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 倬,張凡永
(江西科技學院,江西南昌 330098)
?
知識產權對接中小企業模式研究
熊倬,張凡永
(江西科技學院,江西南昌330098)
摘要:知識產權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來源,特別是中小企業發展壯大的有效手段,因此中小企業亟須提升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和管理能力。實施中小企業對接知識產權模式的有效途徑是:企業進一步提高對知識產權的認識與自主創新能力,加快知識產權人才培養;同時政府要在知識產權交易、服務、運用和產權保護等方面發揮主導作用。
關鍵詞:知識產權;中小企業;對接模式
(1)知識產權對中小企業的重要作用。知識產權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來源,是企業發展壯大的有效手段,也是企業進行技術創新不可缺少的基礎性條件。中小企業能夠敏銳捕捉市場變化,及時調整生產結構,是最具活力的市場經濟主體。加強中小企業知識產權建設,無論對中小企業自身發展還是對建設創新型國家都具有重要意義。近年來我國中小企業得到快速發展,已經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但中小企業的總體發展水平仍有很大差距,特別是一些企業長期以來主要依靠低價競爭,缺乏自主知識產權產品、技術,缺乏品牌競爭優勢,受到資源環境約束越來越大。因此,中小企業亟需走創新發展之路,亟需提升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和管理能力,亟需實現發展路徑的戰略轉型。
(2)有關知識產權入園入企業模式的研究。目前,國內外關于知識產權入園模式的研究還較少,應對市場經濟的進步和興起,我們急切需要對現有的體制進行改革和創新,大力實施包括知識產權在內的科技入園工程。國內學者對中小企業的知識產權工作現狀、存在問題、解決對策進行了分析探索。鄭鵬武講述了高校產研合作過程中知識產權入園入企起到的有效促進作用。耿戰修稱知識產權入園是一項新舉措,是能夠推動區域轉變的有效措施。戴中生通過對園區企業分析,講述了知識產權入園為中小企業創新和良好發展帶來的積極意義。
(3)有關企業知識產權建設的研究。國內外研究發現,當前中小企業知識產權建設還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歸納為以下四個方面:①在知識產權創造方面,很多中小企業受制于資金和資源條件,知識產權研發和創造能力低下,致使核心競爭力缺乏;過多的“貼牌生產”限制了企業發明專利和自主品牌的開發。②在知識產權運用方面,科技合作中存在的產權不清,阻礙了中小企業對知識產權(成果)的有效利用,中小企業知識產權的實施比率和商品化程度不高。③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不少中小企業知識產權保護意識不強,被侵權現象時有發生;一些中小企業不尊重別人的知識產權,“拿來主義”盛行。④在知識產權管理方面,絕大多數中小企業沒有設立專門管理機構和專職管理人員,缺乏規范、完善的知識產權管理制度。
目前,我國中小企業在技術創新和知識產權保護方面,都取得了較大的進展,但是自主知識產權和關鍵技術擁有量仍然偏少。加強知識產權建設,不僅需要重視知識產權的靜態歸屬,而且更要知識產權動態經營和優化,只有建立完善的促進中小企業知識產權發展的組織結構和工作體系,才能不斷提升中小企業核心競爭力。同時,中小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的提升,也需要知識產權的引領;中小企業轉型升級和結構調整,更需要企業對知識產權的管理和運營。因此,當下中小企業加強知識產權的創造、保護、管理和運營,顯得尤為迫切。
(1)知識產權意識薄弱且自主創新能力不強。普遍來說,我國中小企業專利意識欠缺,大多數企業對專利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很多企業不知道如何申報專利。不少中小企業申報高新技術企業、申報科技項目所需的知識產權,則是通過獨占許可方式購買而來。不少中小企業的核心技術,基本都是依靠技術引進而形成的;在對引進技術消化和吸收的過程中,再創新力度不夠。很多具有產業優勢的中小企業,還沒形成自主知識產權,研發投入不同程度地偏低。
(2)企業創造知識產權的人才缺乏。特別明顯的是,中小企業專利人才缺乏。雖然各省市地方政府每年都會免費組織各類專利工作者培訓班,但是中小企業因人員緊張等原因,不愿派人參加培訓。造成大多數中小企業知識產權相關工作人員數量少,尤其是專利人才的培養,除了需要一定的技術背景和相關知識產權法律知識外,還需要經歷過知識產權的工作實踐。此外,中小企業知識產權有關人才激勵措施不夠健全,很多中小企業在這方面的工作還是空白,大多數中小企業沒有形成完善的知識產權激勵機制,中小企業研發人員開展創新創造的動力普遍不足。
(3)沒有建立完備的知識產權交易市場。知識產權交易投資主體的地位尚無明確規定,阻礙民間閑散資金進入其資本市場,限制了知識產權交易的發展。知識產權交易組織的法律地位尚未明確規定,交易各方、服務中介、交易所甚至行政主管部門等存在著利益密謀的不當行為,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妨礙了中小企業參加知識產權的公平公正交易。
(4)中小企業知識產權保護制度不夠完善。我國中小企業知識產權利益受侵害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知識產權保護制度的不健全。知識產權制度是智力成果所有人在一定的期限內依法對其智力成果享有獨占權受到保護的法律制度。一直以來,由于我國中小企業缺乏相對完備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阻礙了國內中小企業的健康發展。由于中小企業大多數規模較小,資金和技術力量相對薄弱,對創新成果沒有及時地申請專利,甚至中小企業幾乎不考慮申請專利的國際保護。當中小企業遭到專利侵權時,大多數中小企業往往無力應訴或者不敢應訴,從而導致了很多中小企業知識產權保護的滯后。
(5)政府對中小企業知識產權導向政策力度有限。中小企業難以在知識產權發展上取得明顯的進步,與我們的政策導向力度有限是關聯的。具體表現在:政府對中小企業的激勵措施有限,有的地方政府出臺的專利保護條例僅對國有企事業單位的知識產權進行有限的獎勵,而沒有提到非國有的中小企業的鼓勵政策和具體辦法。在稅收優惠的鼓勵措施上力度也有限,而且很難照顧到大部分中小企業。
3.1對接知識產權模式的構想
(1)理順知識產權對接中的關系及職責。要構建中小企業對接知識產權模式,就是要分析研究知識產權與中小企業的開發創造對接方式、知識產權與中小企業的轉讓運用對接方式、知識產權與中小企業的法律意識對接方式、知識產權與中小企業的保護管理對接方式。就要理順知識產權對接中小企業過程中企業層面、政府層面、知識產權管理機構、知識產權中介組織、知識產權托管代管組織的職責。有關層面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落實:①培育國家示范性知識產權優勢中小企業集聚區;②提升中小企業知識產權意識;③開展中小企業知識產權培訓;④開展自主知識產權優勢中小企業培育工作;⑤建立中小企業知識產權服務支撐體系。
(2)研究與中小企業對接的模式。中小企業將通過四個方式實施與知識產權對接:一是中小企業強化自身創造開發;二是中小企業通過轉讓和應用等方式,注重知識產權運用和運營;三是中小企業加強企業自身知識產權的保護管理;四是中小企業加深法律知識,切實落實知識產權的法律宣貫工作。
(3)重視知識產權的保護。對于中小企業來說,涉及到的知識產權有三類,即專利權、商標權和著作權。其中,專利權和商標權通常稱為工業產權。除了專利權之外,商標權也是中小企業重要的知識產權,但是我國許多中小企業都還沒有自己的注冊商標,的確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3.2對接知識產權模式的策略考量
(1)原創型創新企業。這類中小企業一般經營業務集中于各種新興產業,如新材料、生物醫藥、集成電路等產業。首先在技術與產品開發等工作開展前,必須要進行情報信息資料的廣泛檢索;其次當產品開發成功后,知識產權的策略考量必須轉變為如何保證企業自身的知識產權不受侵犯,讓其知識產權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若要對其開發出來的技術成果申請專利,原創型創新企業應該考慮采取進攻型專利策略模式,首要采用“市場導向”申請策略,即選擇市場最大或人口最多的國家申請專利。若該發明創造屬于高新技術,則應該采用“生產導向”申請策略,即選擇競爭對手從事生產經營的國家申請專利。在有的國家或地區,可以考慮同時采用這兩種策略。
(2)應用型創新企業。這類企業是我國中小企業的主流,其業務模式一般是針對現有的國內外技術成果進行一些應用型創新。在技術開發上應該采用“追隨策略”,緊緊跟隨國內外同行的研發步伐,適時引進新技術,再在引進基礎上進行改進和自主創新,研發出更優的技術或者產品。要從防御型的知識產權策略考量,先是要合理合法地運用他人的知識產權,其次要及時申請各種改進型專利成果和應用創新技術成果,必要時可以采用外圍專利與核心專利交互授權的方式來化解糾紛。
(3)服務型創新企業。這類中小企業一般屬于第三產業,主要通過各種創新型服務方式來滿足大眾的生活需求。其知識產權策略考量的重點,是對企業品牌和注冊商標進行完善的保護。
3.3實施對接知識產權模式的有效途徑
(1)中小企業要提升對知識產權的認識高度。中小企業必須改變習以為常的落后思想,盡快形成較強的知識產權觀念。在國內經濟結構調整、產業升級和國際經濟貿易一體化的大環境下,中小企業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取勝,就必須掌握核心技術,加強自身知識產權創造和保護能力。中小企業必須認識到知識產權作為生產要素的核心作用,必須將知識產權意識提升到企業發展的戰略高度。中小企業必須把知識產權納入常規管理,才能經受市場的考驗,才能站穩腳跟,才能贏得企業的發展。
(2)中小企業要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多數中小企業存在著“有制造無創新、有創新無產權、有產權無應用、有應用無保護”的情況。中小企業要根據自身總體發展要求,不斷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必須制定企業知識產權戰略規劃,注重開發核心技術或產品,加強對研發和生產等過程中的一系列知識產權進行保護。必須把專利權等知識產權管理貫穿于企業技術創新全過程,使中小企業成為技術創新的主體。
(3)中小企業要加快知識產權人才培養。中小企業要積極從高校和相關行業中,招聘一批能促進企業發展的技術精英和專利人才,必須為其提供良好的工作環境和福利待遇。中小企業還應該選擇合適人員到國內外高校學習,及時了解國內外知識產權最新信息。中小企業的經營者應該根據企業自身的特點,和員工約定好職務發明創造的有效權屬范圍。當員工創造出技術發明的成果后,企業應積極認可員工的職務發明創造,給予一定的獎勵。對于員工的“職務外發明”,中小企業也應該持肯定態度,可根據企業需要及業務緊密程度,與員工協商讓度補償方式來確認技術成果的權屬方。
(4)政府要在知識產權交易服務和運用中發揮作用。政府部門要加快建設知識產權公共信息服務體系,要提升知識產權交易市場的高效流動性,解決知識產權作為中小企業融資新路徑中的難題。要引導和扶持知識產權代理行業的發展,建立知識產權的管理、咨詢、培訓服務機構,讓中介機構更好地為中小企業提供服務。政府部門要積極鼓勵中小企業對知識產權進行支配和使用,要制定一些獎勵措施和激勵政策,從而使中小企業能夠獲取更多的知識產權,合理的應用知識產權,既為社會增加經濟效益,又為中小企業持續健康發展提供新動力。
(5)政府和企業要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發揮各自的作用。政府知識產權行政管理部門要和行業協會通力合作,要充分發揮行業解紛自律作用,構建區域性和行業性的知識產權自律保護機制,鼓勵支持行業協會開展對知識產權維權服務和糾紛調解工作。中小企業要建立和健全一套知識產權內部管理制度,要設立企業知識產權管理部門,要加強對科技人員流動中知識產權的保護和管理工作,要完善技術合同管理制度,要制定嚴密的知識產權保密制度。要培養員工的保密意識,要對企業員工發表專業性文章、出版有關著作及舉辦相關講座等方面,進行相應教育,進行適當監督和管控。
(6)高校要發展與中小企業的校企知識產權深度合作。校企雙方要共同建立實習訓練基地,包括在中小企業建立產學研合作基地,在高校建立產研實習基地。校企雙方要共建共享人才資源庫,整合資源,互利共贏。校企雙方共建專業課程,緊跟市場需求和產業發展趨勢。校企合作要共同開展相關技術研究及技術成果的推廣轉化工作,提升科研服務中小企業的水平。校企雙方要共享優質教學資源,面向中小企業開展職業培訓。
(7)政府要強化知識產權對接中小企業的宏觀政策導向。要不斷增加政府對科技經費的投入,引導和鼓勵中小企業及全社會增加科技投入。要鼓勵中小企業申請國際專利,要支持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中小企業產品出口。政府對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企事業單位積極對接中小企業的,在重點實驗室、高新技術企業和企業技術中心的認定等方面給予優先支持。政府要對在知識產權創造、管理、運用和保護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的中小企業加大獎勵力度。
參考文獻
[1]李琦.中小企業知識產權工作現狀及發展對策[J].安徽科技,2012,(12):32-33.
[2]譚春生,等.關于我國中小企業知識產權建設的思考[J].東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2):40-43.
[3]謝明.論欠發達地區中小企業發展中的知識產權問題及解決對策[J].長春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4):80-82.
[4]馬亮.淺談中小企業知識產權問題與創新型國家建設[J].法學研究,2013,(7):67-68.
The Research on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and Joint Pattern of Minor Enterprises
XIONG Zhuo,ZHANG Fan-yong
(Jiangx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Nanchang,Jiangxi 330098,China)
Abstract: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 is an important source of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enterprises,especially an effective mea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Therefore,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should improve the creation,application,protection and management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Effective means to realize the goal are:Further improving the knowledge and creative ability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facilitating the training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 talents and leading function of government.
Key words: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minor enterprises;joint pattern
作者簡介:熊倬(1988-),女,江西南昌人,碩士,助教,主要研究方向:企業管理。
基金項目:江西省科技廳2014年第三批科技專項經費、江西省知識產權軟科學研究項目“知識產權對接中小企業模式研究”(項目編號20143BBM26157)。
收稿日期:2015-12-15
中圖分類號:F20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980X(2016)01-008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