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曉曉
培養學生自主閱讀的措施
丁曉曉
新的時代在不斷發展,人們對精神文化和物質生活也提升到了一個新的層次。小學各學科教育學生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得到長遠的發展,也是教育改革跟隨社會發展潮流的新體現。而低年級小學語文作為一門能培養學生自主閱讀能力的學科,其教學責任更是在新課改的實施中占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它的要點就是教導學生學會自主閱讀,在閱讀中不斷思考,鍛煉學生的感知能力,最后能實現全方面的發展。
低年級小學語文培養自主閱讀
小學語文是一門基礎性的課程,是為認識世界和了解社會和教導做人所開設的,所以比起其他一些學科所要學習的內容也相應地多了不少。但是目前的教學方式還在基于傳統化的,有很大一部分小學語文課堂還在實行照著課本念,沒有重點內容只有不停記憶,不會思考怎樣去試著理解這篇課文,導致小學語文在很多人的認知觀念里就是無聊枯燥的。所以,在新的教育模式下,教學工作人員應該立即對這種現象加以改善,讓小學語文真正能夠發揮它的作用。因此,學校和教師必須從低年級的小學語文自主閱讀的培養能力開始加強,讓學生養成良好的自主閱讀習慣,從而為低年級學生的良性發展做鋪墊。本文以低年級小學語文對培養學生自主閱讀所要實施的方法和措施進行了以下探討。
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其心智還處于成長階段,要讓他們真正理解一件事并自己獨自完成是很困難的。當我們提前選擇讓其自主閱讀時,其后果孩子可能只是會因為一時的興趣和愛好去聽從父母和家長的話去堅持的做一會兒,但是很快會因興趣不在而拋之腦后,再也不管不問。因此,我們要明白孩子的心理,他們對某個事物雖然不夠耐心,但是他們有著很強的模仿能力。在家庭里,模仿父母。在學校里,模仿同學和老師,甚至于他們愿意模仿一切自己認為喜愛的東西。所以我們要根據學生善于模仿的心理,對其進行正確的引導。比如,要培養學生的自主閱讀習慣,教師首先要樹立起讓孩子學習的榜樣,對閱讀充滿熱愛,并且加強與孩子的思想交流,以便了解孩子的自主閱讀情況,在自主閱讀教學中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多多引導學生說出自己在閱讀時所看到的故事,間接地引導學生對所閱讀的內容進行理解,讓孩子在模仿老師的過程中學會自主閱讀,從此愛上閱讀,養成愛閱讀的好習慣。
在培養低年級小學語文自主閱讀時,教師要充分的利用學生擁有的特點,才可以讓培養自主閱讀的活動更加有效的實行。低年級學生一般都喜愛動畫片,在觀看的過程中,因為有圖畫有動作有聲音便更能順應他們幼小的思維方式。閱讀時也一樣,孩子更注重的是書中那些花花綠綠的圖案,而不是書中所蘊含的道理在吸引他們。因此,再結合多媒體的新式閱讀工具,在學生閱讀過程中適當的出現與內容相關的插畫,這樣,孩子不僅能夠最大程度的理解自己所閱讀的知識,還提高了孩子閱讀的興趣,豐富了孩子的想象力,對自主閱讀也會產生好奇和探索。比如,在指導學生閱讀神話故事《神筆馬良》時,教師可以先在互聯網上搜集資料,找到與故事內容緊密相關的圖片,對學生進行指導,讓其先根據結局,然后再根據自己所猜測的結局進行想象,構造出一個全新的故事來,在講給大家聽。舉個例子,當神筆馬良被邪惡的財主抓住后,財主想要逼迫馬良為自己畫很多很多的金子,聰明的馬良自然不會讓壞蛋財主如愿,一次又一次的依靠自己的智慧戰勝了財主,最終自己畫了一匹馬,不知道逃到哪里去了,這以后呢,多媒體上的圖片就沒有了,然后老師再適時的引導學生理解馬良故事中所要學到的道理,進而也提高了低年級學生自主閱讀的興致。同時教師再以馬良后續發生的事讓同學們參與想象,在結合前面所閱讀內容和對未來想象力的沖擊下,不僅掌握了閱讀技巧,同時也大大提升了低年級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水平。
想要對低年級學生實現培養自主閱讀的目標,那么他的父母怎樣對孩子進行教育也相當重要。學生最喜歡閱讀的就是故事,喜歡閱讀那些與自己有著密切關聯的故事。如果孩子從小喜歡看書,但是他的父母不同意孩子觀看與學習無關的書,在孩子獲得課外知識的時候對其進行了嚴厲的教育批評,并當著孩子的面撕毀了讀物,那么,這樣做最后便給學生帶來了極其嚴重的心理陰影,給日后的自主讀書能力也產生了相應影響。反之,一個孩子的父母喜歡讀書,并且能在孩子的小時候指導他讀書,那么,在這樣一個溫和的環境中長大的孩子,必定會養成良好讀書的習慣,為自主閱讀能力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總結:要在小學語文的這個低年級階段實現中實現培養學生自主閱讀能力的措施,教師就必須結合上述所提到的,對目前的培養方法在加以完善,并不斷對其開拓創新,最終使低年級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得到穩定提升。
(作者單位:浙江杭州市濱江多思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