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德金
作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潛在的想象力
牛德金
作文教學中培養和發展學生潛在的想象力,是作文教學中不容忽視的環節,也是提高學生作文水平的關鍵??梢詮纳钊雽嶋H,追尋作者思路,修改作者所表達的人物等幾方面入手,讓學生通過聯想進行敘述,不僅讓學生懂得寫作之法,而且讓學生懂得如何落筆,讓學生大膽嘗試寫作之道,從而提高寫作能力。
作文教學培養想象力
古人云“授人以魚,不若授之以漁”。作文教學中培養和發展學生潛在的想象力,是作文教學中不容忽視的環節,也是提高學生作文水平的關鍵。教學中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培養學生的想象力。
作文教學中命題作文是學生習作的難點,也是教師教學的難點,因此所選命題應具有新穎性、典型性和廣泛性等特征,讓學生從實際出發展開想象,按自己的思維方式提出問題、解決問題,避免一味按教師的提綱思路而形成單一的定向思維模式。應讓學生在深入理解命題的基礎上深入實際,因地制宜,去寫周圍所熟悉的一切,寫自己的體驗、經歷和感情等,不能一味追求寫作技藝,強用華麗辭藻和熱衷寫作模式。如命題作文《我的家鄉變了》要鼓勵學生做個小記者,去采訪家長,走訪老者,了解過去家鄉的自然環境,人們的衣、食、住、行、通訊等各個方面。而后,帶著自己了解到的情況,從自己的家庭和周圍開始,親自進行觀察,深入了解具體的變化情況,體會變化的原因,最后抓住變化中比較典型的,選擇性的把重點部分有條不紊地敘述出來。這樣既培養了學生的觀察力和想象力,又使學生從實際出發,做到了言之有物,感情真摯,培養了良好的寫作習慣。
許多文章中作者都提供了不同的問題,有待于讀者去解決,給人留下反復想象和回味的余地。據此,教師可組織全體學生反復閱讀或小組討論,尋求作者所表達的語意,把這種語意未盡的篇幅,通過巧妙構思,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教師巡視并指導和解答小組提出的問題,同時對學生所研討的結論給予肯定,激發學生的參與意識和學習興趣。如:魯迅先生的《故鄉》一文中,作者提出了自己的期望,他希望宏兒和水生不要向他和閏土一樣隔膜起來,但作者沒有將此期望詳盡敘述。因此教師組織學生分析原文,追尋作者思路,并分析作者、閏土、宏兒和水生他們生活在什么樣的時代中,他們有哪些不同之處,再明確作者在文中提出了哪些讓讀者質疑的問題。而后讓學生展開想象,依據作者的期望和思路去寫全文,學生完全可以把這一問題詳盡地表達出來。再讓學生反復分析原文和續文,使整篇文章條理化、明晰化和完整化。
有好多文章是以人物思想變化為線索,如果學生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引導學生仔細分析文中各個人物然后,變換文章表達形式,由于文章形式已變更,文章思路亦隨之變換,文章中原人物的性格也隨之變更。另外形式一變,可以使學生產生新鮮感,從而激發學生的興趣及潛在想象力。文章形式變換時語境也隨之變更。更換文中的語言重新編寫一段文字,人物也隨語境變化而變更。從而使學生主動的、積極的去習作,當然,也要防止那些低級庸俗的笑料夾雜入文。如:《漁夫和金魚的故事》一文中主要人物是老太婆和漁夫,文章是以老太婆思想變化為線索而展開的,所描寫一個蠻狠無理的霸道惡婦人。文章情節曲折、故事連串。如果讓學生在了解其意的基礎上改變原文形式,描寫出一個溫順、慈祥的老婦人,改其意而逆向敘述。要各種寫作手法相結合,把文章表達的感情,懇切、委婉動人而至。使文章帶有趣味性、生動性和新穎性。
總之,培養和發展學生想象力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教師可以根據不同情況進行不同方式,讓學生通過聯想進行敘述,不僅讓學生懂得寫作之法,而且讓學生懂得如何落筆,讓學生大膽嘗試寫作之道,從而提高寫作能力。
(作者單位:甘肅省天祝縣松山鎮月牙灣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