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波
應用型本科院校二外俄語教學模式探討
姚波
中國與俄羅斯是近鄰,隨著中俄兩國在政治、軍事、文化等領域的合作逐漸加深,兩國之間經濟文化往來日趨頻繁。近幾年涉及俄語翻譯的場合快速增多,而我國俄語翻譯人才主要來自外語院校俄語專業,俄語人才數量遠遠不能滿足市場需求。因此,進行二外俄語改革,大力培養二外俄語專業學生的翻譯能力是解決這一問題有效快速的方法。
本科院校二外俄語教學模式
近年來,全球一體化的成果越來越顯著,我國與世界其他國家的經濟文化交流也越來越頻繁,在對外溝通的環節里,需要高素質的外語專業人才的參與。培養高素質的外語專業人才要求應用型本科院校在外語專業方面做出突破,加強外語建設,從而實現這一目標。而目前國內大部分本科院校培養的外語專業人才都偏向于外語教學和外語研究,實際的語言運用能力的訓練相對較少。這顯然不能滿足目前國家對外語應用型人才的需求。
從以往的教學情況來看,應用型本科院校更加注重學生的書本知識的掌握,更加看中學生的考試成績,而沒有對學生的課外訓練情況和學生的實際語言英語情況保持足夠的重視。這也是我國高校教育的普遍問題。為了適應當代社會對人才的需求環境,課堂知識要和實踐能力充分結合,才能培養出實干型的人才。
傳統的教學模式最大的特點就是老師講學生聽,缺乏互動,而且課外老師和學生幾乎沒有聯系。根據建構主義的相關觀點,要求在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充當課堂上的知識傳授者角色,還要負責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的課外實踐能力,只有理論培養和實踐培養充分融合,培養出的學生才能是有用的人才。
傳統的俄語教學以俄語交流環境和俄羅斯文化為主要載體.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的持續深入,中俄兩國在文化和經濟等領域交往的不斷加深,俄語的使用范圍也越來越廣,因此傳統的俄語教學方式急需融入時代特征,將俄語在經濟、貿易、文化、旅游等對面的實際應用環境作為新的教學載體。為了提高二外的俄語教學質量,筆者提出以下兩個方面的多元化教學建議。
1.情景教學法
對于任何一門外語的學習而言,身臨其境是最有效的學習手段之一。對于在校學生而言,不是每個學生都有俄語語言環境。因此,營造一個語言環境,讓學生處在一個小小的俄語世界里,是提高學生俄語水平的有效方法。它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提高俄語口語的應用能力,矯正俄語的發音。
2.英語俄語對比教學法
在我國,英語很早就被作為一門高考的必考科目,因此每一位大學生都有一定的英語基礎,也有較長時間的英語學習經驗。俄語作為一個相對新鮮的語種,它復雜的語法結構和陌生的發音特點,往往容易讓學生無所適從。因此,教師可以將英語與俄語進行橫向對比,根據英語學習的方法、特點和技巧,來總結出俄語學習的經驗。這也符合學習遷移理論的相關觀點。
在國家教育部制定的英語教學大綱里,對各所高校的英語教學的教學目的、教學目標、教學流程等方面都具體的規定和說明。對于二外的俄語教學而言,要提高俄語的教學質量,除了上述的改進方法之外,還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下功夫。第一、改變傳統的以教師講課為主導的教學模式,增加師生的互動,注重對學生俄語口語的運用能力的培養;第二、充分借助現代科技,增加先進的教學工具的配置、反復教學手段、營造輕松的學習環境;第三、多種渠道多種手段展示俄羅斯社會風情,以及讓學生感受當前俄語翻譯人才的緊缺性,讓學生更加明確學習俄語的價值,堅定學習信心。
同為世界大國,中俄兩國既是近鄰,又是彼此重要的貿易伙伴。近年來,隨著我國和俄羅斯在經濟、文化、軍事等領域的交流越發深入,俄語在中國應用的場合也越來越多,但俄語翻譯人才一直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態。本課題以二外的俄語教學模式作為案例,指出了當前我國高校的俄語教學中,從教學大綱、教學環境到教學方法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具有針對性建議和意見,希望以此能為高校的應用型的俄語人才的培養做出微薄貢獻。
[1]王麗華.高等教育國際化形勢下的大學俄語教學改革探析 [J].成功 (教育), 2013,24:10-11.
[2]黃興華.俄語教學之互動教學模式[J].湖北科技學院學報,2013,09:135-137.
[3]王金容,夏宏鐘,楊德洪.中國清代俄語教育與人才培養[J].四川理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06:49-53.
(作者單位:四川外國語大學成都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