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日蘇黎明
?
互聯網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那日蘇黎明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我們黨宣傳政治思想和政治主張的重要渠道,也是引導廣大中國人民繼續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改革開放,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制度,統一全國人民思想,團結帶領全國人民為實現共產主義這一最終目標的保證。中國共產黨從1921年成立時的幾十人,發展成為擁有八千多萬黨員的全世界第一大政黨,并帶領歷經磨難的中國人民奪取了全國革命的勝利,建立了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新中國。在當代,中國所取得巨大成就令世人矚目,特別是改革開放幾十年的巨大成就,將中國推向了世界第二經濟體的寶座,并向著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中國而奮勇前進,中國人距離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更近了一步。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起到極大的推動作用。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極其重要,絕對不能忽視。
當前,人們思想觀念正在隨著時代的快速發展而發生了明顯的轉變,人們思想更加具有獨立性。互聯網時代的到來,更是加劇了人們思想變化的進程。在信息大爆炸的時代,人們獲取咨詢,了解世界的渠道越發廣泛,在接觸先進思想和文化的同時,一些不良的思想也開始影響著人們的思想變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對于影響人們思想變化的影響力逐步弱化,這種現象的出現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對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視程度不夠
當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作用是人們的普遍共識。從表面上來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仍然占據重要的地位。但是,向更深的層次來看,當前的思想政治教育仍然停留于表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形式、請效果,重理論、輕實踐的情況尤為突出。特別是在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使人們的價值觀發生變化,人們更加注重的是經濟利益的獲取,而對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只是當作工作任務來完成。造成了思想政治教育“嘴上說重要,心里說不要”的局面的形成,這種狀況的形成從表面上來講是由于人們思想的變化,但是從更深層次的角度來看,是對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視程度不夠的表現。
2、人們對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和意義認識不足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社會主義體制下的產物,在資本主義社會是沒有思想政治教育的。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特別是互聯網的廣泛應用,許多不同的思想涌入,人們對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作用越來越不重視,甚至出現抵觸情緒。崇洋媚外的思想開始盛行,而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往往在主觀上不愿意參加,即使參加也是被動參加,主動性和效果性不強,效果收效甚微。
3、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單一,吸引力不強
在戰爭時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們思想較為封閉,對于思想政治教育中所提到的新的思想,新的觀點有極強的興趣,所以,早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都是一思想灌輸為主。但是在新的歷史時期,人們思想開始變得活躍,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卻沒有發生太大的改變,說教和灌輸的模式還是主要手段,不能引起人們的關注和興趣。
互聯網是近年來發展最快,接觸人群最廣的傳播交流媒介之一,互聯網的出現人與人的距離大大縮短,正想習主席在世界第二次互聯網大會上所講到的那樣,“互聯網讓世界成為了雞犬之聲相聞的地球村”。這充分說明了互聯網的重要作用。因此,在互聯網的的平臺上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對人們的思想加以引導,更符合時代發展的需要。
1、互聯網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的創新
互聯網是一個人們思想交流的新平臺,在這個平臺上人們談論事件、闡述觀點更加自由,更加自主,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其中,通過更加直接的面對面的交流和溝通,將一些政治思想和觀念潛移默化的傳播出去,對根據人們思想變化的新特點,適當進行調整和改進,形成一種新的思想教育工作方式,而這種方式也更加有效,更加容易得到人們的認可,從而達成共識。
2、互聯網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提升
任何工作都需要實現工作的目的,沒有效果的工作是沒有任何意義的,因此,思想政治工作必須提高有效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的是通過政治思想的傳播,而在引起人們思想上的共鳴。而在互聯網平臺上,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改變了,更加靈活,更加生動,更能引起人們的興趣,也能吸引更多的人參與其中,再此帶動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就會大大得到有效提升。
3、互聯網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針對性的提升
人的思想問題,最復雜的問題,在人們思想越來越多元化的時代中,人們對待一件事情的看法不同,角度不同,對人們思想所產生的影響不同,有積極的,也有消極的。對于解決當前一些不正確的思想觀念,通過一種簡單的方法是不能有效解決的。因此,當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須有極強的針對性。因此,我們通過在互聯網上更深層次的溝通,及時發現人們思想變化的關鍵問題,并有針對性的加以引導和解決,才能保證教育工作的真正深入人心,取得實效。
(作者單位:內蒙古師范大學旅游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