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靜涵,王 燕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腫瘤學系,上海 200032)
·綜 述·
急性放射性食管炎的護理與防治進展
瞿靜涵,王 燕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腫瘤學系,上海 200032)
食管癌;放射性食管炎;護理;防治;研究進展
急性放射性食管炎(radiation esophagitis,RE)是肺癌、食管癌等胸部腫瘤在放射治療期間最為常見的并發癥之一,是指照射野內的正常食管在射線照射后出現充血、水腫、黏膜上皮細胞變性、壞死而發生的無菌性炎癥反應。胸部放療中食管是卷入照射野內的重要臟器和器官(OAR),這種器官的放射敏感性高,耐受劑量低,其放射損傷會嚴重影響患者生命或生存質量。當劑量達10~20 Gy時照射野內正常食管黏膜可發生充血、水腫、吞咽困難;當劑量達30~40 Gy后食管黏膜充血進一步加重,表現為局部疼痛或胸骨后燒灼感,進食時加重。重度食管炎可能需要中斷放療,對癥治療,并對長期生存產生負面影響[1]。同期放化療是目前局部晚期癌癥主要的根治性治療方法之一,通過改善局部控制,預防遠處轉移,整體提高治療的生存率時,也不可避免地增加了RE的發生率。
根據腫瘤放射治療協作組(RTOG)與EORTC聯合制定急性及晚期放射損傷分級評價標準,根據臨床癥狀輕重將RE進行分級:0級無變化;I級輕度吞咽困難,或吞咽疼痛,需用表面麻醉藥,非麻醉藥鎮痛或進半流質飲食;Ⅱ級中度吞咽困難,或吞咽疼痛,需麻醉藥鎮痛,或進流質飲食;Ⅲ級重度吞咽困難,或吞咽疼痛伴脫水,或體重下降>15%,需鼻飼或靜脈補充營養;Ⅳ級完全阻塞,潰瘍,穿孔或瘺管形成。
多數接受胸部放療患者會發生急性RE,但在接受傳統放療(常規劑量及未接受同期化療)患者中,重度(≥3級)急性RE發生率僅為2%,晚期不良反應所致死亡(穿孔或氣管食管瘺形成)風險僅為0.4%~1.0%。目前同期放化療是局部晚期肺癌、食管癌等胸部腫瘤的最佳治療方式,相較于序貫放化療,同期放化療患者2年生存率提高10%。然而,在生存獲益同時,同期放化療患者急性RE發生率較序貫放化療增加了約5倍,同期放化療中約有21.0%患者因重度RE而終止治療[2]。
3.1 心理干預 患者通常有明顯的恐懼、抑郁、焦慮等情緒,一旦出現吞咽疼痛、進食哽阻等癥狀,往往誤以為出現轉移或病情加重,再加上對于放療的知識缺乏,治療依從性降低,護士應與患者及時溝通,告知其這是由于放療后食管黏膜充血水腫引起的,屬于正常現象。與有同樣經歷的患者建立友好關系,安排接受過放療的患者以親身經歷講解放療過程和感受;調動家庭支持系統,增加陪伴與關心,消除患者緊張、焦慮不安的情緒,使其身心處于最佳的狀態接受治療和護理[3]。
3.2 飲食干預 宜進食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和低脂肪易消化的半流質或流質。每次進食定時定量,進食后半小時內不宜平臥,以免食物返流加重病情;食物溫度宜在35~40℃,溫度過高或過低會刺激食管黏膜,使放療后初愈的黏膜再受損傷;每次進食后需飲100 mL左右的溫開水沖洗食管,防止食物殘渣潴留,減輕對食管黏膜的刺激,防止發生感染[4]。
3.3 健康教育 應貫穿于整個治療過程中,形式多樣,頻率曾加,有計劃性、針對性的為患者提供所需的信息。馬平平等[5]對患者及家屬進行的健康教育包括
放療不同階段的營養補充,用藥,病情觀察和放療反應應對技巧等,并發放放療知識宣傳手冊。蔡衛梅等[6]每周1次健康講座,資深護士進行現場答疑,并請放療結束的患者和家屬講述放療過程中的護理經驗和不適感受,加強討論交流。形式各異的健康教育,使患者易于接受,依從性好,能夠積極地配合治療與護理,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
3.4 營養干預 腫瘤和腫瘤治療的各種不良反應均可導致營養不良,其發生率可高達40%~80%[7]。據報道[8],營養不良可影響腫瘤患者的組織功能與修復、體液與細胞免疫;常與傷口不愈和感染等并發癥相關。周麗珍等[9]對58例接受放、化療局部中晚期胸段食管癌患者進行營養干預,治療前根據主觀綜合營養評價法,參照Detsky等標準,以及患者進食梗阻情況,分別給予腸內、腸外營養支持治療,保證患者每日的營養攝入量>3 000 kCal,結果顯示,營養支持依從性好的29例患者治療完成率大于依從性差的29例患者。應逸雯等[10]分別于放療前、放療2周、4周、6周、8周和放療結束時應用NRS 2002營養風險篩查表評定患者的營養狀況,按評分≥3分的標準對患者進行及時的營養干預,營養支持方式包括腸外營養(PN)和腸內營養(EN),結果顯示,有效減少放射性食管炎的發生,營養支持組與無營養支持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5 癥狀干預 RE主要癥狀是疼痛和吞咽困難。主要服用黏膜保護劑、抗生素、維生素和激素的混合劑,如予20%甘露醇250 mL+1%利多卡因20 mL+慶大霉素24 u+地塞松10 mg,每次20 mL,每日4次。3餐前30 min口服和睡前20 min口服,指導患者將20 mL甘露醇混合液含在口中,5 min后去枕平臥于床上,分次慢慢下咽,使藥物與黏膜表面較長時間接觸,有利于藥物發揮作用進行止痛[11]。此外,中藥類康復新治療RE具有一定療效,可將康復新液10 mL與0.67 g麥滋林和口服液在每日3餐前15 min給予有癥狀的患者溫涼水沖服,服藥時盡量采取半臥位或坐位,為避免食管黏膜炎癥因藥物反流加重,服藥后不能立即平臥,且服藥后30 min內不飲水,能迅速消除局部黏膜充血水腫,緩解RE的臨床癥狀[12-13]。
目前,對于RE防治亦有大量的文獻報道。采用放療前后服冰牛奶、冰酸奶和蜂蜜的防治措施,蔡衛梅等自放療第1天開始,于放療前30 min開始緩慢吸吮蜂蜜酸奶飲,具體配制方法為市售酸牛奶100 mL,加入20~30 mL蜂蜜攪拌均勻,最后剩20 mL時留下,進放療室時含在口中,躺在放療機上后緩慢咽下,使其覆蓋在食管黏膜表面。放療結束再服用1杯,至整個放療結束。每天護士負責詢問并記錄兩組患者的飲食及食管局部情況,觀察組放療后RE嚴重程度低于對照組。王凌玲[14]在患者放療之初即給予霧化吸入(生理鹽水20 mL+慶大霉索8萬u+地塞米松5 mg),每日1次,每次30 min。指導患者做吞咽動作,調整呼吸,避免過度換氣。操作結束后1 h內禁食禁水。對照組行放療后常規護理。待兩組患者達一定放療劑量時進行效果比較,觀察組在放射性食管炎發生率及嚴重程度上均好于對照組。李曼等[15]在放療前給予氧氣霧化吸入研究結果與其類似。李春鳴等[16]對78例同期放化療患者使用康復新預防RE,觀察組從放療第1天開始口服康復新,每次10 mL,每日3次,直至放療結束。觀察組急性放射性食管炎發生率低于對照組,放射性食管炎的發生時間晚于對照組。章艷等[17]使用重組人白介素-11含服液減輕食管癌患者的放射性食管炎,兩組患者均從放療開始時每日3餐前30 min及睡前,分次含服配方液,每次15 mL,時長10~15 min,直至放療結束。含服方法為將配方液含在口中,去枕平臥位休息,使藥物與黏膜表面較長時間接觸,讓其緩慢吸收,避免飲水和進食。責任護士每天記錄患者口腔黏膜變化、進食情況、胸骨后疼痛、營養狀況和用藥反應等,直至放療結束。對照組藥液配方:生理鹽水50 mL+維生素B 12.5 mL,配制后搖勻,保存在2~8℃冰箱內,24 h內用完。觀察組藥液配方在對照組配方基礎上,增加重組人白介素-11 1.5 mg,配制后搖勻,保存在2~8℃冰箱內,24 h內用完。兩組患者放射性食管炎發生程度分布比較,照射劑量在40 Gv、60 Gy時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預防效果優于對照組。中醫藥方劑成方如甘露飲、竹葉石膏湯、沙參麥冬湯等,自擬方如順食湯、復方芍根口服液、養陰解毒湯、養陰清熱生肌湯等,單味藥如苦參、血竭口,在防治RE也具有良好的作用[18]。氨磷汀作為細胞保護劑,在多個臨床試驗中已被證實可使肺癌放療中、重度RE發生率顯著降低[19];但因價格昂貴,在臨床上無法廣泛應用。
RE在胸部腫瘤放射治療過程中是一種無法避免
的不良反應,尤其在食管癌患者中其發生率為100%,IMRT技術的使用雖然能降低其發生率和嚴重程度,但同期化療又再次使其加重。對于RE防治和護理措施國內外尚無統一標準。近5年的文獻回顧顯示,除常規護理干預,健康教育和營養干預的實施成為新的研究方向,對減輕RE的發生和降低嚴重程度具有一定作用。癥狀干預方面,中醫藥的使用在預防方面似乎更有優勢,但中藥清熱消腫合劑,均為自配自煎草藥,使用方法和品種繁多且不易推廣。營養干預和新模式的健康教育已逐漸得到重視,如何將其融會貫通的結合在一起,用護理手段發揮最大效能預防RE,值得進一步研究。
[1]Palma DA,Senan S,Oberije C,et al.Predicting esophagitis after chemoradiation therapy for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an individual patient data meta-analysis[J].Int JRadiatOncolBiolPhys,2013,87(4):690-696.
[2]王冰,曲明江,劉士新.放射性食管炎的研究進展[J].中華放射腫瘤學雜志,2014,23(6):552-554.
[3]邱潔丹,張小玉,詹冬梅,等.對55例中晚期食管癌放化療致急性放射性食管炎的護理[J].醫學信息,2014,27(6):280.
[4]郭淑香,梁麗榮.胸部腫瘤放射治療引起放射性食管炎的預防及護理[J].中國實用醫藥,2010,5(1):212-213.
[5]馬平平,顧小麗,陸美華.護理干預對食管癌患者放療并發放射性食管炎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0,16(20):43-44.
[6]蔡衛梅,陸志紅,李偉偉,等.放射性食管炎的針對性護理干預[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2,9(23):75-76.
[7]Kapil U,Nayar D,Chaturvedi S,et al.Assessment of nutritional status of hospitalized patients[J].Trop Gastroenterol,1994,15(3):135-144.
[8]劉雨絲.頭頸部腫瘤放療病人營養干預的效果觀察[J].護理研究,2010,24(3C):776-777.
[9]周麗珍,楊海華,周麗春.58例局部中晚期胸段食管癌患者術前同步放化療營養干預和護理[J].護理學報,2014,21(6):52-53.
[10]應逸雯,童群秋,王文靜.營養風險篩查在胸部腫瘤放療患者營養干預中的應用[J].護理與康復,2014,13(6):567-569.
[11]袁桂琴,湯小萍.護理干預對食管癌放療患者并發放射性食管炎的影響[J].內蒙古中醫藥,2013,32(9):142.
[12]劉曉玲.康復新液治療40例放射性食管炎的臨床觀察[J].中國輻射衛生,2Ol1,20(2):254-255.
[13]鄒忠霞.放射性食管炎患者口服康復新液聯合麥滋林的臨床分析[J].實用藥物與臨床,2013,16(1):74-75.
[14]王凌玲.霧化吸入減輕放射性食管炎患者疼痛的護理方法探討[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1,27(11A):55-56.
[15]李曼,陳立新.探討食管癌患者放療期間的護理[J].中國醫藥指南,2012,10(26):315-316.
[16]李春鳴,余更生.康復新液預防NSCLC放療患者急性放射性食管炎的效果觀察[J].山東醫藥,2014,54(4):98-99.
[17]章艷,崔鳴歐.重組人白介素-11含服液防治食管癌患者放射性食管炎的效果觀察[J].護理學報,2014,21(24):46-48.
[18]路軍章,張蕾.中醫藥防治急性放射性食管炎[J].中華中醫藥雜志,2012,27(12):3019-3022.
[19]王冰.曲明江,劉士新.放射性食管炎的研究進展[J].中華放射腫瘤學雜志,2014,23(6):552-554.
R473.73
A
1009-8399(2016)06-0072-03
2016-06-11
瞿靜涵(1982—),女,護師,本科,主要從事臨床護理。
王 燕(1974—),女,主管護師,本科,主要從事護理管理。