解決上。因而,本文針對于小學數學教育中如何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的研究有著極為深遠的現實意義。
1.并未對小學生地理思考能力進行引導。小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就是對學生進行主動思考展開的引導,但就事實而言,在小學數學教育過程中,大多均是以教師單方面的講授為主,并未凸顯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而在此過程中,教師給定的題目與答案均是標準化的,并未對學生進行獨立思考的引導。
2.有關獨立思考能力的教學內容較為缺乏。隨著近年來升學壓力的不斷加大,小學階段就開始存在應試教育方式與思想,小學數學教育在此背景下,過多的重視學生的成績與分數,且數學教師在讓學生對課堂講授內容進行掌握時多采用布置作業的形式來對其進行強化,直接導致了小學生因課業負擔較重缺乏一定的獨立思考的時間,使其獨立思考能力被壓制,更有部分小學生對數學產生厭倦的情緒,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便無從談起。
而小學數學教育中存在的上述問題與新課改教學目標、教育體制改革要求均是極不相符的,且在很大程度上導致了素質教育相關目標的順利實現,不利于對人才的培養。誠然,造成上述問題的原因并不是單一的,或與小學生本身的思維模式簡單有關,或與小學數學課程本身較為抽象有關,或與小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思考能力欠缺有關,但是與教學方法卻有著最為直接的關系,因而應針對教學方法進行一定的變革,致力于對小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
就小學數學教育而言,對小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并不單單是對數學知識的講授,小學數學教師還肩負著對小學生能力培養的責任。再加上當前設計競爭壓力大,學生一旦欠缺獨立思考能力,便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取得立足之地,可見,對小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至關重要。
1.教學活動應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小學生才是小學數學教育活動中的主體,因而小學數學教師應充分重視到小學生主體地位這一關鍵,并對小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做到充分尊重,進而研究適合培養其獨立思考能力的教學方法,并對現有的教學方法做出與之相適應的改進,提高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的主觀能動性。
2.創設出獨立思考的教學氛圍。環境氛圍在很大程度上對思維能力的培養起到決定性作用,因而,在小學數學教育過程中,教師應致力于對獨立思考教學氛圍的創設,以對學生進行獨立思考進行引導,激發出思維活動熱情。如教師可采用多種教學方法,激發出小學生對數學這門課程的濃厚興趣,并引導其積極參與到數學教學過程中,鼓勵其說出自己的想法,并對其進行肯定,讓小學生在真正意義上體會到小學數學這門課程的樂趣,進而拓展自己的思維,為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奠定相應的基礎。
3.拓展學生對課外數學問題的獨立思考。小學數學課程本身看似枯燥、乏味且抽象,但數學問題均與日常生活是緊密相連的,而小學生自身便處于意識探索的初級階段,小學數學教師應充分利用該階段的機會,在教學過程中將日常生活元素引入其中,對小學生獨立思考進行啟發,進而幫助小學生提高對數學學習的學習興趣,并養成用所學數學知識來解決現實問題的觀念,該種做法可對其獨立思考能力起到較好的培養作用,有必要將其應用到具體的教學過程中。除此之外,還應對新媒體等手段進行利用,在激發其學習興趣的同時,積極拓展課外數學活動,對其獨立思考能力進行培養與鍛煉。
由上觀之,培養小學生獨立思考能力是實行素質教育與新課改中一項極為重要的目標,在小學數學教育中應充分重視到培養其獨立思考能力的重要性,引導小學生能夠將所學到的數學知識來思考、分析并解決數學問題,以促進其思維的全面發展。
(作者單位:湖北巴東縣童家坪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