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康廷,李燕娜
(湖南財經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現代物流系,湖南 衡陽 421002)
校企合作背景下赴企業實訓學生日常管理思考
廖康廷,李燕娜
(湖南財經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現代物流系,湖南 衡陽 421002)
校企合作模式可以實現學校和企業的資源共享,學校根據市場反饋,及時調整學生培訓目標,滿足市場需求,做好學生就業工作,同時校企合作的教學模式,也受到廣大學生家長和就業機構的歡迎。文章分析了校企合作的特點,并就進入企業實訓學生日常管理所遇到的問題,進行分析和思考。
資源共享;意識轉換;校企合作;日常管理
校企合作模式是順應社會和市場用人要求,然而,學生進入企業學習模式,較學校學習而言,學習環境的改變和學生意識轉變不過來,引發企業學生日常管理工作的障礙。為了企業后期培訓能夠順利進行,文章主要針對這些問題進行討論,從根源上找出原因,科學地解決問題,為校企合作下的企業學生管理工作帶來參考價值。
校企合作模式下的教學,企業有相關資源和平臺了解調查社會人才需求方向,對于教材選擇很多情況下是根據市場和自身企業文化,自己企業成立或聘請相關合格的教材編寫團隊針對以上條件自己進行教材編寫,教材編寫完成還要經過一個教材檢驗和討論,合格后才能對學校相關專業教學進行投入使用,甚至每年都有教材更新,及時對市場做出反饋。切實地以市場為導向,以學生就業為目的。對于師資選擇是采用雙師法,一般校企合作下的專業是操作性實踐性較強的專業,通過校企合作來彌補學校教育實踐性不強的短板。雙師法要求專業任教教師在學歷的基礎上還要有相關的工作經驗,技術合格證等,在企業看來工作經驗工作成績的背景比學歷更重要,只有實踐才能檢驗技術,支撐起技術的發展,企業對教師選擇比較務實。企業對于校內培訓技術和設備支持較大,相對學校而言,企業比較愿意和有能力進行對這些東西的投入,學生質量很大程度上是和企業以后發展掛鉤,企業對學校學生的培養很大程度作用于自己企業,所以要求就會比較嚴格。教學環境選擇會更靠近職場環境,提前對學生進行氛圍渲染和心理暗示。校企合作對人才培養比較直接和單一,對口性和專業性較強,是各大企業歡迎就業的人才類型。
(1)學生從學校走出來,面臨角色轉換和環境適應的難題。一些校企合作下的學校教育雖然有進行職業素養的培養和學校職業環境熏陶,但學生還是很難一下子適應實訓環境。企業實訓環境相對學校內部實訓環境來說是比較嚴肅的,對學生學習能力進行高標準檢驗,對學生工作態度有相關要求。學生在實訓期間,學校不再對學生進行監督,企業實訓管理風格變換,企業管理風格和學校管理風格無法良好對接。
(2)學生吃不了苦。學生群體相對感情脆弱,抗壓能力差。特別是90后群體,家庭條件較好,沒吃過苦和經受挫折。突然面對真正的工作難免驚慌,對于平時生活和工作后的生活進行比較,心理落差大,對實訓基地和專業工作環境預期的不一樣,心理落差大,容易引發消極怠工狀況發生。此外在為人處事的問題上,引發實訓質量問題和混亂。企業和學校都期望經過短時間的學習鞏固學生的知識和技能,提升自身能力來匹配市場要求,所以學生壓力較大,工作枯燥。在這些大環境下怎樣才能更好地管理好學生,確實是個大問題。
(1)明確企業對于學生的要求。在學生進入企業實訓前,學校要對學生進行一些實訓知識普及,企業管理要求的普及。提前給學生做好相關對接工作,給學生心理準備和思想接受,明確考核內容和方式。
(2)嚴明實訓紀律。合格的團隊、企業必定有它的規章制度。學生進入企業實訓后明確學生任務后,給學生普及該實訓紀律并有相應違背懲罰措施,嚴格執行貫徹。
(3)幫助學生從意識上轉變。對于學生來講實訓可以說是進入職場的預備班,其中很多東西和職場是差不多的,別人不再對你遷就,不再對你滿是贊美,很多情況發生改變,自己也得做出相應的改變,從意識上扭轉不正確的想法,正視實訓要求和性質。對大部分學生而言主動性較差,所以意識改造需要企業的幫助。
(4)對企業自身而言。由于實訓操作性較強,有專門人員帶領學生進行試訓,對于人員的選定不僅要對技術進行篩選,還要對實訓方法、應變能力、情感方面進行綜合考核。實訓要以技術培訓為主,但職業素養塑造也很重要,張弛有度,以防學生極端和逆反心理產生。同時應注意安全問題,企業要做好設備的安全檢查和操作安全保護,相關安全培訓來保證學生實訓過程的人身安全問題。此外對學生心理健康建設,對承受能力較差的學生,及時進行心理疏導。
校企合作模式如同星星之火,燎遍國內各大高校。校企合作模式順應社會人才要求,努力打造相應合格人才,通過企業、學校、學生自身的不懈努力下成果顯著,為社會輸送大量人才,為社會解決許多就業率問題,為經濟增長做出貢獻。而自此背景下,學生赴企實訓管理工作更要加以重視,保障培訓質量提高,學生綜合能力的增強。
[1]鄧瑩瑩.職業院校旅游專業教師企業頂崗實習初探[J].科技展望,2016,(16).
[2]馮勝清.新加坡“雙師型”教師培養的借鑒與啟示[J].江蘇教育,2014,(28).
[3]周蕗.高職院校教師下企業頂崗實習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1).
[4]胡國良,陸俊松,鄭國輝.高職院校學生企業頂崗實習管理的研究與探索[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中旬刊),2015,(11).
[5]那榮海.關于做好學生企業頂崗實習工作的幾點思考[J].科技信息,2014,(6).
Reflection on Daily M anagem ent of Enterprise Training Student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University-enterprise Cooperation
LIAO Kang-ting,LI Yan-na
(Modern Logistics Department,Hunan Industry Professional Technology Institute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Hengyang,Hunan 421002,China)
University-enterprise cooperationmode can implement the resources sharing ofschooland enterprise.According tomarket feedback,university timely adjusts students training objectivestomeet themarket demandand give a good service to the studentsemployment.At the same time,university-enterprise cooperation teachingmode is also welcomed by the students' parents and employment agencies.This paper analyzes the features of university-enterprise cooperation and gives an analysis and thinkingon problems in dailymanagementof theenterprise training students.
resource sharing;consciousness transformation;university-enterprise cooperation;dailymanagement
G717
A
2095-980X(2016)08-0126-01
2016-07-16
廖康廷(1990-),男,湖南衡陽人,助教,主要研究方向:學生管理、工商企業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