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強
對外漢語教學中中外文化交流活動的設計
郭強
內容摘要:對外漢語教學根本目的在于使學生掌握語言能力和語言交際能力。中外文化交流活動不僅有助于達到此目的,更有助于豐富對外漢語教學手段,激發漢語學習者學習熱情。中外文化交流活動設計要從實際出發,遵循一定的設計原則且謹慎選擇活動內容,保證活動前充分準備,活動中靈活組織,以達到最佳效果,推動對外漢語教學發展。
關鍵詞:對外漢語中外文化交流活動設計對外漢語教學
1.符合對外漢語教學的目的
對外漢語教學應以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和語言交際能力為教學的根本目的。學生想要掌握一種新的語言,首先要掌握構成語言的語言知識和能力,也就是構成這種語言的語言要素和語用規則。語言要素指的是語音、詞匯、語法和漢字等,語用規則指的是語言使用的環境。語言能力是綜合運用聽、說、讀、寫等技能于實際應用的能力。對外漢語教學的教學目的決定了教學內容應以知識的運用為主,而不是以知識的系統講授為主。
中外文化交流活動是對外漢語教學中至關重要的一項內容,是漢語學習者實際操練所學語言知識和深入體驗所學文化的重要平臺,而中外文化交流活動設計,則是搭建此平臺的重中之重。
2.符合漢語學習者的學習動機
實踐性強的文化交流活動符合漢語學習者的學習動機。學習動機是激勵個體從事學習行為的內在動力,常常表現為為達到某種目的而付出努力的愿望。不論從內部還是外部,不論是通過刺激興趣發展還是通過外界因素影響,漢語學習者都能夠從實踐性極強的文化交流活動中收益,得到最直觀的文化體驗和最實用的漢語知識。中外文化交流活動極大地迎合了漢語學習者的學習動機。
1.豐富對外漢語教學手段
在口語、聽力、綜合課等課堂教學過程中恰當地插入各種語言游戲與情景互動、交流體驗與實踐活動,必將促進教學方法、操練模式豐富多樣,充滿趣味。單一的、純粹的文化講授和教學活動難免枯燥乏味,遠離實際,并且晦澀難懂,加之語言上的障礙,學生無法體會彼此文化的魅力和精髓,也難易輸入、存儲和輸出。中外文化交流活動,對外教學手段和教學模式必將由此拓展開來,進一步向前發展。
2.學生能夠親身體驗文化魅力
中外文化交流活動除了游戲娛樂、寓教于樂之外,更兼有語言和文化的實踐活動。漢語學習并不局限于課堂,更存在于廣泛的社會實踐當中。活動準備之初,可以給漢語學習者布置任務,去初步探索和了解中華文化,再帶有一定的好奇心于活動進行中深入到文化之中去,更好地體驗可觸摸可感受的文化魅力。除此之外,文化交流活動可以活躍課堂氣氛,可以激發學習興趣和動力,讓學生在團隊協作與交流中培養精神和有一,始終保持高漲的學習熱情。
1.遵循對外漢語教學的原則
首先,活動設計要遵循目的性。中外文化交流活動設計首要明確的一定是文化交流活動的目的性。有了明確的目的后,才能集中精力充分準備和有效執行。這種文化交流活動,或是觀摩與聆聽,通過記憶進行知識儲存;或是參與與體驗,通過感受進行知識消化與理解。但是不管是通過哪種方式,文化交流活動的目的都是通過實踐活動加深學生的記憶,加強學生的交際能力和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保持學生學習漢語和中華文化的熱情,最終幫助學生將文化知識轉化成思想沉淀、語言知識轉化成語言技能。
其次,活動設計要有趣味性。老師或者是組織者,可以通過調查、咨詢等方式,了解不同階段學生的興趣,采用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與方法,根據學生的不同需求、能力等特點通過生動、有趣的形式將豐富多彩的內容呈獻給學生。比如,可以通過多媒體播放視頻、音頻增強效果;通過才藝秀展示文化魅力;通過贈送禮物,加深文化記憶。
最后,活動設計一定要遵循可行性。對于中外文化交流活動,程序不能過于復雜,不能好高騖遠,要以實際情況為基礎,靈活設計活動目標、內容和程序。
2.語言交流。如上所述,中外文化交流活動要采用簡單易懂的活動程序,使用簡潔明了的語言,讓漢語學習者輕松地參與到活動中來,不可復雜晦澀,更要避免對所有漢語學習者使用英語或單純某一種語言,要照顧到各種語言使用者的感受,否則不但會達不到教學目的,更可能會對學生心理產生消極影響。
3.話題選擇。各國漢語學習者的背景不同,世界各國關系復雜多樣,難免有矛盾和沖突,敏感話題必然存在。作為教師或者活動組織者,一定要事先了解參與活動者和參與活動者之間的背景關系,小心措辭,避免談及敏感話題,以免產生不必要的摩擦與不快,甚者會有激烈沖突,最終導致活動失敗。
1.活動目標與內容
首先,要確立活動目標。活動目標的確定一定要從實際出發,腳踏實地。比如,在知識領域,要求漢語學習者對文化交流內容理解到某種深度;在能力領域,要使漢語學習者的動手能力和交際能力所要達到一定程度;在情感領域,要使漢語學習者學習熱情高漲,對中華文化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
其次,要選擇活動內容?;顒觾热莸倪x擇要貼近生活,更要簡單易懂,且在中外文化中具有代表性,以便雙方都感興趣,有共通性,交流起來親切且有感悟,更容易留下深刻印象。
2.活動準備與實施
首先,在活動組織階段,要仔細核對參與活動人數和國籍成分,確定活動時間、活動地點、活動流程并提前分發到參與者手中。組織人員任務要分配明確,如:主持人、演講人員、翻譯人員、表演人員、服務人員、迎送人員等,確?;顒恿鲿常熑蚊鞔_,萬無一失。
最后,在活動實施階段,要參照實際情況靈活掌握局面??涩F場分組,每組由漢語好的學生帶領完成活動,如此可避免語言不同帶來的問題。分組亦可以根據學習者性格特點、漢語能力、性別等為分組依據,由外向學生帶動內向學生,漢語好的帶動漢語弱的,或男女搭配以活躍氣氛。也可根據實際情況自由分組,提高學生參與熱情。在活動展開過程中,要掌握好時間,觀察參與者狀態和反應,適當增減活動內容,調節活動順序,以收獲最佳成效。教師或組織者要在活動過程中保持與學生或參與者的交流互動,為其提供大量的互動機會,以便助其參與其中,樂在其中。
參考文獻
[1]李珠,姜麗萍.怎樣教外國人漢語[M].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2015.12:9
[2]劉洵.對外漢語教育學引論[M].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2014.1:218,219
[3]李曉峰,姜紹恒,王雅琪.漢語文化因素及其在對外漢語教學中的運用[J].語文學刊(外語教育教學).2016(06)
[4]趙朦朦.文化教學在對外漢語教學中的運用[J].科技視界.2015(03)
[5]單貞.游戲在對外漢語課堂中的運用[J].文學界(理論版).2012(07)
[6]王陽.中文歌曲在對外漢語教學中的應用[J].才智.2016(14)
[7]車正蘭.韓國留學生的文化教學研究[J].教育求索,2011,第9期
[8]馮俊杰.論校園文化活動對外國留學生心理適應的影響[J].教育時空,2012,第7卷.
[9]王海濤.淺談外國留學生文化活動設計[J].理論前沿,2013,第3期.
作者單位:(沈陽大學外國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