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輝珠
英語文學教學中的跨文化意識培養
李輝珠
在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中,英語文學教學不再局限于原有的英美文學內容中,而是逐漸拓展到使用英語的更廣泛的國家。與此同時,學生英語文學教學中跨文化意識的培養也有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文章在闡述英語文學教學和跨文化意識培養關系及 英語文學教學中跨文化意識培養的重要性的基礎上,為如何在英語文學教學中國培養跨文化意識進行進行策略分析。
英語文學 教學 跨文化意識 培養策略
伴隨經濟全球化的深入發展,英語成為人們交流中的一門重要語言。在英語的應用和學習中,跨文化意識逐漸成為一種重要的能力。英語文學教學作為英語教學的一個分支,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需要注重跨文化意識的培養。跨文化意識是指在對本土文化了解和繼承的基礎上,有策略、有意識地了解其他民族文化和本國文化之間的關聯。實現英語文學教學中的跨文化意識培養需要對多種英語文學作品背景進行把握和理解,根據文化背景區理解文章內容,從而更好地感受到英語文學作品的文化內涵。英語文學教學跨文化意識的培養要求學生在進行英語文學學習時,不僅要保持自己的文化不被侵蝕,同時也要對與之相關的其他文化內容進行把握。
(一) 跨文化意識培養是英語文學教育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各國文學的發展都承載著一個國家的文化,體現了一個國家的民族精神和文化內涵。英語文學教學中也承載著以英語為母語國家的風俗文化、地域人情等。通過英語文學的認識和學習能夠加強對某一國家經濟、政治和文化思想的了解。因此,在某種程度上在對英語文學欣賞的同時也是在潛移默化中培養跨文化意識的過程。
(二) 跨文化意識的培養能夠提升英語文學的教學效果
跨文化意識的培養不僅需要學生對外國文化進行了解,而且需要學生在理解、學習的基礎上,能夠主動將本國文化和外國文化進行對比,總結兩國文化的異同,并在此基礎上提升自身對文化的敏感度。在提升跨文化意識的同時,能夠讓學生在英語文學鑒賞和學習中,積極主動地了解英語文學涵蓋的民俗文化、風土人情等,增強學生對本國文化的辯證認識,進而能夠有選擇地吸收、借鑒他國文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通過對比學習分析,提升教師英語文學的教學效果和學生英語文學的學習水平。
(二) 英語文學是進行跨文化意識培養的重要途徑
文化在文學中能夠得到有效的體現,同時文學本身也涵蓋了文化。比如一部任務型的文學作品,在對主人公成長過程進行講述的時候,會對主人公的身份、背景和立場等進行交代,同時反映當時社會的政治風貌、風土人情和文化內涵等。同時,文學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也會對某個時代的經濟發展、社會情況等進行反映。因此,英美文學在文化內容層面能夠在潛移默化中對學生的跨文化意識進行培養。另外,學生在閱讀英美文學作品時,對于不理解的詞匯可以通過查找閱讀來獲得認識,在查找資料的過程中,學生也會間接地獲得處理兩種不同文化沖突的方法,形成對兩種文化的整合性認識。
(一) 能夠提升學生的語言理解能力
高校英語教學發展更多的是注重英語的語法結構知識,忽視了對英語文學作品背后相關文化內涵和時代背景的講解。乏味、枯燥的死記硬背英文語法知識和詞匯結構雖然能夠提升學生對英語的應用能力,但是沒有深刻感悟英語文化內涵就會導致學生缺乏英語文學學習的跨文化意識,進而不能在真正意義上理解英語語言的魅力。
(二) 能夠拓展學生的英語知識層面
在英語文學的教學過程中適當地引入一些文化背景和文學知識,能夠實現對學生學習知識面的拓展,比如在英語文學教學中引入和教材內容有關的文化背景知識,一方面能夠引導學生形成一種價值體系,加強對英語文學內容相關文化的認識和了解,另一方面能夠提升學生的英語文學綜合素養。
(三) 能夠提升學生英語文學的綜合能力水平
跨文化意識的培養能夠英語文學的綜合能力,因為跨文化意識是在全球化背景下產生的一種能力培養方式。跨文化意識的培養不是簡單對文化符號和文化意識的復制,而是人們在英語文學學習的 過程中對中西文化差異的一種新的理解和把握,從而在不同程度上降低對英語文學學習的陌生感,加強學生對英語文學學習的了解,從而提升學生英語學習的綜合能力水平。
(一) 加強對中西文化差異的分析
受經濟、政治和文化背景發展不同的影響,中西方在文化發展方面具有很大的差異性,因此,在英美文學教學過程中,需要加強對中西文化差異性問題的分析和探究,在深入認識本土文化的同時實現本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充分整合。加強對中西文化差異的分析具體需要做到以下幾點內容:第一,設定有計劃、明確性的英語文學教學策略,并在組織學生理解和思考教學策略后形成一種完善的英美文學文化體系。第二,在英語文學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要本著以中國公正、客觀、科學的態度來講解英語文化語境下的英語文學內涵,尊重不同文化下的文學發展和文學價值觀念差異。第三,在英美文學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要將文學作品及其所處文化價值理念進行結合,從而更好地把握英美文學作品主題思想,加強對作品的深刻理解。
(二) 加強對英語文學深層次文化的研究分析
英語文學跨文化意識培養的過程中,需要不斷加強對更深層次文化內容的研究,在對表層文化已有研究的基礎上提升自己對文化挖掘的能力。英語文化的表層內容是很容易學習到的,比如和英語文學有關的天文地理、文學知識、哲學知識等,這些知識的獲得一般都可以在正常的學習中獲得,但是英語文化的學習不僅僅是對這些表層文化的了解,還需要通過學習加強對深層次文化的學習和了解,比如和英語文學有關的文化傳承、人文景觀、行為習慣等。隨著對英語文學的深入研究,要不斷加強對英語文學深層次文化的研究。一個國家在長期發展中,經過積累,很容易形成一種 特殊的行為模式,為此,在進行英語文學的教學中需要加強對這些行為和文化的了解、學習,用心感受文學作品中體現的情感內涵,通過對文學作品內容的挖掘實現對自身精神文化生活的豐富。比如 ,對英美文學作品中人物家庭、朋友和風土人情的研究,能夠幫助人們進一步了解國外的風俗,感受不同的風土人情。
(三) 訓練學生文化移情能力
移情能力是跨文化意識培養的重要方面,對跨文化意識的培養具有重要的意義。不同國家和地區具有不同的文化,為了加強這些文化之間的交流和溝通,需要搭建一個文化交流共享平臺,在這個平臺中實現人們彼此之間的相互交流,引導人們應用不同民族思維模式來思考問題,從而加強對英美文學的深入了解。文化的移情能力本質上是一種主觀意識,為此需要學生能夠積極主動的去了解和學習。
(四) 拓展學生的閱讀面
英語文學作品遍及在整個世界范圍內,其中有一些還是名著級別的作品,能夠為跨文化意識的培養提供良好的材料支持。這些作品的大部分內容是各個時代發展的一種體現,能夠展現深刻的文化背景和文化內涵,因此,培養學生的跨文化意識需要積極鼓勵學生閱讀不同的英語文學作品,拓展自己的閱讀面。
(五)利用多媒體軟件培養學生的跨文化意識
伴隨科技的進步和時代的發展,教育事業發展中越來越多的應用一些現金的科學技術。英語文學教師也要學會應用科技的發展來為自己的教學開展帶來一些便利的。比如,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利用多媒體軟件插入一些圖片,從而讓學生能夠更為直觀的感受教材的重點內容,對英語國家的社會風俗和人文風情有著最直觀的了解,另外,教師還可以在課前搜集一些和英美文學講授內容有關的資料,比如文學作品作者的介紹、作者的創作背景等,通過背景資料的搜集和介紹,加強學生對和文學作品有關的社會背景的了解。
(六) 利用課外活動發展和培養學生英語文學學習的跨文化意識
英美文學的課堂教學時間有限,為了更好地向學生講授英美文學知識,進行英美文學內涵的培養,需要教師引導學生利用課下的時間來培養自己的跨文化意識。比如,教師可以利用課上的時間將一些在學生理解范圍內的英美文學優秀作品分享給學生,讓學生進行文章的選讀。另外,教師還可以向學生推薦一些比較經典的外國電影,像是有深厚的文化積淀的英文音樂,并讓學生寫下在觀后感或者聽后感。另外,教師還可以組織開展西方情景劇匯演、電影節、讀書會、英語角、英語沙龍等活動,通過活動的開展讓學生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來學習英美文學知識,加快和英語文學內容有關文化知識的傳播,促進中西方文化之間的交融,提升學生的跨文化意識。
(七)通過提高教師的素質來培養學生的跨文化意識
教師在英語文學的課堂教學中具有主導的地位,充當著引導的重要作用。為此,在英美文學跨文化意識的培養中,也需要提升教師的個人素質來培養學生英美文學學習的跨文化意識。提升教師的素質主要從兩方面著手:第一,提升教師的的專業素質;第二,提高教師的職業素質。其中,專業素質主要是指培養英語文學教師的文學素養,加強教師對英美文學作品內涵和主要思想的全面了解。教師在對英語文學作品全面了解的同時,能夠根據學生學習中產生的疑問對學生進行具有間接性的解答,促進學生對文學作品了解,提升英語文學課堂教學效果。提高教師的職業職業素養是指教師的教學方式和教學理念要做到與時俱進,要改變傳統的教學理念,注重對學生文化意識和基本素質的培養,由淺入深地引導學生學習和理解英語文學作品的內容。
綜上所述,在英語文學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跨文化意識對于學生的學習發展意義深遠,是時代發展對英語文學教學發展的要求。通過在英語文學教學中融入跨文化意識能夠提升英語文學教學的課堂效果,在充分利用各種資料學習的同時進一步培養和提升學生的英語文學跨文化意識。
(作者單位:對外經濟貿易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