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鍵
漢語言文學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思路
陳鍵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和教育體制的不斷改革,教育形式逐漸呈現出了多樣化的趨勢。漢語言文學專業作為高校的一門傳統學科不斷被引入到技工學校中。在當代大眾化教育的背景下,技工學校漢語言文學專業如何培養應用型人才,是一個值得社會和其他學校關注的問題。本文筆者結合當前的教育背景對技工學校漢語言文學專業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提出了相應的改革思路,以供參考。
技工學校漢語言文學應用型人才培養思路
1.優化專業基礎內容
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基礎課程主要是培養學生的理論基礎,加深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基礎課程有十幾門,課程的雜多對于學生來說是學習的一大難點。而且技工學校的學生一般基礎知識比較薄弱,這就給學生的學習造成了更大的困擾。技工學校不同于高等院校,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學校的培養目標都有差異。因此,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就要求教師要結合學生和學校的實際情況,優化教學內容。在課程和教學內容的選擇上,教師要有針對性的做出相應的調整,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明確教學的核心內容。教學內容的選擇和理論知識的傳授要在學生所能接受的范圍之內,不能違背學生的發展規律。
2.強化應用性課程
學生理論知識的學習是為了更好的服務于以后的實踐需要。因此,技工學校的教師在漢語言文學專業的教學過程中要強化學生應用性能力的培養,在課程設計的過程中要有針對性的增加應用性課程,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系統的應用技能課程,提高學生在日后工作中的應用能力,為社會培養優秀的應用型人才。
1.系統教學,構建專業知識結構
技工學校的學生主要是初中畢業生,初中學生知識基礎和學習能力有限,而且剛剛接觸漢語言文學專業,對專業缺乏客觀的認識和評價,這也使得學生在學習的初期較為艱難。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結合而學生的特點,進行系統教學。讓學生對所學的專業有整體的認識,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為學生的專業學習構建系統的知識結構,為學生的日后學習做好基礎。
2.鼓勵學生大膽質疑,提高學生的應變能力
漢語言文學專業的設置,主要就是通過學生對文學的鑒賞,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在技工學校的學生正處于青春期階段,擁有很強烈的求知欲望,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結合學生這一階段特點,有針對性的進行教學方法的革新。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質疑,不斷的提出自己的疑問,讓學生在課堂上積極發言,并對提出的疑問進行課上的討論、研究,讓學生在與其他人的交流過程中不斷的提高應變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由于技工學校的學生自身的特點,就需要教師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要多費心費力,這樣才能幫助學生更好的適應以后的工作和學習需要。
1.組織課外體驗課,鍛煉學生的應用能力
技工學校以培養中、高級技能人才為目標,學生畢業之后馬上是進入社會參加工作。技工學校的培養目標就要求學生要具備一定的實踐能力,才能提高適應工作的能力。因此,在漢語言文學專業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專業內容給學生設置場景,組織學生進行課外體驗課,讓學生將所學到的專業知識運用到實踐生活中去,鍛煉學生的應用能力。
2.開展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
學生理論知識的學習必須要接受實踐的檢驗,在實際的應用過程中學生才能不斷的提高自身的理論素養,豐富自身的實踐經驗,為以后的生活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因此,在漢語言專業的教學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比如,即興文學創作比賽,詩歌鑒賞大賽等等競技比賽,讓學生在豐富的校園活動中,鍛煉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和社會參與能力,不斷提高應用技能。豐富多彩的校園活動還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有利于學校應用型人才的培養。
3.組織學生進行校外見習
在專業理論知識學完之后,教師應該及時組織學生進行校外見習,讓學生直接參與到專業相關單位的實際工作中去。學生在實際的工作單位中進行見習,可以不斷的檢驗自己的理論知識,在豐富實踐能力的基礎上,不斷的提高學生的理論素養和應用能力。
綜上所述,漢語言文學專業作為我國的一門傳統學科,在技工學校中對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應該得到教師和學生的高度重視。因此,技工學校教師在漢語言文學專業的教學過程一定要充分的結合學校的教學目標和學生的實際情況,不斷的革新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重視和豐富學生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在理論基礎和社會實踐的基礎上,不斷的提高自身的學習能力和應用能力,培養社會所需的應用型人才。
(作者單位:湖南建筑高級技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