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志剛
《紅樓夢》原作者考
劉志剛
曹雪芹整理成《紅樓夢》這本書,但他不是《紅樓夢》的原作者。《紅樓夢》里寫的是真人真事,沒有親身經歷是寫不出來的。本文對《紅樓夢》原作者進行了考證。
《石頭記》《紅樓夢》 林黛玉賈寶玉薛寶釵襲人王熙鳳
有理由肯定,曹雪芹整理成《紅樓夢》這本書的作者,不是《紅樓夢》的原作者。
《紅樓夢》這本書里描寫的人物,都是一個人一個性格,每個人的做事方式都因為性格而不同,這與其他小說有很大區別,不可否認,《紅樓夢》里寫的是真人真事,沒有親身經歷是寫不出來的。原作者是誰?
真人真事還有一個理由,就是紅樓夢里的人物都使用的假名字,編造的故事不需要假名字,如,賈雨村(假語村),賈雨村,在當地是大戶人家的,而且在官府任職,如果寫真名字,人家很容易知道是誰。有人說作者是賈寶玉,不對,首先,寫內心世界豐富的,而且感情豐富的,都是女性作品。所以,不是賈寶玉。
為什么說作者是林黛玉,因為《紅樓夢》里林黛玉的感情世界只有他自己清楚,誰能代替她寫出如此詳細的情感感受呢?
《紅樓夢》這本書,描寫最多的是林黛玉的內心世界。
書中主要人物:林黛玉、賈寶玉、薛寶釵、襲人、王熙鳳。書中寫,林黛玉、賈寶玉是一對情侶關系,其實只是林黛玉自己那么認為,真實情況是賈寶玉對他的表妹-林黛玉十分地照顧,賈寶玉的內心并沒有把林黛玉當情人,林黛玉的誤解導致她的煩惱。賈寶玉有責任照顧林黛玉。
林黛玉、賈寶玉長期在一起,雙方十分地了解,薛寶釵和賈寶玉才是婚姻的最佳選擇,林黛玉認為賈寶玉是她的,薛寶釵是外人。
林黛玉并不了解賈家沒落的內情,所以她沒有寫清楚,她也不關心。如果是男性作者,就會寫賈府的詳細情況,及社會狀況,而不是以寫感性為主。
《紅樓夢》的早期名字叫《石頭記》,就是指得賈寶玉天天戴在脖子上的那塊玉佩。《石頭記》,已經是小說形式了,《石頭記》的早期是手抄本流傳,我認為應該是一個人的日記。或者回憶錄。
小說作者為什么說,林黛玉已經死掉了?她認為心已冷,死了跟活著沒什么區別。
襲人是寶玉的丫鬟,是個很懂事的女人,不是真人真事,描寫不出來的。
林黛玉對賈寶玉、薛寶釵的認知、都是作者(林黛玉)自己想象的、自己認為,不一定是事實。賈寶玉對林黛玉的照顧,不希望她不快樂。賈寶玉對薛寶釵的癡迷眼神,林黛玉說,賈寶玉就是個“呆子”。賈寶玉是個沒有主見的人,也就是說,他不是一個“決斷”的人。“決斷”的人,是“英雄”的性格,不是每個人都會當英雄,那只是一種性格。
林黛玉只是寫了她聽說得,她看到的,她想到得,人和事,賈寶玉對薛寶釵的一次次“電到”(越是不了解,越是想了解),薛寶釵的諸多優點,都讓林黛玉難受。賈寶玉盡管不希望林黛玉難受,但是又有賈母看好薛寶釵,林黛玉真的沒戲了。
王熙鳳,大大咧咧,粗中有細,又是管家。是賈家的內府的風云人物,所以,她的“故事”最多,一致于影響到她的丫環。
薛寶釵是紅樓夢作者最愛的兩個人物之一,第一是賈寶玉,第二就是薛寶釵。賈寶玉是她的夢中夫君,薛寶釵是情敵,最大的競爭對手。作者不是林黛玉又能是誰?
薛寶釵相對林黛玉比較強勢一點,因為,賈母是覺得,薛寶釵是嫁給賈寶玉最佳人選。作為長輩給子女找婚姻伴侶,賈寶玉和薛寶釵是最佳的
像薛寶釵這一類的女人,看上的是有才男士,比如狀元、戰場將軍,看不上賈寶玉這樣有錢無才。但是,作為婚姻來說,她自己的選擇沒用,聽父母之命。
另外,林黛玉對賈寶玉太癡情,不愿意傷害林黛玉,女人的慈善的一面。
賈寶玉在女人堆里長大,他會為了一個癡情女離家出走?這與現實不符,這種可能性微乎其微。應該是后來作者加進去的故事。
如:杜十娘的故事:杜十娘遇上一個出差路過的男人,一見鐘情,男人計劃把她帶回家,要娶她,男人回家,與父母商量無果,杜十娘在橋頭等了一個月,沒等到,她把多年積攢的金銀首飾倒進江里,人也投江了。
如: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故事:梁山伯與祝英臺一見鐘情,梁山伯的家人不同意,梁山伯是個負責人的男人,與祝英臺一起消失。
林黛玉大概也想投江,但是她沒有,她選擇活下去,她把經歷寫出來,真實地寫出來,警示社會。
婚姻都與“錢”(利益)有關,不談“錢”的婚姻,某些成分脫離了“社會”。
值得不值得,因人而異,每個人的選擇不同,現代人選擇林黛玉的也是少數。戀愛可以,結婚恐怕就要考慮了。這是很多人都明白的道理,只是有很多人“虛偽”,不愿意說出口。男人如此,女人也一樣。結婚是要組成家庭,生活的,生活離不開“錢”。生活是社會的一部分。
真實故事應該是,賈寶玉和薛寶釵結婚,林黛玉只有一個選擇,離開賈家。淪落為風塵女子,閑暇寫日記,回憶過去,日記流傳世間,有好事者整理成書,多年流傳,不斷地整理、改動,從手抄本,到《石頭記》,到《紅樓夢》。
(作者單位:山東省乳山市下初鎮林業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