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艷
(湖南人文科技學院,湖南 婁底 417000)
新化縣茶葉產業發展戰略研究
曾艷
(湖南人文科技學院,湖南 婁底 417000)
近幾年,新化茶葉發展迅速。文章在分析新化縣茶葉產業發展現狀和存在問題的基礎上,針對新化茶葉產業存在的優勢條件和面臨的市場發展機遇,提出了新化茶葉產業健康發展的對策。
茶葉產業;機遇;發展對策
1.1 新化茶葉發展現狀
新化縣現有茶園面積3733.3hm2(5.6萬畝),比2011年1466.7hm2(2.2萬畝)增加2266.7hm2(3.4萬畝),增加154.5%。2015年,全縣茶葉產量3500t,比2011年的800t增加2700t,增幅達到337.5%。茶葉產值35000萬元,比2011年9000萬元增加26000萬元,增幅288.9%。新化縣現有22家茶葉開發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社,其中有4家龍頭企業,包括湖南省渠江薄片有限公司1家省級龍頭企業,新化縣天鵬生態園有限公司、湖南奉家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新化縣紫金茶葉發展有限公司3家市級龍頭企業。擁有多達18個茶葉品牌,其中“渠江薄片”于2015年入選百年世博中國名茶金駱駝獎,“蒙洱沖”、“梓鵲頂芽·翠芽”、“十八紅”、“奉佳薄片”、“興梅山薄片”、“龍鳳姿”等六個品牌,在2014年第六屆湖南茶業博覽會上,分別獲得綠茶、紅茶、黑茶等三大類茶的金獎,新化茶葉品牌價值逐漸凸顯。
1.2 新化縣茶葉產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1)良種茶園比率低,科技管理滯后。新化縣是國家級貧困縣,茶農觀念落后,低產低效益茶園多,投入成本高,管理水平低下。新化縣目前有1000hm2衰老茶園,占整個茶園面積的比重較大,這不利于茶葉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全縣無性良種茶園面積約1200hm2,僅占茶園總面積的25.4%,低于全省平均水平,遠低于全國平均水平。良種推廣建設緩慢,名優茶原料缺乏,茶農種植效益低。
(2)龍頭企業帶動面不廣。新化縣22家茶葉企業,只有新化縣渠江茶葉有限公司一家省級龍頭企業,除了奉家鎮生態名茶開發有限公司、新化天鵬生態園有限公司等3家市級龍頭企業之外,大部分企業生產規模小,經營分散。茶企與茶農的合作關系不緊密,加上茶農法律意識單薄、合作意識差、經營分散,茶企和茶農關系沒有形成“利益共享,風險互擔”的局面。
(3)科技和管理水平低。長期以來,新化縣茶葉的生產加工大部分停留在粗放式的初制加工階段,生產技術創新低。加上社會服務體系薄弱,缺乏對茶農進行技術培訓,且茶農科技意識不強,重采輕管,茶園肥培管理跟不上,茶葉單產低,產品科技含量不高。整個茶葉行業缺乏統一的產品質量標準和技術指導,各類型茶葉涌入市場,缺乏統一的標準管理,造成市場上的茶葉品質良莠不齊,嚴重破壞了新化茶葉產品的形象和聲譽,影響了新化茶葉在消費者心中的地位,不利于新化茶葉產業的健康發展。
(4)市場營銷措施不得力。新化縣現有茶葉品牌18個,雖然有“月芽茶”、“紫鵲頂芽”、“雪峰云劍”、“渠江薄片”、“梅山毛尖”等茶葉品牌相繼獲湖南和國家級金獎,但是和安化黑茶相比,茶葉品牌知名度不高,消費者的認知度較低。新化縣在茶葉品牌的宣傳推廣、市場營銷上力度不夠,企業對品牌的建設水平低,茶葉商標多,但不出名,且品牌建設沒有注入文化因子,缺少文化內涵。
(1)優越的自然條件。新化縣地處婁底西部,湖南省中部偏西,處在資水中游,雪峰山東南部,北緯27°31'~28° 14',東經110°45'~111°41',以山丘盆地地貌為主,是典型的中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地面溫度年平均19.0℃,比氣溫高2.2℃,其變化趨勢與氣溫基本相似。境內常年降水頗豐,縣內各地年最大值2008.9mm,平均降水量1453.5mm。境內全年日照925.3~1892.5h,平均1488h,無霜期280天,且土質較好,土壤中富含鉀、硒等微量元素,養分含量較高,擁有得天獨厚的茶園生長條件,非常適宜茶樹生長。
(2)底蘊深厚的茶文化。新化縣種茶、制茶、飲茶歷史悠久,有著上千年的歷史,同時也是湖南黑茶類的發源之地,從唐朝時期的渠江薄片到明清時期的寶慶茶,“珍寶”茶等均為歷代名茶,尤其讓湖南值得驕傲的是黑茶中的極品——渠江薄片,它源于晉,興于唐,盛于宋,為明清兩朝貢茶,至今已榮譽千年,是中國貢茶歷史最悠久的茶品,也是史料上最早記載的黑茶。新化縣是梅山文化的發源地,新化茶文化是在梅山文化影響下成長起來的,具有獨特的魅力,形成了家家種茶、飲茶的習慣,也是一種待客之道,并在各式祭祀的時候必用茶水,謂之香茶,全縣有多處古茶亭和石碑。
(3)政府高度重視。茶葉產業發展對當地農民脫貧致富,起著其它產業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來新化縣人民政府逐漸加大對新化產業的扶持,在資金、項目、土地等方面加大傾斜力度,不斷整合現有資源,優化產業結構,做好茶葉產業基地開發和產品的深加工,茶葉產業發展進入健康快速發展的快車道。同時,新化全縣建立健全“政府引導、企業主體、部門聯動、社會參與”的茶葉發展推動機制,成立了以分管副縣長任組長,縣農業局等縣直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茶葉產業發展領導小組,組織、協調、服務全縣茶葉產業發展。在縣農業局成立茶葉行業協會,通過各類茶企的抱團發展,促進新化茶葉行業有序發展。
(4)交通改善,區位優勢大大增強。新化縣地處婁底以西,旅游文化資源豐富,但是一直受交通不便等因素的限制,新化縣的優勢資源一直得不到有效開發利用。近年來,新化縣正加速建設鐵路、公路、水路、機場“四位一體”的立體交通網絡,加速建設湘中綜合交通樞紐,建成婁底次中心城市,縣內交通條件得到了大大改善。2013年連接婁底到新化的婁懷高速婁新段通車,婁底到新化的交通時間從4h縮短到1h,2014年滬昆高鐵在新化通車,交通時間縮短為20多分鐘,2015年婁懷高速新溆段通車,婁懷高速全線貫通,有效促進了婁底以西的經濟發展。
(1)科學栽培優質茶樹,合理規劃產業基地。茶葉產業化發展,首先要從完善基礎設施開始,把基地建設和園區建設統籌建設好,奠定好產業化發展的基礎。一是改造低產茶園。按照“優質、高產、高效、生態、安全”的生態有機茶園理念,因地制宜進行技術改造。通過改樹、改土、改園、改采管等方法,改造老茶園,提高生產效益。二是新建優質茶園。在改造低產茶園的標準上,加大對茶園的布局規劃,建設一批規模大、品質高的優質茶園,通過“良種良法”來提高經濟效益。
(2)打造區域化茶葉產業基地。新化縣要科學規劃茶葉產業基地,在地理位置較為優越的奉家、水車、天門、金鳳、桑梓等鄉鎮建設高標準的現代茶葉產業生產基地。新化縣要主推一個優質茶葉公司,扶持其新擴建一個茶葉育繁推一體化種苗基地,為廣大茶農、茶企提供優質良種種苗。發展茶葉合作社,,采取“公司+基地+農戶”的產業化組織模式運作,打造特色茶葉示范園區,實行產、加、銷、服各環節的有機結合。
(3)大力扶持龍頭企業,推動企業集團化發展。新化縣茶葉產業化發展需要龍頭企業的帶動和引領,帶領分散經營的茶農,實行標準化生產,提高新化茶業整體競爭實力。對新化縣現有的小規模茶企進行兼并重組,戰略整合,打造有品牌號令力、有帶動能力、能力強、信譽好、有實力的龍頭企業,帶動和輻射周邊的茶區和茶農標準化生產。
(4)加強政策支持力度。政府要積極構建“政府引導、企業主體、部門聯動、社會參與”的發展推動機制,制定相應的稅收、貸款、土地使用等優惠政策,加大財政扶持力度,優化整合項目,設立專項扶持資金。培育建立多元化投融資主體,按照市場化運作模式,吸引多方面資金參加投資茶葉專業市場的建設與經營。
(5)打造著名品牌。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實施品牌戰略能開拓和占領市場,獲得不錯的經濟效益。新化縣可將“新化茶葉”作為品牌,進行集中打造。建立健全行業質量標準體系,大力推進標準化生產,深入推進“三品一標”認證和商標注冊工作,統籌發展,抱團競爭,確保質量安全。
(6)弘揚茶文化,發展茶旅游業。新化縣是全國文化旅游百強縣、文化旅游特色縣。繁榮的茶葉交易,形成了新化安化兩縣多條茶馬古道。新化縣要充分挖掘整理茶歷史,文化遺存,緊密結合大熊山、紫鵲界、梅山龍宮等風景旅游區,做好茶旅游這篇文章。一是茶文化作為梅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新化縣要把茶文化和休閑旅游的開發結合在一起,開發茶葉生態園區,讓旅客在綠色生態的的綠色環境里,親自采摘、親自制作、親自泡茶、親自品味,讓游客回歸大自然,享受最純樸的勞動,品味不一樣的茶。二是要深入茶葉挖掘典故傳說,增加旅游景點的可看性,把典故傳說融入茶葉品牌的宣傳與推廣中,不斷促進茶葉品牌與旅游景點的知名度。
Strategic Research on Tea Industry Development in Xinhua County
ZENG Yan
(Hunan Institute of Humaniti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Loudi,Hunan 417000,China)
In recentyears,Xinhua teahasbeen developing rapidly.Based on theanalysisof the present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in Xinhua county's tea industry development,thisarticleputs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for thesound developmentof Xinhua teaindustry,according to theadvantagesand opportunitiesofXinhua teaindustry.
the tea industry;opportunities;countermeasures新化縣作為湖南省的產茶縣之一,產量、產值均排名婁底市第一,是婁底主要的產茶地區。有史可考者,可追溯至唐代(公元856年),距今已有1100多年的歷史。2015年,湖南省人民政府把新化縣列入全省新一輪茶葉產業重點布局縣,享受全省茶葉主產縣待遇,茶葉生產迎來重要發展機遇。近幾年來縣委政府高度重視茶葉產業的發展,茶葉產業發展迅速,已成為新化縣農村經濟支柱產業,對提高農民收入、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和保護環境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F326.1
A
2095-980X(2016)08-0056-02
2016-07-08
曾艷(1987-),女,湖南婁底人,碩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農村區域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