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俊芳
社會工作方法在高校學生工作中的運用
謝俊芳
輔導員作為高校學生工作的主要載體,對學生進行教育、管理和服務等多方面的工作,以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傳統的管理理念和模式已經不能應對快速變化的高校學生工作。社會工作中的“助人自助”、“人在情境中”、“用生命影響生命”以及“以人為本”的理念,為高校輔導員工作注入創新的血液。本文通過探討輔導員在實踐中如何利用社會工作的三大方法,開拓學生工作的新思路,將社會工作的理論與輔導員學生工作相結合,理論與模式的融合,促進社會工作方法在輔導員社會工作中的創新發展,可以為高校學生工作者提供具體可行的實踐模式。
個案工作 小組工作 社區工作 學生工作 輔導員
在高校學生工作中,本著對學生負責、以學生為本的原則,引進社會工作理念及介入手法,是高校輔導員工作的需要,也是提高工作質量的保證。輔導員利用社會工作的基本理論、原則和方法,形成一套工作理論,并以此為指導,改善學生的學習生活環境。
創新是全方位開展學生工作的重要手段,也是促進輔導員從事學生工作的不竭動力。只有不斷地創新,才能持續、穩健地促進學生工作的發展,形成關注個別到關注整體的機制,及時掌握學生整體的心理狀態。
傳統思想政治教育傾向于“德育化”和“心理化”。社工解決問題的傾向是用發展眼光進行輔導,以優勢視角為前提?;镜墓ぷ髟瓌t是是平等自愿、開放溝通、人人平等。而學校社會工作的個案工作要避免“這兩個弊端。
通過引入個案社會工作理念和方法,輔導員由此可以深入掌握學生組員問題和困難的解決機制。在理論與實踐的基礎上,高校輔導員協助大學生組員認清問題的本質,從而更好地制定方案,達成完善自我的目標。小組社會工作的理念和方法可以運用于高校學生工作的多個方面,比如大學新生活適應教育、團隊建設、人際交往技巧培訓、自我素質完善及提高、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指導、突發事件及危機干預等。此外,社區社會工作理念和方法也并非與高校學生工作并無關系,宿舍環境具備社區的要素,在宿舍管理工作中,可以引用社區社會工作的理念和方法,以更好地幫助大學生解決困難和問題,促進其健康發展。
“以人為本”是社工理念的重要觀點,應用與高校學生工作里,就是“以學生為本”。本著這一理念,高校輔導員在現實中通過廣泛認識學生、尊重學生、關愛學生、充分挖掘學生的內在潛力、促進學生進行自我人格塑造、完善學生全面發展的優秀人格,創造良好的學生工作氛圍。
“助人自助”理念的樹立。高校輔導員傳統的工作理念是包攬學生的大小問題,引入社會工作理念后,輔導員應該轉變工作理念,樹立“助人自助”的觀念,杜絕“保姆現象”。學校社會工作的工作理念是, 學生在適應環境適應和學習過程中出現困境,是個人行為發展和心智成熟的必經階段。然而每一位學生都有與生俱來改善自己生命的能力和動力,輔導員應給予學生最大的信任,并把決定權交回學生自己手中,這就是優勢視角理論。助人自助的理念為輔導員的工作開啟了一個全新視角:輔導員是大學生的人生導師、指路明燈。主要任務是發展大學生的心智、挖掘大學生的潛能、教導大學生明辨是非、發揮大學生的內在力量、尊重大學生的人格發展。簡而言之,就是充分發揮大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發展,自我管理、自我約束、自我調節、自我選擇的能力,幫助大學生獨立自主地在社會允許的范圍內從事社會活動。
社會工作方法主要有三個:社會個案工作、社會小組工作、社區社會工作方法。高校輔導員應該學習這三種方法,將其運用于學生工作的各個方面。
1.依托校內咨詢平臺的個案工作
學校個案工作的服務對象主要是是因為學業適應不良、遭遇重大挫折、人際交往出現障礙等問題,從而出現情緒和行為問題的學生。輔導員應學習好個案工作技巧,面對心理問題學生才能得心應手。個案工作是一種一對一、面對面的咨詢跟進工作,有一套科學的理論和方法,從微觀到宏觀,有序進行。其方法有共情、疏導法、情感感染、自我暴露、展望法等。第一步是信任關系的建立。高校輔導員要通過前期的資料收集,基本談話等方法,與學生互動,從而建立互動關系。輔導員應及時發現學生的心理問題和需求,并對學生的心理問題進行歸類分析。其次,對問題進行歸因分類后,要針對問題制定咨詢方案,開展心理治療。在最后環節,要與學生一起,發掘其社會支持網絡。以自我為圓心,理清親密關系,將家人、朋友、老師、同學及周圍的人,納入關系網絡中。建立一個穩固、堅定的支持網絡,作為其身心健康發展的保障。
高校輔導員進行心理咨詢工作時,第一步是要對學生的心理問題進行歸類,了解問題背后的成因和背景,了解大學生的客觀處境及他們對于當前處境的感受和認識,為下一步的診斷奠定基礎。其次建立信任,減少與學生間的隔閡,從而取得學生的信任。通過這樣的方式,打破傳統的單向施教機制,建立把雙方放在同一高度的平等互助溝通模式。為進一步對學生提供支持和幫助做好鋪墊。
個案工作方法與技巧運用于輔導員與學生談話制度中。輔導員工作的一個重要環節,是通過與學生談話,交流情感和觀點,及時發現學生的問題,全面掌握學生的情況,為學生解決困境提供方法和觀點。這種談話可視為個案社會工作方法的一種。首先,談話的對象是特定的學生,如有需要進行心理咨詢的學生,在學校表現出現障礙,需要輔導員介入的學生等。其次,談話的技巧、時間和內容都經過輔導員老師的特意安排,以求達到效率的最大化。此外,在此類談話中,輔導員的角色類似于社會工作者,在談話過程中,掌握主動權。利用傾聽、自我暴露、同理心、澄清等技巧,推動談話的進行。最后,輔導員老師在談話當中,能全面地了解、掌握學生的情況,為學生所提出或透露出的問題提供針對性的建議,進行專業性的指導。
2.借助班級組織的小組工作
小組社會工作是社會工作方法技巧中的一種,社會工作者通過鼓勵小組成員的參與,促進小組成員的互動,激發組員的潛能,使組員在小組內獲得最大效能,利用小組動力促進小組成員的成長。人具有社會屬性,希望在群體內尋求認同感和歸屬感。小組工作正是從人的副屬性特點出發,利用團隊的力量,推動團隊與組員間的互動,從而修正組員心理上的障礙和行為上的偏差。鼓勵組員說出自己的問題所在,在團隊內尋求其他組員的幫助。團隊的力量是無窮的,能提高組員人際交往技巧,強化其社會支持網絡,加強團隊凝聚力。輔導員應利用好團隊的依托,在團隊的普遍性上促進個人的成長。
高校的管理方法習慣將學生群體分為小組以便于培養集體意識。如將學生劃分為了宿舍、班級、團支部、黨支部、志愿服務團隊、社團組織及學生自治組織等各種小組。這種大環境對于輔導員來說,是工作的優勢所在。高校輔導員在從事學生工作時,可以在已經孕育肥沃的小組資源上,針對學生和小組的特點,因地制宜地開展工作,促進小組和學生的共同發展。也可以在原有的小組基礎上,延伸出預防學生心理及行為偏差、完善學生個體行為的小組。高校輔導員利用小組這一平臺,營造出和諧包容和互助的氛圍,減少學生的壓力,讓學生在輕松的小組環境中,獲得最大的提升。
3.以學生干部群體為主的小組社會工作
學生干部隊伍是高校學生群體中的中堅力量,也是學生工作的基層力量。他們是聯系著學校與學生的橋梁。如果高校輔導員能把握這支隊伍,那就相當于擁有了學生工作的新力量。在高校學生工作中,輔導員應轉變思路,重視學生干部全體,以學生干部群體為主導,以開放式的手段引導激發學生干部集體的管理服務熱情。此外,高校輔導員應根據實際工作的需要,結合學生工作的靈活性、年輕化、創新性等特點,培養品質合適的學生擔任學生干部。學生干部是特殊的學生群體,他們來自學生,同時又服務于學生,他們在學生群體中有充足的歸屬感,又要受到學生群體高度的信賴。高校輔導員要利用社工方法,從學生群體出發,確定具體的群體目標,利用社工技巧,組建學生干部群體,更好地管理、服務學生。
4.基于團學活動的社區社會工作
社區社會工作是專業社會工作的一種基本方法,它確定社區問題與需求,動員社區資源,爭取外力協助,有計劃、有步奏地解決或預防社會問題,調整或改善社會關系,減少社會沖突,培養自助、互助及自決的精神,加強社區凝聚力,培養社區居民的民主參與意識能力,發掘并培養社區領導人才,以提高社區的社會服務水平,促進社區的進步。可以通過設定群體目標,從而促進社會功能的恢復和發展。團組織生活豐富多彩,包含社區服務、志愿者工作、科普宣傳、三下鄉等組織開展各項活動。這不僅能夠充分利用學生所在的社區宣傳平臺、互動場所、公共設施等資源,也可以與所在的社區團體交流合作,協同進步。通過社區這一平臺,相互交流資源,鞏固各自的資源網絡。并通過社區資源的整合幫助學生更好地獲取社會經驗,更好地適應于發揮學校功能,實現學校與社區的相互了解和良好互動"。
從上面論述可知,社會工作方法技巧與高校學生工作有著密切的聯系和相關性,并且社會工作者的角色與高校輔導員的角色也有相似之處。有效運用社會個案工作、小組工作、社區社會工作等方法進行學生工作,是創新的需求,也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社會工作方法中的工作理念、工作技巧和工作模式,對高校學生工作有十分重要的啟事作用。
[1]林梅,程毅:學校社會工作:高校輔導員的角色重塑與功能拓展;化工高等教育;2010第2期
[2]程曄:學校社會工作與輔導員工作的結合模式;高等高職研究;2010(4)
[3]陳君:優勢視角下高校輔導員能力提升社會工作介入研究;華中農業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3.6
[4]孔曉妮,左楊:基于輔導員視角社會工作方法與學生工作相關性分析;寧波教育學院學報;2011.6
(作者單位:廣東培正學院計算機科學與工程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