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百順
如何提高語文閱讀教學的實效性
郭百順
閱讀教學對學生學習具有深刻的意義,能夠幫助學生拓寬獲取知識的渠道,使學生文字理解能力得到提高,拓展學生的詞匯量,從而提高學生的作文能力。由此可見,閱讀對學生學習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同時也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在小學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閱讀能力來選擇適合學生的閱讀策略,實現語文閱讀能力的提升。
小學語文 閱讀教學 實效性
在激發了學生的積極性之后,教師要針對學生的特點,向其傳授閱讀技巧,讓學生體會到在閱讀課上不僅可以開拓視野,還能不斷充實自己的知識儲備,并對提高語文的成績有較大幫助。與此同時,可以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不僅僅是單純的閱讀,還需要在掌握了一定的閱讀方法的基礎之上,對所閱讀的文章有較深入的了解,使閱讀教學實現其應有的意義。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教會學生不同的閱讀技巧。在閱讀過程中,可以運用略讀法和精讀法來對待不同的文章。一些較長篇幅的文章在有限的課堂上無法進行精讀細讀,教師就要帶領學生學會利用略讀法來閱讀,迅速的找出文章的中心部分,以最快的速度對文章有一個大致的了解,對文章所表達的基本內容與思想情感有一個初步的把握。而精讀法主要是學生在進行了略讀之上,將文章中難以理解以及具有較深刻含義的句段找出來,進行精讀細讀,從而更加深刻的理解文章內涵。
小學生由于注意力集中時間較短,自制力不足,教師提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就需要首先從學生身上下手,不斷通過各種手段來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小學生只有在保證較高的興趣條件下,才會跟隨教師的節奏,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之中,從而保證閱讀教學目標的落實,并逐步提升閱讀能力。教師可以選擇幫助學生建立一個相對輕松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輕松快樂的環境下閱讀自己最感興趣的內容,從而不斷提升學生對閱讀的興趣。學生樂意閱讀了才會喜歡上閱讀課,從而樂意接受與閱讀有關的知識點,才能配合教師完成教學任務。教師還要注意根據學生的特點以及上課內容選擇不同的語言表達方式,要利用語言給學生創設一種與所學內容密切聯系的環境,幫助學生更迅速地融入到所閱讀的文章之中,從而不斷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例如,教師可以在上閱讀課之前統計好學生喜歡閱讀的書籍,在進行閱讀課之初就選取學生更為感興趣的內容讓學生進行閱讀,使學生感受到閱讀課是與自己的生活緊密聯系的。讓學生感受到閱讀課的樂趣,才會以一種十分積極的心態去面對閱讀教學,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主要是保證學生在課堂上能夠發揮出自己的能力,根據不同學生的不同特點,鼓勵學生進行個性化的閱讀,從而實現學生主體地位的落實。這就要求教師首先為學生創設一個較為寬松的課堂環境,鼓勵學生在課堂上發表不同的見解,并充分尊重學生所表達出的看法,積極與學生進行交流,從而更為實際的了解學生在閱讀上存在的問題,幫助學生不斷進行改進。還要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選取不同的閱讀篇目,根據學生不同的學習基礎幫助學生選取最適合其的閱讀內容。在選擇好篇目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喜好選取不同的閱讀方法,并盡量在每堂閱讀課中抽出五至十分鐘的時間交給學生,讓學生之間交流自己喜歡的文章,也可以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形式進行閱讀,以一種更為自由的形式使學生在閱讀課上充分發揮。例如,教師可以讓學生自主地選擇自己想要閱讀的篇目,并在進行整理之后從中選出能夠面向大部分學生的文章,并發放下去讓學生進行閱讀。同時,要注意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對所閱讀的文章發表不同的見解,并與其他同學進行交流,讓學生在不斷交流中,閱讀能力得到不斷地提高,同時,使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得到不斷地提高。
對于小學語文教學來說,識字教學則是閱讀教學和習作教學的基礎,識字教學直接影響著語文教學的效果。尤其是低年級的學生識字量不足,嚴重制約著讀寫能力的提高。因此,語文教師只有重視識字教學,才能提高語文教學效率。首先,讓學生閱讀課文,不怕學生讀錯字。在教學新課文時,教師可先讓學生自讀,找出不認識的字,接下來讓他們聽教師范讀,核對自己的讀音有沒有錯誤,標出不認識的字的讀音,然后再讓他們去查字典,具體理解這些字,加深他們對字的理解和記憶,從而達到良好的識字效果。其次,讓閱讀幫助識字,讓識字促進閱讀。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學生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識字,才能準確理解字義,加深記憶。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需要教師激發學生閱讀興趣,教會學生閱讀技巧,突出學生在整個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通過各種手段,讓學生對閱讀上產生興趣,并不斷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
(作者單位:內蒙古錫林郭勒盟多倫縣黑山嘴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